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三章——功成弗居;无为而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皆知什么是美的同时,就知道了什么是丑;知道了什么是善,自然就有了恶的概念。

所以说如有无、美丑、善恶、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相反的概念,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观点对待事物,用不言的方式教导别人,生养万物但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成就万物但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离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推崇人才的重要,人民就不会争名夺利;不偏爱罕见的珍宝,就不会有盗贼出现;不炫耀会诱发欲望的东西,人心就不会乱。

所以圣人的治理,会净化人民的心灵,满足其温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心,强健其筋骨体魄,使百姓无奸巧之心,无非分之想,内心纯净淡泊,使那些争名夺利的聪明人不敢为非作歹。

所以圣人治世,按照“无为”的原则来做事,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好的了。


这两章中,体现了老子非常有趣且简朴的哲学思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美做对比,就不会有丑产生;没有所谓的善,就不会有恶的概念。

如果不崇尚人才,能力比较低的人就不会产生嫉妒心。如果不喜爱宝石黄金,就不会有人产生贪念继而做出坏事。可见两个相反的概念都是相辅相生的,都具有两面性,物极必反。

在第二章,老子首次提出来了“无为”的思想,但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胡为,不乱为,要遵从“道”的规律行事。

正是因为圣人看透了世间之“道”,所以他们能从更多方面看待问题,才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让事物自由地发展下去,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也正因如此,圣人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两面性的,所以才能做到功成弗居,激流勇退,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很好地保全了自身。

历史上,张良辅佐刘邦成帝业之后,并没有居功自傲,面对位极人臣的诱惑选择了隐退山林,最终保全了自身。而不识此道的彭越、英布、韩信等人,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还有像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助勾践复国的范蠡,都在荣华富贵之时“功成弗居”,保全了自身。

在第三章中,老子提出来圣人的治理之道,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是要让民众满足温饱,强健体魄,虚其贪欲之心,弱其浮躁之志,是所谓无欲无求,知足常乐之意。

百姓宁静淡泊,安于现世,那么社会一定是公平的太平盛世;如果民心思乱,人心浮躁,群雄作乱,那么这个社会一定是不公平的乱世。

顺其自然,让人民处于一种自由宁静的生活状态,这就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三章——功成弗居;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