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精进学思行 精进学思行 今天
按惯例,这周我们在上海的本科同学举行了一次聚会,分享彼此近况。其中一个同学几个月前刚切换工作,谈到现在工作,他表示很喜欢当前工作,并且有点懊恼切换晚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这份工作不仅收入比上一份好,而且也比以前轻松,他顺便提到以前是多么辛苦,我们很好奇他以前有多累,他说以前常常回到家都9:00了,我笑而不语,旁边一个同学忍不住了,提到了自己刚来上海的情况,也提到了自己的辛苦,当他说完,我们明显能感觉他们两个人说的“辛苦”,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
这种情形,相信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碰到,大家沟通中貌似用的都是相同的词汇,但是背后含义完全不同,如果对于一些关键概念没有共识,你会发现沟通常常碰到障碍,甚至是鸡对鸭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中一个很基本原因是语义不清,而澄清语义也是我们训练批判思维的基本功,本文基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和理查德.帕克《批判性思维》,分享如下3点:
1 导致语义不清的3种情况是什么?
2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定义?
3 如何给出一个好的定义?
1 语义不清的3种情况
在《批判性思维》中提到3种导致语义不清的情况:模糊、歧义和抽象,我们一一进行介绍。
1.1 模糊
我在你要离职?请出示数据中提到陪女朋友/老婆逛街的一个小技巧,当她问你一个衣服好看不好看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你可以讨巧地说:"你穿什么都好看!";或者敷衍地说:“挺好的,你觉得好就行”,但是这种方法我觉得不好用,因为当有多件衣服一起让你评价的时候,前面的语言区分度不高,而且她如果一定让你选,你就比较尴尬,这就是语言的“模糊”导致的,我的做法是,量化打分(虽然也是主观的),并给出中肯的一件,至少目前于我来说是挺有效的。
1.2 歧义
歧义指的是词、短语和句子有相互区别的多重含义,《批判性思维》中将其分为三类:语义歧义、语形歧义、 组合歧义。
①语义歧义
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一词多义,比如“李四很冷”,如果没有上下文,你很难理解到底指的因为他衣服穿的少,感到寒冷,还是因为他性格比较孤僻,给人冷漠的感觉。
②语形歧义
我理解就是句法带来的歧义,比如“参加这次活动,必须带上身份证或驾照和照片”。你可以理解为两种,第一种是(身份证)OR (驾照 AND 照片);第二种是 (身份证 OR 照片)AND (照片),用我们在*如何高效检索信息?提到的布尔运算方法,这两个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③组合歧义
与其说是歧义,不如说是容易陷入的思维谬误,而作者又将其细分为两类——分解谬误和组合谬误。大家公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如果你认为从里面出来的学生都也是最优秀的,那么就犯了第一种导致组合歧义——“分解谬误”;
如果你认为把最好的汽车零件放到一起,就一定能组成一部最好的汽车,那么就犯了第二种导致组合歧义——“合成谬误”;
这两种谬误背后有个共同的思维——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所具有的特征并不一定是其中要素都具有的,而每个要素,单独看很优秀,其组成的整体有可能很糟糕。
1.3 抽象
第3种容易导致语义不清的原因是抽象。在《高维度思考法》4| 升维:为什么要具体-抽象-具体?中,我分享了升维的一种方法就是抽象,经过抽象,它的涵盖范围会变广,但是也容易带来更加多元的理解,甚至是相反的理解。比如我们常常能听到词——自由、民主和公平,这些词汇,很多哲学家研究很多年,可能都很难达成共识,而我们普通人常常挂在嘴边,甚至作为一面大旗。比如谈到自由,常常停留在“想干嘛就干嘛”的境界;而提到民主,也只是说:“你看人家,多党轮流多好”,如果你问他什么是明主,他又讲不出个123,当然,我也讲不清楚,我想说的是,如果争论是建立在这些没有共识的抽象词汇上,最后必然是不了料子,还不如听胡适的话“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2 为什么要定义?
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容易导致歧义的情况,所以为了有效沟通,我们需要对沟通表达中的关键概念和词语进行定义。
在进行其它词汇定义前,我们需要明白什么是定义?
