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过程是发送者将信息通过一定的渠道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是涵盖发送者与接收者、信息内容、通道、反馈等多个要素,动态化传递和解读信息的过程。良好的沟通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良好沟通的关键是科学的沟通机制,准确的信息解码和畅通的反馈通道。
具体而言,信息沟通的步骤包含发送者、接受者、信息、反馈、情境、渠道这六个要素。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发送者将某些观点或事实进行描述和整理,成为可以传递的信息。 第二步,发送者运用语言或者行为,将信息进行加工。 第三步,信息通过某种通道从发送者传递给接受者,可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 第四步,接收者由通道接收到信息,从内容来说可能是完整或者片面的。第五步,接收者将获得的信息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码,还原为观点或事实。 第六步,接收者根据他理解的内容,采取不同的言语或者行为做出反应。
用一句话总结来说,信息是沟通过程的内容要素,而信息沟通是仅仅围绕信息内容进行传递、解读和还原的过程,是简单纯粹的就事论事和信息传递。
二、什么是管理沟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沟通是一个从思维认知到语言行为,再从语言行为到思维认知的循环,其中包含着诸多环节。这些环节存在人为的编码和解码过程,而个体因为在认知、情绪、性格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会使编码和解码带上个人色彩,原本要传递的真实信息被人为地歪曲,造成信息失真,从而影响沟通目的的实现。
也就是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有可能遇到一例因沟通而出现的误解、尴尬甚至是矛盾和冲突。在这个情境下,只单纯传递信息,往往只能实现一部分沟通目标,解决单一维度的问题。要解决全局性的问题,从更好纬度上探索解题思路,就迫使沟通主体将沟通引入更高的对话层面——人际沟通。
为了避免和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人际沟通首先要对人进行层级和群组的划分,不同“群组”和“层级”,可能在沟通目标上的追求是不同的。不同“群体”之间为了特定的目标,借助于情境中的力量,利用场景中的“格局”,使用规则、资源、形象、话语与行为等,来传达主题想法和意图,达到求同存异、统一行动的目的——这就是管理沟通的真正内涵。
管理沟通包含以下五个要素:行为、人物、手段、场景和目的。从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它实际上包含人际沟通和信息沟通两个层面的内容目标。信息沟通前面已经提到,主要是就事论事,实现“知”;人际沟通是心与心、事与事的沟通交流,实现“明”;管理沟通,实际上就是把信息内容、人际关系与沟通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运用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控制手段,达成双方良好共识的过程,最终实现“通”。
三、沟通的几个关键点
(一)沟通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沟通中传递的信息包罗万象,不仅包括一般事实,而且还包括思想、情感、价值观、意见和观点等。传递信息要完整,即既要传递事实,又要传递发送者的价值观及个人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二)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被充分理解
有效的沟通,意味着信息不仅被传递,而且还要被理解。我们知道,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如果不传递给他人或被他人理解,都是毫无意义的。最理想的沟通应该是信息经过传递后,接收者所感知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
(三)有效沟通在于双方能准确理解彼此的意图
有效并不是要求对方完全接受你的观点,而是让对方完全明白你的观点。也就是说,对方可以只是准确地理解你所说的意思而不认同你的看法。沟通双方能否达成一致意见,对方是否接受你的观点,并不仅仅取决于沟通是否有效,它还涉及双方根本利益是否一致、价值观念是否相似等其他关键因素。
(四)沟通是一个双向动态的反馈过程
每天我们都在与他人进行各种各样的沟通,但并不能说每个人都是成功的沟通者,也并不是每一次沟通都能成功。这是因为沟通不是一个纯粹单向的活动,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过程。每个主体单方面的接受信息,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现实情境给予反馈,这样一来一往多个回合之后,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各自做出让步和妥协,最终达成共识。
四、工作中如何做好管理沟通
(一)明确和简化管理沟通目标,合理化沟通诉求。
前面笔者分析了,信息沟通的目的是“知”,人际沟通的目的是“明”、管理沟通的目的是“通”。个人认为,良好的管理沟通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为什么而沟通,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及是否可以用客观量化的标准来衡量。这些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所管理群体的定位,也就是管理群体的自身属性、社会属性、社会价值分别是什么。有效沟通,就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管理群体的价值利益最大化。
