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剧情—我笑了

读完走出剧情这本书,我笑了。我想说我不仅有剧情还有剧本,每天都在action,再喊咔的那一瞬间又暴躁了,不是这样演的,你没看懂我的意思吗?这不是我要的那个场景,感觉和感情,完全不对。有时候拍手叫好,哇太棒了,这就是我想要的,闻着花香一脸沉迷。

同时我也很疑惑,书中很多小时候留下的创伤,成年后,有很多的影响。可是我对于小时候的事情记忆很少很少,同学聚会时大家说的事情,我完全没有印象。不知道是我的神经大条,还是我的疼痛感不强。或是书中的例子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我的例子书中没有提到。可是我确实活在剧情里面,仿佛一个英雄的化身,要求自己解救别人,能上山能入地的,能及时的救场。

你敢不敢这样活着—对自己不在有任何要求。不要在妄想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停止所有要求与内心戏码。只是去看,看真相是什么,看”你是什么“。而非”你应该是什么”。

做自己的解套人,允许父母按照他们的意愿过一生,允许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过一生。允许。。。允许。。。允许。。。

肯定对方的感受。A:我想喝酒。B:你喝啊。对话结束了。其实A并不是真的想喝酒了,可能有些烦心事,或是想要拿着酒杯找个人倾诉。然而B没有肯定他的感受,直接给了解决方案。如果B说:你想喝酒啦。A:对啊,工作压力太大。。。两个人的对话还会在继续,而不是瞬间over。当对方没有要求我们给予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要忍住,不要着急去解决对方的情绪,而是倾听对方,给对方一点空间。

对与错的自恋捍卫战。如果一个人在乎自己的正确,远远胜过在乎真实的关系和活生生的感受,那么他的心理发育水平注定无法建立滋养的亲密关系。

成长,不要太用力。内在问题模式的呈现,几乎无可避免地会触发我们的焦虑,让我们特别想改变自己,活成更好的样子。

评判与不接纳让关系受伤。评判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正面意义,只会加重自己内心的分裂和痛苦。因为当我们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可能舒服,自己也不可能轻松愉悦。

带着孤独,活出丰富。如果生命中有一个肯用心陪你一起体验世界的人,那当然好;要是没有,也没关系,可以现在就出发,直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会发现,一个人的世界也可以很精彩。

内耗的外驱力与创造性的内驱力。无法独处的人,注意力总是扑向外面。可想而知,他不能仔细地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反思自己、匮乏自我成长的能力。

躁狂与抑郁,硬币两面。抑郁,是自恋受到打击后,自我攻击、自我否定,继而导致情感隔离麻木,身心停留在低能量水平。而躁狂,是对抑郁的抵抗,生命力想要伸展,不甘心半死不活的样子,干脆一步迈入幻想中的完美状态。

关系的真相,在感受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情,偶尔也会不可避免地掉进剧情,在关系中制造冲突。值得你珍惜的朋友,一定真心希望你越来越好,不会持续地把“你不行”的剧情投射到你身上,让你总感觉能量低沉、被卡住。

缔造幸福的脑神经回路。如果有一个剧情让你屡屡中招,自己明明不想,却总是滑入固有模式,那意味着你内心深处有种渴望未被满足。

百分之百的自我负责指—我不在要求任何人为我的痛苦做出改变,我直接去为自己的幸福做事情。

意识与潜意识的撕扯。多接触真实世界,逐渐从头脑中那个封闭的世界走出来,就会慢慢疗愈。

不完美也有滋有味。有的人之所以拖延着不敢开始做事,不敢触碰真实的世界,是因为害怕自己完美自恋的想象被打破。

标签之下,无人自由。试着走出标签定义的人生轨迹,全然地活出任何面相,体验任何体验,都没有错。

成长,是一个自然而然被爱照见的结果,而不是拼命追求所谓更好的、更正确的自己。

巴菲特说:金钱不一定能让我们幸福,幸福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活在爱的环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剧情—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