定义的英文是“Definition”,它除了“定义”的意思外,还有“清晰度”的意思。所以,我理解的定义是:
定义:确定意思和意义,把所要说的东西讲清楚。
上面的这个对"定义"的"定义"还不是很完美,先用着,以后再修改,从上面的描述中,我理解定义的背后是为了“高效”传递信息,比如,当我说吃的“苹果”,你应该可以马上理解,而不用一大串描述——“长在树上,可以吃的,酸酸甜甜,补充能量……”,但是当我说“ 希格斯玻色子”,你可能不知道在说什么(反正我也不知道),但是物理学家之间交流,却明白在说什么,而且也能加强他们的交流。
我认为和"定义"相对应的是“命名”,就是给需要很多语言进行描述的事物用一个词进行概括,这个过程就好像信息传递中“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所以,搞清楚讨论中涉及到的关键词的定义,是准确而有效沟通的前提,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定义的另外一个价值——发现可能。
从公司的愿景和使命中,我们能读出它如何定义自己,比如迪士尼将自己定义为:
The mission of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is to entertain, inform and inspire people around the globe through the power of unparalleled storytelling, reflecting the iconic brands, creative minds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that make ours the world’s premier entertainment company.
简单说,就是让自己成为最大的娱乐公司,给世界带来娱乐和启发。所以,它没有将自己局限在“米老鼠和唐老鸭”,也没有将自己局限在“皮克斯”和“漫威”,……
就像现在,新能源汽车逐鹿的过程中,有的公司把自己定义为一家新的汽车公司,有的把自己定义为互联公司,而有的则是将自己定位为“改变人类未来出行”的公司,而不同的定义,则会有不同的发展空间。
对于个人,你怎么定义自己?子女?父母?工程师?佛系青年~不同的定义,让你看到不同的可能性……
3 如何进行定义?
明白定义对我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或者说如何对事物进行定义呢?在《批判性思维》中提到了3种定义方法。
3.1 定义的3种方法
①列举定义
通过指明词语所指的对象或典型例子来定义。比如,"鼠标就是这个(实物演示)带有按键的东西。"
②同义词定义
给出和定义的术语有相同的意义的词或者短语,比如“吹毛求疵”和“挑剔”类似,这种定义比较接近类比和比喻。
③分析定义
根据所属对象具备的必要特征来定义,比如"猫鼬是食蛇的与麝猫有亲缘关系的雪貂大小的哺乳动物",再比如,“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3.2 什么是“好的”定义
虽然定义有很多方式,定义也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好的定义有它的一些基本标准。书中给出三个参考:
①公正性
因为定义很重要的目的是进行沟通交流,所以,定义的公正性指的是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②清晰性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如果定义是含糊的,后面的讨论也很难有清晰的共识。
③聚焦性
这个比较难理解,所谓聚焦,其实就是说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场合下是由不同的含义,我们的定义要为我们的讨论服务。比如,对于人的定义,如果你是在生物学或者进化心理学上讨论,你可以定义“人是一种高级的哺乳类动物”;如果你研究社会学,则可以人定义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如果你是研究个体的价值和思考,还可以将人定义为“人是悬挂在自己构建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在这里有人可能提到,我们的定义会不会不够准确,或者是不够严谨?
我的理解是,对于成熟的学科,特别是硬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等),都有自己完整的概念体系,我们没有必要去创新,我们去学习理解就好。而对于社会类学科甚至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参考别人的定义去修改,甚至自己去进行定义,这个度在哪里呢?
我同意《批判性思维》中的观点——实用性原则。
对于我们日常所用,定义的目的是进行沟通、达成协作、解决问题,所以达到这个目的,不必在一个时间点追求完美的定义,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可以不断更新它,而这些也是需要我们进行定义的。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内容,总结如下:
1 语言当中很多模糊、抽象和歧义会带来语义不清,为了让沟通更加清晰顺畅,我们需要尽可能消除这些歧义;
2 消除语义不清的重要基础是对关键点的定义达成共识,而一个好的定义,要满足公正性、清晰性和聚焦性;
3 没有完美的定义,对于成熟的定义可以借鉴,对于需要自己定义的,可以以实用性为准绳选择当下合适的。
我们不仅可以定义事物,还可以定义自己,不同的定义,会带来不同的可能,你是如何定义自己的呢?
相关链接:
批判性思维|1 为什么要成为批判者?
批判性思维|2 你想告诉我什么?
批判性思维|3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批判性思维|4 你的论证是有效的吗?
批判性思维|5 非演绎推理:你会使用类比吗?
参考资料:
(美)摩尔(B. N. Moore) 等著.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