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智能的生命体,有强大的躯干,有能够感知、交互的手和脚,最终演进成一体化协同、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演进的有机“城市智能体”。

智慧城市需要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实现“感、传、知、用”全要素覆盖。其中「全量全要素的连接和实时反馈」也是智慧城市的基础。

其中数据采集可以通过遍布城市的5G基站以及摄像头等来实现,而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捕捉的数据,实时进行预测、监控、协调和指挥等。

届时例如大城市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问题,工业生产带来的能耗和污染问题,关系民生的「看病难」问题等,都有希望得到改善。

最近还看到一个已经落地的「智慧水表」项目。

一些社区街道给独居老人免费安装试用智慧水表,华为技术与电信公司联手在水表中预先插入物联网卡,只要水表计数在12小时内没有达到0.01立方米,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上门查看。

这就很好的体现了实时反馈中的——预警职能。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进化成一个“智能体”,是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通往这个目标,做所有事情的基础就是:全量全要素的连接和实时反馈。而要想实现全量全要素的反馈,往往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比如,有些数据几乎所有的人都只能很重要必须采集,但是因为技术原因、制度原因,或者是时间原因导致了数据采集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者排除困难,有终局眼光,尽全力把数据给采集了。

要从一个产品的设计态、制造态、运行态三个维度出发才能完成全量全要素的采集和连接。我自己也是程序员,以我自己的理解,设计态就是产品的模型、制造态就是产品的台账,而运行态就是产品的动态数据。只有把这些数据全部采集全了,才能实现对这产品无死角的实时监视和感知。

确保系统实时反馈,要看是否具备了7项职能:预测、预警、监控、协调、调度、决策和指挥。对于任何一个产品实现这7项职能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毕竟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产品不断成长和以及员工自我实现的过程。

政务服务最简化的结构是“三点三线”,“三点”是服务资源(机构、人员等)、服务对象(法人、自然人等)、服务产品(信息系统、APP、宣传资料等),“三线”是资源和对象之间的“事项”、资源和产品之间的“生产”、产品和对象之间的“功能”(内容)。“三点三线”就是服务模式的六个基本要素,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首先要这六个基本元素数据化,就是全量全要素联结。

服务的产品化是关键,要围绕服务对象需求的来设计、生产和运营服务产品。设计态:解决服务对象什么问题、在哪些指标上优化服务对象体验感、通过哪种载体发布产品……生产态:哪个部门或人员负责生产服务产品、哪个部门人员审核运营……运营态:产品发布后应用量如何、应用峰值在何时何地发生、用户反馈如何……

服务模式的七项职能:

预测:在地域和时间维度上、服务产品的使用量及配套服务资源……

预警:服务产品使用量超过峰值、低于底线,说明资源不足或服务中断……

监控、协同、调度:监控产品使用量和资源消耗情况,实时调整、合理匹配……

决策和指挥:产品使用是否符合预期、存在哪些问题、有针对性进行优化迭代……

非常认同数字化转型前必须首先要做的一个动作:全量全要素的数据采集和连接,这是基石。

就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当前最迫切的不是忙着采集,而是先要盘点,盘点现有数据,以“智能体”的视角看待整个业务,看看哪些是需要沉淀的数据,哪些是冗余的数据,哪些是空缺的数据,把这些框架搭建好了之后,再进行逐步迭代!

这个全量全要素连接和实时反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富有弹性,随机迭代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智慧城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