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了flag,后来怎样了?

虽然时间总是周而复始,但对很多人来说,新一年的开始总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除了各种问候祝福,微信朋友圈的花式“晒”新年计划可谓一景:有人赌咒发誓,2019年一定要读100本书,一定要减肥30斤;有人许下美好心愿,2019年一定早睡早起,一定要找个女朋友,等等,一时间信心满满、斗志昂扬。这样的情景人们早已不感陌生——倘若翻翻之前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年的1月1日都会有这样一波跟风潮,继而等到12月31日再感叹年初的计划成了泡影。用时下最流行的话,就是“立Flag”了。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计划、规划,才有更加明确的方向,才可能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充足准备,才更有可能达成目标,这个道理早已无需赘言。影视剧里,大凡口中说着“打完这场仗,我就回老家结婚了”或是“一定要等我回来”,往往最后变成了“立Flag”,追根溯源那些都是编导刻意制造的一种对比渲染效果,或者叫剧情需要。可现实中,为什么我们总是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后也把计划变成了多少有点令人沮丧的“立Flag”呢?

  在心理学家看来,个人计划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与自控力有很大关系。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等众多学科研究成果,斯坦福大学的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指出,生活中一些人费尽千辛万苦刚减了几斤肉又忍不住吃了一顿大餐,一下子就涨了几斤,本质上是人们的意志上存在误区。典型的一种是“道德许可”,即当你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好事,或者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之后,很容易就想着“奖励一下自己”,久而久之,就因为这些“奖励”带来的快感而消磨了长期的目标。换言之,避免计划变成“立Flag”首先需要增强意志力。

  耐人寻味的是,大多数时候人们表现出来“强”的一面并不是在意志力上,而是乐观心理。一些计划最后未能实现,其实与拖延症有直接关系,想必很多人都不会否认。那么,为什么会有“明日复明日”的念头?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认为,本质上是乐观主义精神在作祟。这与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的看法不谋而合。在《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他提到过一个实验,以学生组成的研究小组为对象,发现他们总是过高地预期课题研究进展,且积压到最后一个星期而无法完成,而把课题计划拆分成不同阶段的截止日期后,明显比设定一个最后的日期更有效率。

  这些也许不能完美地解释“立Flag”现象。不过看看微信朋友圈的新年计划,倒也有一些契合之处。比如,很多人的计划都是“目标长远”,往往设定在一年,而缺乏短期目标,反倒是过去一年里那些按周、按月在朋友圈“打卡”的人,看起来推进计划的效果更加明显。虽然有学者研究指出,人们在社交网络“晒”计划最终变成了“立Flag”,还可能因为当即获得了赞赏和鼓励,更容易沉浸在“以为自己已经达标”的状态里,削弱了前进的动力,但不排除有人在朋友圈“立Flag”纯粹是为了跟风或自嘲,于此恐怕再多的心理学分析和建议,也都是徒劳了。

  假如你的计划是认真的,或许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胸怀壮志瞄准长远目标的同时,真的不妨想想一个月、一周内要达成的小目标;二是当你始终在围绕自己做计划的同时,不妨想想家里和身边人,在你前进的路上,既需要他们支持,也不应该忽略他们。

(本文摘自南方日报,题目有所改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了flag,后来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