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恶臭年轻人”的批驳

删减版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

自二零一九年二月二十五日,我在《以笔为刀》文集发布了最后一篇文章《华为发布会:烂人的生死时速》后,便发心封集,不再撰文了。

最后一篇文章的发布距今也有整整四个月的时间了,其间也是一段漫长复杂的斗争过程,我总在想要不要把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再次以文呈现,发扬社会责任感呢?

也总是在迷茫、失措中徘徊,不过近日刷到一条抖音,突感肉体、灵魂极度不适,奋笔疾书,特撰此文,向这个病态的“恶臭年轻人”群体正式宣战!


视频内容是服务员女同志笑靥如花地把制作好的一个冰淇淋甜筒递给消费者小伙子,而这个小伙子径直走向前台,用手直接握住冰淇淋顶部,转身就走。而且把一张包裹着冰淇淋甜筒的卫生纸甩在地上,扬长而去。

内容很好理解,关于这个小伙子的怪异行为,以及他内心的动机可能有千百个,此类视频在抖音等相关短视频软件上是屡见不鲜,而且传播途径很广,传播热度很高,传播力度很大。

有评论说这是当代“恶臭年轻人”群体特立独行,不与世界为伍的体现,也有人极力赞扬这是一场“新思想战争”的首战大捷,当然也有人严词抨击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吃饱了撑的才能干出来的非人类行为”。

今天我想从浅到深地把这件事好好说说,把“恶臭年轻人”群体扒皮解剖,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想从“天时”、“地利”及“人和”三点铺进,进而论述其思想和行为的弊端。


所谓“天时”,是指意象化、较为笼统的社会观念、各种主义及精神层面的东西。

首先,这个小伙子本身是具有自己对本层生活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解的,他通过衣装、面貌、言语及行为等方式诠释自我,标新立异。我们可以理解为“新时代下当代青年的生活本质资料”,他是不同于上个世纪初老一辈思想家、革命家的纲领和方针,他迈着与前人不同的步伐,走在新时代里。

我们可以诠释为“个人主义”思想的具体化、普遍化,但其“个人主义”既不是如明末孤独的思想家李贽般对于社会价值导向有一定思考,也没有他对于传统和历史有着重新考量。也没有唐代大诗人李白般浪漫洒脱,恣意欢谑,他是典型的以自我满意为中心,以损害他人承受力为半径的一种“畸形圆环”。

可别觉得拿他同如此高的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相比是过分苛刻的,实在是“德不配才,才不配位”的一种综合表现,这也在说明抖音平台的“跟风主义”正在一点点噬血而来。其实个人主义是火药桶,挑拨、跟风是火苗,二者缺一不可,待火药桶想要炸,火苗愿意点,那么悲剧便自然而然的发生。

这火药桶的强力如何,完全取决于它的内芯,一个叫“把无知当有趣”的东西,假若火苗逼近,火药桶里没有这个内芯,可能还不足以造成那么大的伤害。可有了这个东西,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因为你的行为不仅受自己内心的欲望和外界的怂恿,还要进一步被坏的东西所左右,而且你是无法挣脱的。

现在火苗、火药桶内芯都说完了,最重要的爆炸因素--火药桶本身要着重说明了。也就是你内心的表现欲。为什么要这样做?首先肯定不是没动机、没想法的事,是你在脑子里计划无数次而施行的事,那动机本身是什么?是人之大欲,没什么原因,也无关善恶,露脸吗,能得着什么经济效益,也未必。但有了起心发愿,事情便这样那样的完成了,后果呢,大错特错。

所以火药桶爆炸的链条就是:火药桶(表现欲)+火药桶内芯(把无知当有趣)+火苗(跟风主义)=爆炸

爆炸了就完了吗?哪有这么简单,爆炸现场是一片狼藉,思想道德和公序良俗都瘸着腿前来申诉,他们要告的是当代青年的“畸形反叛精神”和“病态社会的思想蔓延”。一个是深度问题,一个是广度问题,可以理解的是社会节奏快,人的生活及精神压力大,有“反叛精神”非但不是坏事,在某种程度还起到制约权威,争取民性的作用。

