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唯有文字抚心灵

下午来校,一直在为儿子目前的状态而焦虑、生闷气。

途中,听到一则关于李希贵校长谈教育的文章,愤懑的情绪稍有好转。

李希贵校长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用他们学校闫存林老师的话说,就是教育的开始,一定是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在新学期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就感觉到,这个老师是我熟悉的,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效果会比冷启动的师生关系要好得多。

老师不是和一群学生建立关系,而是要和每个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全班学生的1/40。事实上,只有在一对一的关系中,真正的教育才会发生。很多学生都是先喜欢上某个学科的老师,然后才会对这个学科感兴趣,而不是反过来。

最后还是引用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教育不是知识和人之间的事,更不是考卷和人之间的事,教育是人和人之间的事。”

此外,借助教师用书,再次阅读莫怀戚的《散步》,确又是另一番感觉。

关于文本,教师用书提醒:本文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容易激发学生的感受、联想和思考;作品内涵丰富,又很适合做多元解读。对于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要注意“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自己想表达的思想,可以参考他的“创作谈”,但文学阅读的规律往往事“形象大于思想”,作业一旦问世,就有了相对独立的生命,应该允许读者从中读出多样的滋味、多角度的理解。

比如本文,可以读出“亲情—关爱”“谦让—和谐”“孝道—伦理”“中年—责任”“生命—感慨”“选择—担当”等。甚至有学生认为本文写得过于“矫情”,也应鼓励其自圆其说,这是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良好契机,也是对课程标准中“阅读对话”原则的贯彻。

后阅读了作者本人(莫怀戚)谈的“写作契机”,他称其文为“生命的概括”。他说,《散步》写于1985年。是因为发一种“生命的感慨”,所以注定了它的抒情色彩;因为作者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他还引用了培根的话: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2005年作者再次谈本文的写作动机,他依然说其“骨子里想写生命”。文章有话“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此刻想想,多年前自己是如何教授这篇文章的?无疑梳理梳理文章情节,概括概括人物形象(这篇散文具有小说笔法),分析分析关键句子,仅此而已。连教师用书提倡的试着改写本文都未尝试,真实暴殄天物啊!

人对很对文字、道理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积淀的。而只有浸入文字,才能抚平芜杂的心绪。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21唯有文字抚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