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思考灵感来自于我的笔记本电脑。
因为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若想提升office软体的操作效率,最好尽量摆脱对鼠标的依赖。然后我观察了一下身边的同事,惊奇的发现:原来很多做事效率比较高的人,他们都不用鼠标的!于是我索性把USB拔掉,也试着使用笔电上的触控板。
可是我怎么用都觉得不顺,之前看文件只要滑一下鼠标上的滚轮就可以翻页、同时再按一下“Ctrl”键就可以放大/缩小。现在我只能找阅读器上的按钮来放大缩小页面,而且还要滑动右侧的卷轴才可以翻页。
咦,不对呀?印象中,我之前好像看到别人是用手指在触控板上轻轻松松滑一下就可以翻页了。为什么我的笔记本电脑没办法?带着问题跑去问旁边的同事,他说,那个功能叫“Two-finger scroll”,是内建的、从控制面板上更改一下设定就好。听起来很简单,可是找了半天,发现笔电里面根本没有这个功能!
我不甘心,抱着笔电跑去IT部门请求支援。负责维修的小哥说,你这电脑用了有一段时间了吧?几年前的机型是没有你想要的那个功能的,那个功能叫“多点触控”。
多点触控,简单来说就是面板上可以同时感测到多个信号。举例说明,你平常用手机看照片,一般都是用一根手指,先去点一下文件夹、再点开那张照片。刚好你发现某张同学聚会的照片上,有个女同学脖子上戴了一颗亮亮的东西。你好奇了,于是用两根手指轻轻滑开、放大照片,仔细看一下那颗亮亮的东西。哇塞,我的天呀!这可是10克拉的卡地亚钻石项链,她最近混的不错嘛,不知道是赚大钱还是傍大款了…(有点离题了)
话说回来,当你用两根手指(食指和大拇指),同时点开、放大照片的那个功能,就是所谓“多点触控操作”。
再回来看我的笔记本电脑,因为它从来就没有这个功能,所以别人只要花一秒钟滑动页面,而我要额外花一秒钟去找页面侧边的卷轴。凭什么呀?!强烈的不满溢于言表。
IT小哥研究了一下说,不然我帮你试试看能不能升级成多点触控。他上网找了几个驱动程式,一个个试用。第一个不行、删掉,第二个也不行、删掉,最后是第三个驱动程式奏效了,真是太让人感动了。有了多点触控的功能,看网页、看电子文件,只要用两根手指轻轻滑一下就可以上下翻、放大/缩小功能更简单,跟在手机上操作一样。
我以前竟然不知道原来触控板可以这么方便!更重要的是,目前新型的笔记本电脑上都会配有多点触控板、这是基本的功能、别人都习以为常了。而旧的机型,则需要用新的驱动程式去更新系统应用软件,才能增加多点触控功能,让旧电脑像新电脑一样好用!
我问IT小哥,是不是旧的机型都应该来升级一下?他说,是应该的,如果有需要用触控板的话。可是,升级成多点触控的前提是:硬件设备原本就是能够支援多点触控的功能。
也就是说,原本可能出于成本考量或是技术限制,电脑没有加入那项功能。但是,厂家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可能客户以后会需要。所以,硬件设备是有兼容性、有可升级的空间的。
这个触控板的兼容性和可升级空间,是好几年前触控感测器厂商们互相较量的“军备竞赛”、努力争取让硬件可以支援更多点数、抢占市场先机和客户满意度。
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一句俗语:“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不过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台阶下、也给自己留后路。在战场或商场上,是奉劝大家:不可以穷追猛打、赶尽杀绝。
但换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工作还是经商,凡事留余地也是很重要的!
分享一个案例,曾经有一家工厂因为产能增加、仓库不够用,需要加盖一间新仓库。公司买了一块地,在考虑是盖一层还是两层的问题上。因为成本考量,而且盖一层其实就够用了。虽然厂长一再强调、建议盖两层,但最后董事会决定盖一层的平房仓库。
就这样过了几年之后发现,业务扩大、仓库又不够用了。这时候还需要再盖一间仓库,可是周边发展起来,已经没有土地可以利用了!怎么办?答案是只能重建原有的仓库。公司请建筑工程队来评估是要整栋楼打掉重建、还是评估看能否在上面加盖一层。工程队的人来了一看,很讶异的说,这个仓库很结实啊,别说加盖一层、就是加盖两层都没问题!
原来当初厂长在审批仓库设计图的时候,就特别要求仓库的地基、梁柱和钢构强度等级,一定要考虑未来加盖的可能性。
这位厂长的智慧和远见,让后来的人不得不服。他在成本预算内,尽量满足需求的同时,预留余地给未来的发展趋势。
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叫“无恃其不来”,其中道理是很接近的。他说,在决定参战时,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预测敌人可能如何进攻、并做好相应的策略。打仗的人,不要有侥幸心理,去猜测敌人应该不会进攻。
凡事留余地,做好万全的准备。
这个道理可以通用在各方面:
在生活上,比如说厕所的设计:现在很多地方开始普及使用抽水马桶,虽然南方地区普遍还是习惯用蹲式厕所。可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日本),人们开始流行使用“免治马桶”,就是上完大号可以顺便冲洗一下的。假如说,你想把普通马桶改造成免治马桶,会需要多拉一条热水管,所以最好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多预留了热水的管线接头。还有更高级的马桶是那种智能化的,可以放音乐、可以调节马桶盖温度、甚至当你一走进浴室就可以自动打开盖子的马桶。如果你想把马桶升级成智能型,至少那个地方是有电源插座预留孔的吧,不然就要大动干戈去改造了。
在工厂设计上,比如说释压阀的设计,原则上,设计压力一定会大于实际操作压力,以避免异常超压的情况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说在新厂设计时,设计工程师也会在厂区内预留多一些空间、预留多一些管线接口。目的就是希望如果未来需要扩建新厂,只要稍微新增一些东西上去就好。
在商业上,举例说一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投资经营连年亏损。母公司的部分董事会成员建议,卖掉或是直接放弃中国市场。但是总经理坚持保留子公司,只是同意尽量缩编、减少营运成本。结果,过了几年,突然中国政府发布了一项对该公司非常有利的政策。使得子公司的业务量突飞猛进,市场价值一路上涨。母公司的盈利也跟着水涨船高。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从无到有、从0到1,生出一个新的东西,需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技术,做足功课、积累经验,有时有可能还要面临失败的风险。
凡事留余地,则是从小到大、从1到100,加大投入,站在原有的基础上,多花一点钱或人力,像是在1后面加几个0,将价值最大化。
这就是为什么凡事留余地会显得那么重要!
可是要怎样才能做到正确的判断及合理的规划呢?
这就要考验决策者的素质和能力了。
首先,决策者需要对过去的经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知道哪些是基本的需求。
然后,决策者需要看清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广度的认识,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再来,决策者需要正确的判断未来的发展潜力,锻炼出有远见卓识的能力。
最后,决策者基于以上三点,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和原则,执行最佳的方案。
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如果能坚持这样的信念,会发现回头客越来越多、路越走越宽。
就像网上曾经流行的一个段子,说:
“你要相信,无论到最后我们疏远成什么样子,一个红包就能回到当初。”
凡事留一线,不要动不动就删好友、一言不合就拉黑名单。想发红包都找不到人了,你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