比如说,我管理一家公益性中医针灸诊疗机构,就要以共同的愿景,吸引一群有技术且自愿做公益服务的人员,去更好的服务社会。所以管理沟通就是围绕怎样做好服务,提升技能上,员工之间的性格分歧,如果不影响服务质量和客户反馈,就可以放在次要地位去解决。将来读完索菲亚的心理学博士,毕业后开设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那就要把员工性格和服务态度问题纳入考核范围,作为一项沟通目标来衡量。
总结来说就是,我做什么,决定我是否对某一问题做沟通,以及怎样沟通。不同的价值背景,不同的管理目标,决定不同的沟通诉求。
(二)学会升维思考,纵观全局分析问题。
我个人对传统中医哲学非常感兴趣,虽然是学理科,但从高中开始就广泛涉猎中医、宗教、文艺、哲学知识。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工作,养成了较好的思维习惯,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沟通问题,基本上能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在具体问题上一般都是抓住主要矛盾,分析各自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根本原因上进行解决。
下一步,要进一步畅通内外部沟通渠道,制定更好的激励措施,动员大家畅所欲言,帮助管理层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真实意见和建议。一是通过在线留言板和诊疗评价单,获取服务对象的及时反馈,经过整理后在周例会上讨论评讲,解决问题;二是通过平时的不定期谈心谈话,和每月一次的的业务述职会,打破上下级管理关系和业务联系,加强成员间、部门间的沟通了解,提升员工对每个岗位工作的尊重,做好相互支持配合;三是建立项目全流程跟踪体系,询诊—就诊—回访—评价都有记录,保证有问题能立即得到处理响应;四是建立专家督导机制,急难险重的问题,及时移交督导组人员接诊处置。
(三)学会降维沟通,放低姿态赢得人心。
人与人之间,贵在真诚,实事求是。一个组织要实现管理价值,首先要实现每个成员的个人价值。简单说就是让每位员工有存在感,价值感。要实现这个目标,管理者就要在组织精神文化方面做好定位。有精神文化的组织才有生命力,员工才有方向和力量。作为一家公益诊疗机构,主要社会价值是提供公益健康服务。不求名,不求利,只为在医道方面一门精进,造福一方,所以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事业,有长远发展的事业,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强组织文化建设,营造“善、精、诚”企业文化定位,把组织目标统一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上去。一是管理者带领员工自觉向大医、名医看齐,学习董奉、华佗、张仲景身上的大家风范和道德品质,多仰望古人,少低头盘算,减少摩擦内耗;二是作为管理者要学会放低姿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不要总是追求高高在上的领导身份,应该接接地气,融入员工集体,多观察了解,创造机会让大家脱颖而出,不断成长;三是少讲理,多用情,始终坚持共同目标,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尽可能地粘合在一起,引导员工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长远发展结合在一起,出了问题主动担责,用实际行动来感化员工;四是坚持以情感人,管理者要把情绪掌控能力作为一项基本能力,加强学习和训练,把得人心作为一个追求目标,以文化育人,以情感留人,以技术教人,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
五、管理者的境界是沟通的灵魂
综上所述,管理沟通其实是个很宽泛的概念,管人和管事往往无法完全剥离,问题解决之道也不是非A即B,可能还有C、D、E。这因为思维受限,往往就想不到,也看不到其他的可能。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作为管理者,要带领大家绕过沟坎障碍,避免频繁入坑,朝着正确的方向一直走下去。管理者是一个精神标杆,一面行为旗帜,一个力量源泉。我们不是救火队长,更不是监督员,身份定位一定要清楚。学会用科学机制来控制流程,用激励措施来规范行为,这样就可以放心地交出手中所谓的权力,让员工感受被尊重和信任。
做管理,其实是一个长久的修炼。在事中磨炼,修正自己错误的认知。第一步是把自己的心修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学会放弃,懂得取舍。集中优势兵力消灭不利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努力,用最大的回报犒赏奖励。做管理如同带兵打仗,管理沟通追求的应该是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做管理,要坚决放弃二元对立评价体系,提升认知思维能力,学会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统一目标,一致对外。管理者认知思维提升了,自然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问题系统化,长期的问题阶段化。就像博弈一样,不仅能下好先手棋,还能提前布局好多步走法,把可能的情况都想到,自然把人和问题看得通透,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