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心灵的成长为什么要从内向外破壳?

这是有关我对于“自我的诞生”的理解,第13篇。

著名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将婴儿早期的第一个月,称为正常自闭期,而后的第一到六个月为正常共生期。

婴儿从自闭发展到共生状态,也意味着婴儿从孤独世界初步进入了关系世界。

处于正常自闭期的婴儿,他们好像对外部的世界并不感兴趣。虽然肉体生命已经出生,但是心理生命还未诞生,此时的他们,也仿佛像是等待破壳的鹰蛋,倘若从外部强行破壳,不只会破坏鹰蛋的发育,还有很大可能会在心理层面杀死自己的孩子,导致这份诞生根本不会发生。

所以"养育者需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觉,依照他们的节奏自然成长,让孩子的一项项能力从内部破壳而出"。这是需要从内向外破壳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需要保护孩子的全能自恋。"自恋是人的根本本性,婴儿则有原始的全能自恋。"

"从内部破壳而出,孩子就有一种我可以掌控、外部世界是在配合我的感觉;如果养育者从外部强行破壳,孩子的自恋就会受损。"

比如很多被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通常都比较宅,而且他们普遍是"老好人"。"或者准确的说,他们常常太软弱,所以如果他们进入关系,就容易被欺负,在关系中处于下风,这就伤害了他们的自恋。"而之所以会宅,就是因为宅的时候可以保护自己的自恋。

第三个原因是妈妈满足婴幼儿的需求,并不只是照顾好孩子,在照顾的过程中,妈妈和孩子建立了关系,这就帮助了孩子从自闭的孤独世界进入到关系世界。"这是拥有正常心智的基本。"

妈妈不强行破壳,给婴儿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因为当共生期一开始,婴儿会觉得妈妈就是整个世界,所以他们会感知到,好像整个世界都在张开双臂,欢迎自己的到来。这是很深刻的祝福。"

之所以要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探讨,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认为:生命越初期的问题,一般也越重要。一直停留在混沌共生状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也大大好过一个人一直停留在自闭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心灵的成长为什么要从内向外破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