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问题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教育到“无能状态”的?

那些“问题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教育到“无能状态”的?

如果你是家长或老师,你认为表扬和批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多大作用?

请你做一个思想实验,

假如一个8岁的男孩总是在课堂上恶作剧,作为老师该怎么办?

面对一个只想着玩,无心学习的孩子,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办?

我想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教育,就是将孩子的“恶习”扼杀在萌芽状态。

一、两位教育奇人对我的启发

这些年读过数十本教育方面的书,有两位作者在我的心目中把他们归类为“教育奇人”,他们的“奇”就奇在在如何对待“差生”的问题上,与我们日常以为正确的方式恰恰相反。

第一位是林巨老师,他创办的幼儿园是一个特别“反常识”的地方。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做“泼妇”的自己,想哭就哭,想骂就骂,想撒泼就撒泼。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恶”,想嫉妒就嫉妒,想自卑就自卑,想傲慢就傲慢。在那里,孩子们可以做“自私”的自己,想贪婪就贪婪,想占有就占有,想排斥就排斥。

第二位是曾赞军老师,他是叛逆孩子的“克星”。一个叫小松的16岁男孩,生在一个工厂主家庭。父母亲因为自己从小生活比较穷苦,所以对孩子成长的愿望很简单“只要乖就行”。小松上学有豪车接送,生活有“阿姨”全面照顾,从小就对什么都无所谓,上课就是睡觉,下课就是玩游戏。做文化课水平测试时,曾老师才知道小松仅有小学四年级水平,有些科目只有小学二年级水平,然而按他的年龄应该上初二年级了。曾老师在接触小松后,教育很简单,小松对什么感兴趣,他就顺着什么话题深入,用小松的话说“不管怎么绕都能绕出知识来”。曾老师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做主导者,随便问,随便聊,遥控器似乎一直抓在学生手上。然而在潜移默化中,曾老师带小松看了很多电影,读了很多书,完成了多年落下的课程,三年后,小松被英国一家大学录取,就读心理学专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理解力、认知力超越很多同龄人。

为什么两位教育高手会这么反常识的对待“差生”?又为什么这么反常识的对待孩子的方式会产生常人预料不到的正向大变化?说实在的,我一直没琢磨没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我近期读到一本书,其中提到孩子“变坏”不是一次掉到谷底,而是会经历从轻到重的发展。问题轻微时,如果不能被成功“阻止”,孩子的表现就会持续下挫,一直往严重的阶段滑落,最差的结果会是“变得对什么都失去兴趣”。

岸见一郎先生在《幸福的勇气》一书中提到,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有一个很有洞见的发现,他认为行为背后必有“目的”,而“有问题的人”的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依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分为5个阶段。通过这5种行为的分析,我们可以隐约看清孩子行为问题背后隐藏的“目的”,懂得他们到底在向身边人传达什么信息。知道了这个,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们一次次误读了孩子发出的“信号”,一次次错失了“阻止”问题恶化的机会,以至于把孩子推到了我们想要的反面。


二、孩子行为问题恶化的5个阶段

那一个“问题孩子”的问题“恶化”到底会经历哪5个阶段呢?

第一阶段,称赞的需求

面对父母、老师,孩子总想得到表扬。他们不是在做好事,他们只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如果这种努力表现没有获得表扬和关注,他们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他们的内心想的是,如果没有表扬就不干好事,如果没有惩罚就干坏事。

第二阶段,引起关注

退而求其次,得不到表扬没关系,反正我要与众不同。

在这个阶段,积极的孩子会通过破坏社会或学校的小规则,通过“恶作剧”来博取关注。消极的孩子会表现出学习能力极其低下、丢三落四、爱哭等无能行为,企图获得关注。在这些孩子心里,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哪怕被批评也要好很多。

第三阶段,权力斗争

退而求其次,如果做好事没人表扬,如果做坏事没人关注,孩子就会滑向第三个阶段——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孩子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现实生活中,第一、第二阶段的孩子大部分都没有被正确对待,以至于大部分都处于第三阶段“权力斗争”,经常跟父母“对着干”。

在防止问题行为进一步恶化方面,教育者在这个阶段的作用非常大。应对正确,孩子会慢慢“变好”,应对失误,孩子会“变得更不可理喻”。

第四阶段,复仇

退而求其次,当孩子发现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向“不爱我的人”复仇,目的还是向获得关注。这个阶段,他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

第五阶段,证明无能

退而求其次,当孩子奋起反抗都无济于事时,就会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此时就会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他会告诉身边人,因为我无能,所以不要再对我有所期待。赤裸裸装傻,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再简单的事也不愿意去做。此时孩子的能量通道似乎彻底关闭。

三、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源

如果我们顺着这种5个阶段的逻辑回顾一些我们熟悉的孩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孩子的“变坏”确实会有一个“变本加厉”的过程。首先是寻求称赞,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斗争,然后又发展成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的无能。

其实,孩子的“叛逆”行为都只有一个目的——获得“归属感”,这是最具根源性的需求,也就是说他不想孤立,他想要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属于这里的,自己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待在这里的。一旦他觉得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被动摇,他就会用“反常”的行为发出信号,意图找回或证明自己在家庭、在学校的独特位置。

四、给予孩子物质,更要给予孩子心灵养分

作为家长,我们常常为孩子的行为而烦恼,但是问题不可能在问题发生的层面得到解决。要想真正帮助孩子,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还必须看清其目的。

回到前面提到的林巨老师,他说,所有的教育问题,最后都要归到人性。西方文化是安全感文化,东方文化是价值感文化。西方教育强调个人,强调个人的正常人性的满足,首先要满足安全感。东方文化是讲价值感的,体现在特别爱讲道理,强调应该怎么做人,容易忽略个人正常的需求。其实好的教育既要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又要给予孩子价值感。既要传承东方文化的价值感,也要向西方文化学习安全感,理解人、尊重人。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是可以自然地成长的,我们成年人需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孩子,在他需要的时候帮他一把、点拨一下。其他更多时候,我们要信任他、给他力量,给他爱就可以了。

家长对孩子最大的爱是“尊重”,唯有尊重,才能与孩子建立互相信赖的关系,唯有信赖,才有教育的机会。孩子只会听“信赖自己的人”的话,而不是“正确的有道理”的人的话。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相信孩子,不过度干预;家长要做孩子的“军师”,站在孩子身后,在孩子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关注、点赞、转发,让至少一个人因你的举手之劳而改变自己,成长自己,成为一盏灯,最终我们汇成灿烂星空。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问题孩子”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教育到“无能状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