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一)儒家宇宙观

知北游(十一)


第十一章 儒家宇宙观


这则寓言是庄子借孔子之口来阐述儒家宇宙观。儒家早期的宇宙观认为天地万物是自生的,无始无终,亘古不变。历代庄注将孔子的儒家宇宙观与道家的宇宙起源说混为一谈,以至于儒不成儒,道不成道。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 ’夫子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无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 

 

【译文】冉求向孔子求教:“人们可以知道天地诞生之前的事吗?”孔子回答:“可以,古往今来都一样。”冉求不知如何再接着问,于是便退下了。第二天见到孔子,又再次请教:“昨天我问先生‘人们可以知道天地诞生之前的事吗?’先生说‘可以,古往今来都一样。’当时我是明白了,可今天我又糊涂了。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回答:“昨天清楚,是因为心神专注而开了窍;今天糊涂,是因为心神又被外物勾走了呗!没有古往,就不会有今来,没有开始,就不会有终结。过去没有子孙而如今却有子孙,怎么可能呢?”


孔子与冉求,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字仲尼。冉求,字子有,周文王姬昌第十世孙。冉求第九世祖冉季载为周文王第十子,周成王时分封于聃国,遂取封地名而得冉姓,这是冉姓的由来。冉求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与孔子师徒情深。因冉求年轻时曾做过鲁国大夫季康子的家臣,便利用这层关系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后又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晚年归隐鲁国,也受到冉求诸多关照。这段冉求与孔子的对话,是庄子在以寓言的方式阐述儒家的宇宙起源说。孔冉的对话虽然未必确有其事,但孔子所言当视为儒家思想的真实体现。


儒家宇宙观之一:万物亘古不变。 冉求失问而退,冉求显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再问下去,出于礼貌就暂且告退了。失问,没法问下去。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问何谓也?冉求其实前一天就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只是出于礼貌,谎称当时是明白了,可一觉睡过来又不明白了,所以今天要再次请教。昭然,明白。昧然,不明白。何谓,什么原因;谓,缘由。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孔子这是在教导学生心领神会来自专心致志,唯有心神专注,才能有所领悟。神者,指心神。先受之,表示只要心神专注,就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得到答案;之,代指问题的答案。不神者,指心神之外的东西。求,得到。为不神者求邪,指心神不专注,结果让心神之外的东西把答案给抢走了,所以又茫然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走了神了。无古无今,无始无终。这里省略了字,无古就无今,无始就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没有过去的子孙却有今天的子孙,可能吗?意思是,现在是什么样,那过去就是什么样,不会有变化。庄子这里是在强调,儒家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模式,没有认识到事物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不认为矛盾可以相互转化,不知道辩证地看问题。


冉求未对。仲尼曰:“已矣,末应矣!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 


【译文】冉求没有应答。孔子说“算了,不用回答了!生是生不出死来的,死也死不出个生来。生死怎么相互依赖呢?它们各自自成体系,相互独立。怎么会有比天地更早的物呢?能创造物的东西那就是超物,这世上不存在超物,万物是自生的。万物不存在开始,也不会有终结。正是因为万物没有终结,圣人的爱也是永恒的。”


儒家宇宙观之二:生死不相依。这一段是庄子在借孔子之口阐述儒家哲学思想。迄今几乎所有庄注,均未意识到庄子这一逻辑立场的切换,反而把孔子所言当成道家思想来解读,更荒唐的是,有人甚至认为这里是庄子在借孔子之口说道,令人啼笑皆非。这里必须区分,庄子究竟是在说儒,还是在论道。既然是说儒,若孔子以道解儒,势必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儒家思想不可能建立在道家的理论基础之上。冉求未对。…已矣,末应矣!这里,,都是答的意思。已,完结;已矣,罢了。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不会通过生来得到死,也不会通过死来求得生;表示生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里,第一个生是名词,指生命的诞生;第二个生是动词,指生出来;死,名词,死亡。生生死,通过生来得到死。死死生,通过死来得到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待,本意是依靠,这里指互为因果。有所一体,指生与死各自成一体,不受对方影响。这是典型的儒家生死观,认为生死相互独立,与道家的生死轮回,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儒家宇宙观之三:万物无始无终。有先天地生者物邪?者,之。这是在用疑问句式表示否定,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天上会掉馅饼吗?”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这一句的误读最为普遍,根本原因是没有锚定孔子的逻辑定位,儒道混为一谈,将道生万物扯进来解读物物者非物。不要忘记,孔子这是在给自己的得意门生讲授儒家宇宙观,怎么会搬出道家理论来立儒家之说呢?物物者,指能够把物变成物的超物。超物自然是非物。物出不得先物,意思是,物不可能产生于超物。先物,指某种凌驾于物之上的东西,也就是超物;先,不是指时间的先后,而是指物体属性的优先级别。犹其有物也,万物的起源也不可能来自超物。有物,指物从无到有,即创造物种。犹其有物也无已,万物是自生的,没有起源,也没有终结。无已,没有终结。综上所述,儒家理论认为这世上本不存在什么超物,没有造物主,于是万物必然是自生的,历来如此,而且将永远如此,没有终结。这便是儒家早期的万物自生,无始无终的宇宙观。相比,道家则认为道是自生的,而万物则为道所生,道是超物,主宰万物,道生万物之时便是宇宙的开始。随着儒家学说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质疑儒家的万物自生,无始无终的宇宙观。大约到了北宋时期,以周敦颐、张载为代表的理学思想家,将道家的气源说与《易经》的太极-阴阳模型相结合,构建了物由气成的宇宙起源说。不同之处在于,道家的“浑沌”之气为道所生,是“道生一”;而儒家的“浑沌”之气古来有之,为自生。


儒道之圣人有不同内涵。

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已者,亦乃取于是者也。孔子念念不忘教导弟子以仁爱为怀,行圣人之德,于是借题发挥,用万物的无始无终反过来说明圣人之爱也没有终结。终无已者,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取于是者也,出于同样的理由;是者,指万物没有终结。需要指出的是,圣人一词,儒道两家有不同的内涵。儒家的圣人,在孔子看来就是黄帝尧舜这样的人,兴国安邦,大治天下。这里孔子又给圣人添加了爱人无终已的光环。相比,道家的圣人则是至道之人,行天之道,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爱不爱,大仁不仁,故爱人者,非圣人也。在庄子眼里,黄帝尧舜之治,安而不顺,治而淳散,道德日衰,故皇帝尧舜,远非圣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庄子·知北游》新解(十一)儒家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