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这句话在我们上学的时候,一定听过把!
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数学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认真的听讲,当然我也在认真的听讲。但是,我一直抬着头看着老师入神的听着老师讲公式,而其他的同学,听完就在笔记本上记录笔记,把老师讲的重点都抄到笔记本上。
我看了他们感觉很好笑。听都能听懂,还写什么?书上不都有吗?
快下课时,老师布置完今天的作业,我就开始做作业。但是做着我就发现有地方不会,我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啊?但是我怎么记不起来呢?
我就去问老师,老师就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听懂了,你知识理解了,但是重点你可能记忆不深刻,你就需要记笔记加深印象。这样做作业的时候才能回忆起来。
从哪以后我就非常自觉的在课堂上写笔记。直到现在,我学习、看书的过程都会写写画画。
随着年龄的增大,自己的记忆力逐渐减退,很多看过的书,学过的课程都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只要拿出笔记就能回忆起来七七八八。
写作也是这样,如果你想写出漂亮的文字,没有日常的积累,是绝对不可能写出有料的文字。
这里说的是对于我写作的专用笔记法。
第一种、灵感记录
其实对于我们成年人,往往在看到、听到什么之后,会突然对一个相关或者无关的事物产生一个新的思路。这就是灵感!
比如我,我在路上、刷牙甚至是上厕所的时候相对来说是比较放松的状态,这时候脑子里经常会有许多灵感迸发,而这种迸发往往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好路径。
这种灵感,我相信你也一定曾经有过很多的体验。其中的原理简单可以理解为,在放松状态表意识处于休息的状态,而潜意识作为主导,从而灵感迸发。
这时我们要做的是随手拿出一张白纸、一个本子或是餐巾纸,及时写下这个灵感。在有空的时候再深入的展开思考和写作。
我在日常的工作中,文案的写作是经常要做的工作。文案的写作能力也一定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当我看到一个特别牛逼的文案句式,我都会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想写金句就能参考之间的金句改编出自己的金句。
第二种、阅读笔记
阅读笔记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记录方式。无论是看书、看文章、看手机当看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有价值的信息后,都会进行及时的记录。这样在我们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随时取用。
阅读笔记大概有2种形式
1.信息摘要
在我们看文字类材料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记录下来,积累到自己的素材库中。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的提炼出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系列专业文字的结构体系。也可摘取我们需要的点进行记录。
2.感触延伸
阅读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学到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内化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我们的感触。其中包括注释、理解、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等。这样进一步的消化内容,对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感触延伸在记录的时候一定要把源头内容和延伸内容同时记录。如果我们只记录了自己的感触,当我们使用的时候也只能用到结果。如果同时记录了感悟的源头,就能找到源头并且加以注释,让文章写得更加丰满。
我常用的方法是“123记录法”,什么意思呢?方法出自《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一、二、三就是延伸顺序。
举例:
看到这样一段话你认为很精彩,你要记录下来。。。
“”写作是打造自己个人品牌的最佳路径,因为人们都很尊敬会写作的人,这是人性。”
如果用“123记录法”应该如何记录?
1)内容:写作可以打造个人品牌,这是人性
2)延伸:除了写作还有什么可以打造个人品牌?短视频?直播?
3)感悟:这个世界变得很快,但是人性是永远不变的。
有没有发现,你能记录下很多的素材,但是如果素材多了如何整理和归纳呢?
我比较常用的方式就是思维导图和电子笔记档案。
用思维导图来整理体系和框架,可以把平时所有的记录素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这样我们在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框架快速找到我们要使用的素材。建立框架,可以边添加边归纳,也可以先建立框架后进行填充,看你习惯用那种方式。
用电子笔记档案是为了整理大段文字或者是表格。你可以用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所有你感兴趣的主题内容。这样就方便了我们进行后期的检索和思考。
通过笔记的方式不断的收集、归纳,再进行整理、输出,这些信息才能真正为我们所用。才能让我们在写作中能够对这些信息的运用“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