可这种“畸形反叛精神”不是反权威,反政府,或者反什么大组织,而是反人类。这种精神可以提现在哪?地域攻击、人身攻击、网络暴力、种族歧视、民族歧视、宗教暴力等等,它们舒舒服服地躺在中国网友评论区的数以亿万条评论中。

这个问题无解,像鲁迅先生说的,中国的问题是一只墨水缸,放多少清水进去也无济于事。不仅如此,它的毒恶还在进一步传播,造成了大范围的“集体性畸形反叛精神”。而这个词再进一步便成为了“病态社会的思想蔓延”。这其中的问题是由人的病发展到社会的病,且病由皮肤到骨骼,从骨骼向脏器,最后塞堵血管,腐化心脏。


所谓“地利”,是指现实性,较为具体的社会存在、契约、制度及现实层面的东西。

该视频里最为现实的一点便是小伙子把那张垫冰淇淋甜筒的纸甩在了地上,并无理睬,扬长而去。这一点肯定是不正确的,因为你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卫生。

而此举不仅没做到基本的公民公德,也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社会的培养之恩。于己、于家、于社会、于国家都欠一声道歉。

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评论区的一种声音,他们把那些正直的提醒小伙子捡纸的人污为“网络清洁工”,恶讽他们只会在网络上指指点点,并喷出“丢就丢了,有什么大不了,老子高兴就好”的无耻论调。

这让我不禁唏嘘,曾几何时,公交车给老人让座、地震逼捐企业家等相关事件,让我们中国人接触到一个新词叫“道德绑架”。在近几年的意识形态斗争中,握住这个词一般就站在了道德的高地,可以尽其所能地批驳反对者。

可如今的我们的网络环境并未变好一星半点,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批驳“道德绑架”了,而是直接把矛头对准道德本身了。就像评论区里提醒小伙子捡卫生纸的声音都被打成“道德绑架”,横遭辱骂。

试想,小偷偷了东西跑,警察在后面追,你不仅不骂小偷多么混蛋不是人,反而骂警察不该追,搞不搞笑?视频也是啊,你不去批评犯了错的小伙子不捡起他扔掉的纸片,反而骂那些善意地提醒他捡起纸片的人,是何道理?

问题在哪?在于我们纠正反错的力度和心性都已不在其本位了。我们现在已经不再批驳“道德绑架”了,而是直接去批驳“道德本身”了。

我们的国民其实就是在“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道路上来回波折,勤劳、聪明、勇敢、善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当代国民为何这般愚蠢,我不得而知。


所谓“人和”,是指人的本我、自我、超我,较为实在性的人际交往、关系社会及脉络圈子的东西。

简单来说,小伙子的行为不礼貌。不礼貌的内在动因是不尊重,不尊重问题牵扯到他本身的家庭教养、学校教育、社会准则、礼仪礼貌观念、等级观念等多方面。

而他一个人的不礼貌也就意含着整个社会“现实性礼崩乐坏”,礼乐象征着等级、秩序和“礼”。可惜我们中国人“封建礼教”说了几十年,连糟粕带精华都摒除得一干二净,使得整个社会浊气升腾,没有半点规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小伙子轻蔑的转身和服务员阿姨的错愕表情,这说明有层关系出现了不对等:小伙子“消费满意期待”和阿姨“服务待满意期待”的错位。

首先,小伙子作为消费者,不仅消费商品,还消费服务,他是一个隐性评分者的角色,他不仅消费,还要对消费打分(比如谢谢、笑脸的应),还有一个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期待,三者相加构成消费过程。

同理,服务员阿姨作为经营者,不仅提供商品,提供服务,还有一个对于消费者期待结果的期待。视频中,虽然商品提供与消费没有问题,可小伙子轻蔑的态度既没有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也没有给他人热情服务予以认可,最重要的是让经营者根本没法获取消费者期待结果的结果。

所以说,你小伙子只是消费了商品,没有消费服务和服务待满意期待。你根本没完成一件完整的消费程序,这也使得你根本是个不会花钱的人,也就意味着你这辈子也赚不来太多钱,以后来这里消费的次数越来越少,倒也落个清静

……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当代恶臭年轻人”的批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