我曾经,想过用很多词语去形容奶奶,坚强、独立、乐观、辛苦耐劳…
但相处久了,我就越看到她的脆弱、孤独、悲观、忍辱负重…
我知道,这个上世纪的孤独老人,心里有着谁都理解不了的苦痛,因为她爱的人,从来未曾真的懂过她。
有这样的一个老人,她不高,很瘦弱,因为生活的重压弯了脊背,走起路来习惯低头,但步子总迈的很稳。
她有三个儿女,家里的老大是大儿子,两个女儿都很孝顺,总是牵挂着她。
我曾以为,她这一辈子最不幸的是和另一个男人组成了家庭,但却没料到,很多人的一辈子,从来就没有幸运过…
1 流泪也只能偷偷地
这个名叫高玲的老人,今年已经73岁了,如果放在大城市,这个年龄应该已经可以安享晚年,享受儿女的膝下承欢了。
可惜,身在农村,一辈子也没能出农村,那样的日子,只能睁着眼羡慕。
不过,对于她老说,一点也不值得羡慕,因为她早已经习惯,哪里都只有她一个人,哪怕儿子媳妇会经常回来,孙子孙女都慢慢长大。
也许,从儿女有了新的家庭开始,老人人生的第二次不幸也就开始了。
新媳妇很懒,不爱收拾自己更不会收拾外面,老人为这个家操劳了一辈子,看不惯懒散生活的人,可没想到,媳妇得了张巧嘴,她总是哑巴吃黄连。
家里的孙子今年刚满九岁,刚萌生是非观的年纪,有时候生的和她妈妈很像,一样的懒散,一样的脾气大。
每次看到他,老人心里总会想着,等孙子长大了也许这个家会更难过吧!
但还是会本着自己的心,对他说一句「要好好学习啊,这样以后才不用做苦力活儿…」
孙子小小的脑袋装的全是手机和游戏,似懂非懂地看着年暮的老人,没有答话。
而一手扶养长大的孙女,受了教育熏陶,洗礼了自己的价值观,长长的代沟横在她们之间,时而交接却还是平行扩散。
孙女很爱奶奶,但多年在外,已经知道务农不是她能做的,只能把能做的小事帮她分担,可是老人心里的苦,无论怎么倾诉,她还是不能感同身受。
有一次晚饭过后,家里只有孙女和老人,其他人都去孙子的舅舅家玩了。
那段时间,肆掠全国的疫情还很严重,初春的气息还掩在寒风里,可是战火依然在这个山下的小村里爆发着。
老人询问儿子明年的种植规划,儿子肯定的答复「当然,肯定是要种谷的。」
可是再当老人提出要去把田地修整一番的时候,儿子却不耐烦地走开了。
这样的场景发生过无数次,老人和儿子的沟通每一次都无疾而终,因为彼此都是一样的,都很容易说狠话,都很容易伤害对方,都很容易忘了对方同彼此的关系…
可是那一次,他们没有好好说话,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最后以争吵收尾。
吵完后儿子就带着媳妇和孙子走了,留下满身伤痕的老人和连话都不能多说一句的孙女在家…
那是为数不多的那样的伤心的场景!
孙女经常能够听到老人抱怨的声音,因为一个人背起了所有,所以儿子媳妇永远看不到她所付出的,只是一味觉得理所当然。
老人哭的时候,脸总是低垂着,嘴巴紧抿,双眼泛红,连带着历经风霜布满细纹的眼角也微微颤抖…
孙女没办法,只能听着老人哭,看着她难过,帮她擦眼泪,可下一秒眼泪还是会流出来。
她能明白老人受了多大委屈,能明白她心里的苦痛有多深,可还是,不能帮助她。
因为在她看来,她奶奶一直是这世界上最坚强的奶奶,一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在小山村里坚强地“活着”…
一直一个人,包括她爷爷在的那几年…
2 人老了就是垃圾
「人老了,就跟没人要的垃圾一样。」老人总跟孙女说这几句话。
「你还有我啊!」孙女总这么回她。
可是,老人心里明白,这些孩子们啊,都会有自己的生活的,她,能有几年好日子呢!
她还这么康健的时候,媳妇就开始嫌弃她,等她没用了,不能动了,指不定会在哪里?
可是看着这些没历经风霜的孩子们,她又有很多不舍,「我走了,这孩子怎么办呢?媳妇眼里只有她儿子,孙女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哦…」
不过她也相信,孩子以后总会有她的路的,不管怎么样,女孩总比男孩要好。
老人心里的苦慢慢泛起来,然后又咽下去,「能活一天就一天,慢慢熬吧!」
3 想法子倾听
从那以后,以前总是跟老人顶嘴的孙女,乖了很多,她知道这个看起来坚强的老人,实际上也有很多脆弱的一面。
只是很多人习惯诉苦,很多人习惯咽下苦痛。
而作为后辈,能做的就是倾听。
就像她后来在本子上写到的,「其实我一直知道奶奶的辛苦,但我却什么都帮不了她。」
「我能做的,只有做好我的那份。」
也许,奶奶的经历也只是很多底层人民曾经经历过的,所以她也从未觉得苦,只是她渴望的,只是一份理解,来自自己孩子的理解。
理解她从来不想依靠她们的一颗心。
bgM. 世界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
文. 沐沐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