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宁-克鲁格效应

昨天,我一位要好的朋友发了一张图片给我,问我有什么看法,图片是这样的:


image.png

我仔细地研究了这张图,它包含了以下语义,当然这只能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 人类个体的认知过程是持续的,但自信程度却分为明显的4个阶段。

2. 人类个体对认知的理解分为2个维度:主观维度、客观维度。

3. 人类个体的成长跟认知有关,与自信无关。

首先谈谈人类认知的4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知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主观维度极度自信,客观维度认知不足。由于缺乏对世界观的正确认识,往往会过度放大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客户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处于这个阶段的人刚愎自用、极度自负,非常排斥与自己持不同意见的人。通常我们所说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就是这个阶段,大部分中国人也处于这个阶段,与年龄大小没有关系。

第二阶段:否定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主观维度极度自卑,客观维度认知有限。与无知阶段相比,处于否定阶段的人往往过度放大客观世界,而忽视了主观精神世界。这类人对事物的认可非常消极,通常认为个体力量过于渺小,在面对困难时,大多持逃避态度,甚至自暴自弃。

第三阶段:求知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主观维度回归理性,客观维度重新认识。与否定阶段相比,处于求知阶段的人价值观经过了重塑,开始承认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共存的普适道理,但修为不够。

第四阶段:得道阶段。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已经达到相对平衡的良好状态,他们通常已经大彻大悟,不为世俗烦恼,他们的精神力量异常强大,承认宇宙的客观规律,他们追求大道至简、万法自然。

我们要如何修炼,才能达到第四阶段呢?

答案是靠命!

一个人从出生到接受教育、毕业走入社会工作、甚至是生老病死,如果生活一帆风顺,永远将处于第一阶段。你也许会反驳,我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我毕业后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我怎么就无知了呢?这里的无知并不是说你没有知识,而是讲你的精神层面处于相对弱小的境界,对世界观的认识存在片面性问题。

那么有人能达到第四阶段吗?

答案是有!

讲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两个人: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至于那些天天修佛讲道的禅师,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王阳明出身显赫,祖上为晋代大书法王羲之,他少年得志,进士及第。但因上疏弹核宦官刘瑾擅政,被贬至贵州龙场,后历经生死三年悟道,史称“龙场悟道”。

曾国藩出身中产之家,少年时异常勤奋,道光年间中进士,后官至侍郎,太平天国战争爆发后组建湘军,战功显赫,后因得罪同僚罢官回家。几年闲赋期间,每日也是三省其身,后终于开悟。

以上我们所谈到的这种现象,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它是什么?

邓宁-克鲁格效应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这里有个故事:

1999年,大卫·邓宁和贾斯廷·克鲁格做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们先让受试者完成“沃森四卡片选择作业”以区分出受试者在逻辑推理能力上的差异,然后再选取一半的受试者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而另外一半则在相同时间内完成一些无关任务作业。最后,邓宁和克鲁格要求受试者评价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预测答对题目的数量及百分位排名。

通过4个实验设计,系统地针对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他们首先让被试完成一套标准能力测试题目,然后让其预测自己答对题目的数量,并预测相较于其他被试,自己的能力排名情况(用百分位数表示)。随后,研究者根据能力测试标准进行评分,把被试的成绩从低到高排列,并分为四个部分(用四分位数表示)。

结果显示,经过重复实验,个体能力的实测得分排名与预测能力排名(即实际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在对自己的实际表现作出评价时,实际测试中处于第四四分位数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表现优于第三四分位数位置的人,处在第三四分位数的人认为自己的能力表现优于处在第二四分位数的人,以此类推。这表明个体对自己的绝对能力水平的评价比较准确。在比较个体的实际表现与预测表现的差异时,研究者发现处于成绩排名各个位置的被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其中那些处在能力排名最底端的人表现出的偏差最明显,甚至认为自己的能力排名超过了平均水平,而处在能力排名最顶端的人却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偏差。

实验结果说明: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受试者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受试者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

此外,大卫和贾斯廷还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 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准,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关于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成因,大卫和贾斯廷的研究如下:

1. 低能力者的双重困境

大卫和贾斯廷指出,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具备能力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个体在此领域中的表现出众,其二是指个体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水平,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以及他人。在某一领域能力低的个体缺乏一种认知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使个体既能知道自己表现得怎样,也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俗语中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指这种元认知能力。低能力者在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时,面临了双重困境,即他们既不能呈现高水平的绩效表现,也无法正确认知到自己的能力低下,反而还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无端自负。

2. 元认知能力缺陷理论

大卫和贾斯廷通过实验来探索个体对自己能力评价的不准确性与其元认知能力的关系。实验者让被试完成沃森的“四卡片选择作业”测试(该测试能较好的区分出个体在逻辑推理能力上的差异)并对自己的能力排名进行估计。结果显示,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在能力测验上得分最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能力测验得分较高)的个体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另外还发现,经过能力训练的、排名最低的个体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显著降低了自己的排名估计,而经过能力训练的、排名最高的个体也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提高了自己的排名估计,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总之,经过能力训练的个体对其能力的自我评价都更准确地接近于他们的真实水平。而那些未经能力训练的个体,不论其能力高低,都没有改变对先前的排名评价。

该实验说明,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客观的能力水平与自我评价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尽管个体能在能力测验中取得好的成绩,但他们仍然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那些本身就无法取得能力测验好成绩的人更加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存在缺陷。

3、虚假一致性效应

处在能力排名最低端的被试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过高评价,这不难理解,而处在能力排名最高端的被试却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较低评价。这些能力表现较高的个体本应该更加准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但事实却非如此,那他们为什么会对自己能力的认知产生偏差,其来源与能力低的个体有什么区别呢?

Festinger指出人们可以通过社会比较来增加认识自己能力的能力,于是实验者通过增加社会比较环节来探讨认知偏差的来源。即在完成第一次能力测试并做出预测后,隔一个较短的时间(几周),让排名最低和最高的被试重新回到实验室参与一项后续实验。实验者给每一个被试其他5人的测试答卷,让他们给这些答卷打分,并预测这些完成答卷的被试的能力排名,之后又重新对自己第一次完成的测试进行排名及答对数目的预测。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在能力排名处于最低端的个体在看到了比自己表现好的答卷后,不但没有改变对自己的排名评价,反而提升了已经过高的自我评价(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而能力排名最高端的个体则提高了对自己能力水平排名的评价。这说明那些能力低的人在社会比较后还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拙劣表现,其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来源于对自己的错误评价,而能力高的人经过社会比较后能调整自我评价,其先前的不准确来源于对他人的错误评价。

研究者用虚假一致性效应来对能力高者产生的自我评价偏差进行解释。虚假一致性是指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能力高的人在能力测试上表现得不错,就错误的估计其他人也是这样的,而对自己能力突出的这一特征并不敏感。在实验中能力排名处在最高端的个体认识到他们后来看到的5份答卷比自己表现得差后,就会调整自己的判断,因而变得更准确。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邓宁-克鲁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