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读书的焦虑

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清代萧抡谓更进一步做诗云:“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使我们处于知识加速生产的时代,身处知识海洋中,每天的阅读量不小,然而知识焦虑却与日俱增。成年人最大的困惑恐怕从“为什么读”变为“读什么书”?

为什么读,已经很显而易见。因为,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增长见识和能力、丰富人生体验等等等等。

那么,读什么书成为问题的关键。你是不是尝试百度“一生值得读的几本书”?或是去豆瓣找一些“高分”书?或者,冲动的买了一本听说过很久的“名著”?……然后,你读到了第10页……就没有然后了……

在我看来,成年人决心找到值得一读、读得下去的书之前,可以先扪心自问一下:

1、首先确认读书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同的书,并使用不同的读法。比如,致用类图书就不用在乎是否读完,是否理清了作者的逻辑、知识脉络,而应该变为己用,联系个人经验加以运用。而文学类书籍,正读或跳读都无所谓,懂或不懂也无影响,反正是用来消磨时间、陶冶情操。

2、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成年人读书应着重于解决实际问题,随着个体的成熟,学习者的时间观念会发生一些变化,从知识的未来应用转向立即应用。因此成人学习更多的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习,而不是以解题和通过考试为目标的学习。成人学习没有必要过分追求理论的深入、体系的完善、细节的论证。学习者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搭建起的关联和系统,远比理论学习的知识体系重要。

3、不要去看书评。当你打算读一本书时,不要过多受外界干扰,书评写得再好再详实,总不会比原著更全面更真实,何况每个人看书的角度都不一样,又如何能还原全书的原貌呢?

明确了这几点以后,那么便静下心来,在书本中寻求答案、探索未知,走出知识焦虑的困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读书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