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对我们来说耳熟能详。我们常说,“做人要有格局”、“有怎样的格局就有怎样的结局”。但是如何提升格局呢?
吴军老师在《格局》一书中,用10个字概括了获得大格局的方法: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节奏。他认为,有格局的人,十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确的方向,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沿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他们并不贪图步伐有多大,但是因为从来不去做南辕北辙的事情,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反而总是先人一步到达终点。
01 位置: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是给所有前去求神谕的人看的。认识自己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大脑会欺骗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可以做得更多。
比如:有的人买了一只下跌的股票,这个损失原本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会选择在股票跌到自认为谷底的时候加仓,把平均成本降下来,将来稍微涨一涨就可以把损失都捞回来。可是,事实上,股票可能还会一直下跌,这些人的钱就被套住了。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依旧不死心,他们选择加杠杆继续购买,最后被清仓出场,一辈子的积蓄全部付诸东流, 甚至负债累累。
很多人不仅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且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高估自己的能力,才会觉得有机会翻盘;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才觉得什么都该是自己的,什么都不能少。
曾国藩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上马带兵,下马治国,既做学问,又写文章,道德水准较高,亲子教育成功。但是曾国藩自己深知自身不足之处,比如不善于带兵打仗,于是他后来干脆不上前线,也不干扰前线将军指挥作战,放权让合适的人干适合的事情。到了晚年,他精力不济,自治跟不上时代步伐,便力推学生李鸿章继承衣钵为朝廷效力。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也不会因为那些事情利益大、诱惑大而勉强承受,这才是智慧的表现。
世界上有很多我们自己甚至整个人类都无法控制的力量。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承认这一点,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02 方向:拒绝低水平勤奋
我们身边总是存在着看似很努力、进步却很慢的人,看似很忙、绩效却很差的人。实际上,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一个低水平勤奋的人。
我的朋友小哈是十足的“工作狂”。每天朝八晚九,平均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2小时。遇到同事的求助,他总是不遗余力,不惜放弃自己手头工作。结果,别人都下班了,他自己应该干的事情还没开始,只能加班加点地赶工。看似是单位里勤奋的劳模,但是他的绩效并不好,自己份内的工作总是拖到最后一刻。很多时候他是多任务并行处理,而且属于不同模块的多任务并行。他的领导身兼数职,他的工作性质也随着领导的身份转换而随时切换,互不交叉的几项工作使他每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事实上,领导兼职的几个职务都有相对应的员工,他不用切换模式只守好自己的“责任田”,各项工作也可以正常运转。在单位里,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一个“老好人”,首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不分轻重缓急地到处帮助别人,干太多不该干的事情。
人的潜意识总认为自己能行,不仅有潜力,还能挤压时间同时处理很多任务,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人毕竟只是人,由于生理上的局限,人在某一时刻接收、保留、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一心多用,不仅不能多做事情,反而会因为来回切换任务而降低工作效率,还容易导致错误不断。当脑子里的任务挤压过度,一开始可能只是出现一些小问题。但是,当有限的脑力跟不上一心多用的野心,任务积压得越来越多时,大问题就会集中爆发。如果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小错不断,无论成绩还是绩效都好不了。
03 方法:上帝只垂青主动的人
生活中,遇事不主动的人,上帝也没办法帮他。很多时候,事情能不能做成,问题能不能解决,取决于做事情的人是否有主动性。特别是在不理想的环境中做事情时,个人需要主动创造一个好环境。
研究生毕业时,我面试了一家大型国企的党政秘书岗,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有幸闯入终面,但我面对的是强有力的两个竞争对手:一个西安交大的传媒硕士,一个西北大学的新闻学硕士,且两个皆为肤白貌美形象好气质佳的大美女。从学校背景、专业对口、言谈举止、外在形象等方面,我都略输一筹。终面的表现并不满意。幸运的是,我在终面时,听到了第二天公司恰好有“青年企业家进院所”活动。于是,第二天我主动前来帮助会务,从会务服务到会议记录、新闻采写。三天后,我得到了录用通知。
多年后,我转做了人力资源。在校园招聘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硕士。他的简历做得没有亮点,因此没有收到面试通知。但是他从同学那里得知我们的面试时间和地点,他请求给他一次面试的机会。那天,他从下午一点一直等到了天黑,待所有学生面试完后他走进了面试室。专业委员会的老师们对他评价很高,他如愿地被录取了。又因入职培训中表现优异,那年他被评为“优秀新员工”,并作为新员工代表在入职总结大会上发言。
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没有主动性的个人,处境会越来越艰难,没有主动性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因为我们从事的行业消失的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
04 步伐:可叠加式的进步
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做得快、做的漂亮。
袋鼠虽然每次都蹦得很高,但是总会落到起点,他们一辈子能达到的最高点很有限;而考拉虽然爬的很慢,但是每一步都为下一步打好了基础,最后总能爬到树梢,这便是可叠加式进步的红利。
作者吴军在《格局》一书中,讲到自己的弟弟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进入硅谷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美满电子,仅用13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研究人员做到了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二把手)。
这么大的跨越为什么仅用了13年呢?在这期间,吴军弟弟抵制了很多诱惑,他花七八年时间只专注于一个产品,将它的世界占有率做到第一,每年创造超过10亿美元的营业额。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获得了280项美国和国际专利,这也确立了他在半导体行业技术和管理专家的地位。吴军弟弟认为自己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每往前走一步,都聚集足够多的势能,让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要做到高速率、可叠加式的进步,关键是做减法,懂得放弃。放弃沿途各种小岔路上风景的诱惑,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吴军弟弟的成功也是因为放弃了所有不能对长远发展有用的短期机会。
使用正确的方法,做那些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可叠加式进步的事情,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5 节奏:慢下来,多思考
上学时,很多考试题目并不难,但是拿到满分的同学少之又少。重新审视错题时,发现大部分并非题目不会做,而是做题太着急,没有把题目理解透彻。
工作中,我们总是抱怨工作反复效率不高。认真分析我们发现事前缺少思考、缺少沟通,没有充分理解甲方的需求,领导的要求,没有认真思考某项工作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而只是一味地开始去做。很多事情,我们连做他们的目的都没想清楚,更别说想清楚了如何做,却就在世俗力量地驱赶下匆匆去做了。做不好事情,是因为我们太匆忙、太着急,以至犯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和重复。工作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完美地结束了多少件事。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感叹:“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慢下来,多思考,在做事之前抬头看看纯净的天空,沉静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虎头蛇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效果,以备下次参考。
当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更正很多明显的错误,看似棘手复杂的问题也并没有那么难做。
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迈开步伐,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