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她猝死在加班后,其实你的努力可以量力而为

拼多多一位23岁的员工倒在了凌晨一点半的下班路上,据网上消息,这个姑娘最长工作时间持续了30多个小时。

最初这个消息是办公室一位同事大声“官宣”的,听得我后脊背一阵发凉。

但随之而来的办公室里另一个声音 :“现在的年轻人也太脆弱了,想当年我们年轻时哪个不是没日没夜的加班,经常一个大会搞通宵……”

我揉揉因前一晚加班而疼痛的太阳穴,悠悠的吐出一口气:“别以为我们加班逃过了猝死的劫数,就自以为熬过来了!”

以上对话,仿佛是一版“悲惨世界”的对白。

加班是社畜的标配,但生命却是限量版。如果有人知道加班是通向死亡的通道,不会有人坦然向前,每一个拼力向前的人,谁不是奔着美好生活去的,只是跑着跑着,一片灿烂就倏地一片黑暗。

我们不是互联网公司,谈不上996的规格,但我们加过的班,一样有着磬竹难书的恢宏。

最近有一次加班,我和同事连续做影片到凌晨三点,同事揉揉胸口问我:再做下去,我们会不会死。

我点点头说“会”。

然后我们果断关掉了电脑。

那部正在做的影片是第二天一早要放到经销商大会上播放的,时间很紧质量要高,但和我们难以再承受劳累的心脏相比,它即使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水准,我们决定“就那样了”。

第二天,那个影片在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播放了,但是我们俩谁都没有“负罪感”,我们尽力了,拼命不值得。

努力是我们的价值观,也是我们赞赏的行动力,但努力要有边界,这是打拼半生后,命运送给我的教训。

几个月前,我躺在手术台上,咬着牙忍受着麻药失效后的疼痛,那个时候我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

而我却对这个唯一拥有的自己做了那么多“痛下杀手”的事情,加班熬夜是其中最大的败笔,没有之一。

工作压力大,是每一个努力工作人的共同感受。

有一段时间,我参与全国项目组的一个项目,工作电话会通常会在晚上21:00左右召集,开完会,再完成待办工作,经常就到半夜。

一次出差,会议酒店的住房数量不够,同事建议我和负责人住一个房间,我开玩笑的说:我有预感,我本来可以凌晨一点睡,如果住在一个房间,那就只能凌晨两三点睡了。大家听后习以为常的哈哈大笑。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是多么麻木而无奈。而和我一起加班加成日常的同事们,又是多么的麻木而无奈。

我们都会对彼此说,注意身体,别太累了。但是,怎么注意,怎么就能别太累了。没有人仔细思考,我们只能被装在公司这台滚筒洗衣机里,随着机器的节奏被不停的旋转,你想以一己之力撑住桶壁,想稍微慢下来喘口气,随时有被断臂的风险。

难道即使在一家高速动转的公司上班,就只能随着这条履带飞速运转吗?

我试图寻找另一种生存的方式。

所以,在一个新的机会面前,我做出了一个在常人看来“不靠谱”的决定。

指导我做出这个决定的准心是:我的努力需要量力而行。

就像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一个心理底线一样,我们同样需要给努力划一条底线,这条底线就是“不拼命”。

不拼命并不代表不努力,也不代表消极对抗。

不拼命是对价值观的重新排序,是明确自己人生的期待,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必要的后果也享受决定带来的变化。

不拼命是爱惜自己,对自己负责,依然追求却有的放矢。

不拼命是厘清人生阶段,放眼更长久的未来,依然努力却懂得放下。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赛道,总要活得够长,才能走得更远啊。

努力是人生常态,但你的努力真的可以量力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23岁的她猝死在加班后,其实你的努力可以量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