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蜗牛”——磨蹭的七大类型

图片发自App

      我的职业是教师,而我的身份也是一位3岁孩子的是妈妈,在我努力学习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同时,我也想努力去当好一位妈妈。自从加入青椒计划、接触了互加计划之后,我就一直在想这么好的课程,这么方便的听课方式简直就是农村教师的福音,那么作为作为家长有没有关于家庭教育的课程呢?直到青椒计划第三次网课的到来,我遇到了新父母成长学院。一个让家长同孩子一起成长的地方。

      昨晚(2018年10月12日晚),在“新父母成长学院”听了一节由鲍晓云老师主讲的主题课程:家有“”小蜗牛”——磨蹭的七大类型之后我找到了归属感,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寻找的家庭教育学习资源。

      由于上周就知道有课,所以昨晚我早早的就进去了直播间,等待着直播开播。事实证明,来得早是对的。一来就享受到时老师的绘本故事福利。时老师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人,听她说话就有一种听熟悉的朋友讲话的亲切感。一来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值得所有教育者深思的绘本故事——安的种子。

图片发自App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

                        安的种子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的刨掉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庙门外的雪扫一下吧。安想。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的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坐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清晨,安又早早的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绿叶。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

      故事中的本不经过思考只想着急的第一个种出来,却因为种子久久没有发芽而愤怒的刨掉了地。静虽然很用心的“呵护”着他的种子,却没有了解到植物真正的需求。而安至始至终从容的面对,不盲目着急,而是像平常一样做着他的事,到了春天(适当的时机),才将种子种下去,最终收获了美丽的莲花。

      这是一个富有深意的故事。如果仅仅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讲,我们孩子又何尝不是一颗颗的种子呢?那么作为教师或者父母的我们。是故事中急躁的本、用心的静还是不急不躁的安呢?又或许我们在扮演着每一个角色。从这个故事,我领悟了一个道理。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要从孩子的生理、心理出发,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不急不躁,从容的去面对孩子的成长,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而不是盲目的去教育他们。这是课前的一点思考。我觉得这是这节课前最好的导入。

      故事之后正式进入鲍老师的课程。家有“小蜗牛”——磨蹭的七大类型。这是专门为家长们设计的课程,让我们做家长的更加了解孩子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孩子各方面的“磨蹭”与我们自己的教养方式的关系,从而反思自己平时的不足之处,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图片发自App

家有“小蜗牛”,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难免会遇到“磨蹭”的孩子。

图片发自App

      而孩子“磨蹭”的七种类型,每一种的发生都是有原因可寻的。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不妨仔细地思考一下,在我们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都犯了哪些导致孩子“磨蹭”的错误呢?

图片发自App

一、吸引注意型

图片发自App

      这种类型的磨蹭往往是由于孩子的循规蹈矩没有引起家长的注意,相反地,孩子一旦有不好的行为出现时家长就特别的敏感。长期下来,孩子就误认为做点不好的事才有可能被关注。渐渐地便成了为吸引注意型磨蹭。

    由此,也给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提了个醒,孩子有好的行为,我们要给与及时的鼓励,不要只在孩子犯错时批评。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做好的行为才能够得到关注与表扬。

      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班一个比较活跃的孩子,他走路不像别的孩子,总是一蹦一跳的走,一不注意就会碰到别的小朋友,总被同伴告状。做操的时候,他不会固定在一个位置,转眼的功夫他就又换了一个位置,摸一下这个再扯一下那个,总要惹点事儿出来。每天我叫他的名字感觉都不下十次。现在想想,他应该是故意在引起我的注意吧。看来以后要多去发现他的优点,多进行鼓励教育,适当冷却他的不好行为,在适当的时机对他进行教育。

二、家长期望过高型

图片发自App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如果再受到家长的批评与指责,往往会变得自我评价过低,极不自信。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真的是太大了。且不说各种补习班的压力。从很多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会,总是对孩子现在的状态不满意,也不管孩子能不能达到。还不断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一旦自己的孩子哪里不足,就希望孩子赶紧赶上。然而正是因为家长把眼睛放的太远,不注重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太多不必要的压力。同时,也使得孩子因办不到而产生不自信。针对这一点,鲍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妙招:分解目标。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样给孩子一个进步的空间,不仅能让孩子体验努力后成功的乐趣,成就感也会成长孩子进步的动力。

    就孩子写字而言,我也是深有感触,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甚至才上中班时就开始逼着孩子写字。殊在不知孩子各方面都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逼着孩子写字,对孩子来说那是极大的挑战。不仅打击孩子学习的兴趣,还会丧失孩子的自信心。简直得不偿失。

三、父母包办型

图片发自App

      很多时候,做父母的总是担心孩子做事做不好,做得慢。常常把原本该孩子做的事情、可以自己做的事情都一一的帮孩子都做了。长期下来,孩子变养成“磨蹭”的习惯。比如有的孩子已经5、6岁了,父母还要每天给他穿脱衣服、喂饭等等。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从而长期下来使得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生活技能到是有父母的帮助,然而学习技能却是父母无法替代做的。而生活技能对一个人学习技能的影响是巨大的。生活技能差的人何谈学习技能好呢?一个不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人,怎么能尽快的适应学校生活或是新的环境呢?

    改善孩子的“磨蹭”,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生活小事开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提升孩子生活技能、提升学习技能。“磨蹭”自然就得到了改善。

四、杂乱型

图片发自App

    现在的孩子每天作业很多,做很久都做不完,孩子的脑袋感觉一团乱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完,看不到希望,所以找机会就偷懒,时间长了也就养成了拖拉的习惯。

      因此,对于学习任务多的孩子,家长应该带着孩子一起整理学习任务,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休息的时间,从而有条理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五、慢半拍型

图片发自App

    孩子的神经活动有多种类型,有的孩子是兴奋性,有的孩子是活泼型,也有的孩子是安静型、抑制型。安静型和抑制型的孩子,反应比较慢。针对这一类型的孩子,家长应该适当调整自己的期待,有意识的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

    这一类型的孩子也不太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里的需要并不多。我们班上就有一个孩子是这样,平时话就不多,班级活动也不太积极,几乎不举手回答问题,偶尔请到他,他也就回答几个字或者没有语言。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更要与他多沟通,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六、缺乏时间观念型

图片发自App

      关于学习,我们家附近就有两个相反的例子,特别是到了放寒暑假的时候,差别这下子就看出来了。一个孩子将他的学习任务分配得很好,分好每天要完成的任务,然后按时完成,做作业不会边写边玩,写完了再去玩,特别得有时间观念,所以这个假期还没过半作业就几乎做完了。而另一个孩子,毫无任务感,妈妈叫他做的时候,他才拿出来边做边玩的做一点,基本上不会主动学习,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也不着急,总想着还有很多时间,先玩一会再说,所以假期过完时,作业还没做到一半。

对于后者这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帮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固定的学习任务。鲍老师提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用定时器的方法管理孩子的时间。

七、注意力分散型

图片发自App

      这类孩子注意力的稳定性很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一点小事就足以让他分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出现错题、漏题。所以需要有意的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时间由短慢慢变长,去不断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至于培养专注力的方法我觉得涂色是很好的方法,在对孩子提出涂色要求后,孩子按要求去涂色就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画中,对培养专注力很有效。另外,我认为看书可以提高孩子专注力。当然,孩子首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爱上阅读。(我觉得这个习惯最好从幼儿园开始)

总之,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孩子不同类型的拖拉,只要我们找对方法应对都是可以避免的。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是哪一种呢?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有“小蜗牛”——磨蹭的七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