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在该立规矩的年龄,放任孩子的“天性”。
制定规则时不要走太多弯路。今天给大家分享5条黄金法则。
经常有家长在后台留言痛吐:
“你和孩子定规矩的时候,说的很好,但到最后,你发现规矩根本没法定。”
比如,我告诉孩子,我一个月只买3次玩具,但每次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都会上当,乞求“再买一个”。
父母不同意,孩子趴在地上泼水,最后只能买一个来平息这场闹剧。
规则最终变成了装饰品。
事实上,规则能否成立,取决于家长的教育方式。
父母如果能理解这5条心理规律,在制定规则时就不会“软弱”。
潘多拉效应:单纯的禁止,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
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潘多拉效应”。
这意味着在很多情况下,你越是禁止别人做一件事,就越能引起别人的好奇。
就像孩子小的时候,他总想拿东西戳插座上的黑洞。
家长们连忙跑去制止,孩子们却常常趁着家长不注意,拼命往里面塞东西。
这是因为父母对一件事情没有解释原因,只是简单地禁止,只会让这件事情产生一种特殊的吸引力,让孩子不由自主地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件事情上。
前几天我在外面吃饭时遇到了一件事情。
邻桌有两个孩子,他们一直乖乖地坐在座位上。
随后,无聊的大哥拿起叉子,敲了敲桌子,敲了敲杯子,敲了敲面前的碗碟。他很高兴自己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弟弟很快就加入了。
看着别人责备的眼神,爸爸停下脚步,骂道:
“不要敲碗筷!”
孩子安静了一会儿,然后开始试探性地敲打,然后越来越兴奋。
刚从洗手间回来的妈妈见状,立即从两个孩子手里抢过叉子,一本正经的问道:
“为什么要用餐具敲桌子?”
哥哥迟疑了一下,告诉妈妈,他只是想知道用钢叉敲打别的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
而弟弟见哥哥玩得不亦乐乎,便随波逐流。
母亲听完两个孩子的理由后,看着两个孩子说道:
“餐具是用来吃饭的,不是乐器或玩具。你发出的噪音打扰别人是不合适的。
你以后不应该这样做,不管你是在家还是在外面,你知道吗? "
两个孩子点点头,乖乖认错,保证下次不会再犯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都是因为好奇。
许多心理学研究表明:
探索周围世界的未知事物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反应,是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稳定需求。
有些事情,父母越是不让他们做,孩子就越是忍不住想要去做。
因此,制定规则时,一定要清楚地告诉孩子原因,让孩子明白是非,帮助孩子理解规则。
登楼梯效应:路要一步步走,规矩要一点点立
一位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制定了一系列规则:
第一篇作文,只要学生在方格里写字,而且写得比较认真,就能得到90分以上;
第二篇作文,只要没有逗号(数字)到结尾或段落到结尾,都可以得到90分以上;
第三作,只要没有错别字,90分以上就可以了……
渐渐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现象就像一步一步爬楼梯,可以更轻松、更顺畅地爬到高处。
这也是心理学中一个有趣的原理,叫做“楼梯效应”。
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楼梯效应”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网上有个妈妈带着一个5岁的男孩。
孩子们总是喜欢把玩具放在身边,客厅、阳台、房间、厨房、浴室都有他的玩具。
每次她要求儿子收拾玩具时,他的儿子都无视。
她被打,被骂,最后只能一个人收拾。
后来,她并没有让儿子把所有的玩具都收拾好,只是说:
“你只要把厨房里的玩具收拾干净,其他妈妈都会做。”
因为儿子很少在厨房玩,玩具也很少,所以儿子开心地去打扫卫生了。
收拾干净后,我很自豪地等待妈妈的表扬。
后来,妈妈又给孩子增加了一点范围,说:
“现在你负责厨房和客厅,剩下的妈妈会收拾。”
儿子没有拒绝,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一个人收拾客厅和厨房的玩具。
渐渐地,孩子在没有妈妈提醒的情况下,就主动去做了。
后来妈妈提醒他,如果每次玩完把玩具放回原处,晚上就不用收拾了。
从那时起,孩子就没有把玩具丢在身边。
俗话说:一口吃不胖。
当父母为孩子制定规则时,孩子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做到最好。
因此,为孩子设定的行为规范和目标应该是从小到大,从易到难。
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做到最好,而是一步一步引导他做得更好。
破窗效应:一次小错放任不管,未来只会变本加厉
在一个家长交流群里,一位妈妈向大家吐槽。
她儿子才上三年级,他很喜欢看动画片。一旦他开始看,他可以整天盯着电视看。
考虑到孩子的视力问题和作业问题,她给孩子定了一条规则:
你一天只能看一集动画片,而且你只能在功课完成后才能看。
坚持了一个星期后,儿子找到并和妈妈商量:
“我能不能先看动画片,看完再做作业?我今天作业不多。”
当时妈妈觉得破例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作业还是要写的,就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没想到,这次例外之后,孩子每次都提出先看动画片再做作业。
从只看一集,到两集、三集……不知不觉,一开始定下的规矩都被打破了。
其实这是因为陷入了“破窗效应”的恶性循环:
如果有人打破建筑物中的窗户玻璃并且该窗户没有及时修复,则可能会给予其他人一些模范放纵以打破更多窗户。
一栋有几扇破窗户的建筑物,如果这些窗户不修好,就会有破坏者打破更多窗户。
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物,如果发现无人居住,可能会在那里定居或放火。
人行道是一点点五彩纸屑,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最终人们会理所当然地把垃圾扔在地上。
如果任由不良现象存在,就会诱使人们一再犯错,甚至使情况变得更糟。
为孩子制定规则也是如此。
如果父母一味放纵,把规矩当成装饰品,就会让孩子不断挑战底线。
当孩子违反规则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问题就会累积。
只有当孩子犯错时,父母才会站出来制止,孩子才能更好地遵守规则。
手表定律:给孩子立规矩,父母要统一战线
在综艺节目《育儿大师》中,一位父亲一边辅导女儿作业,一边给女儿吃冰淇淋,让女儿在学习的同时享受甜食。
但妈妈看到后,非常生气,骂了女儿。
一旁的父亲见女儿不知所措,解释说只是想让她放松。
我父亲想,如果只是吃冰淇淋,而且我不经常吃,它会有什么效果。
妈妈依旧从女儿手里接过冰淇淋,坚定的说道:
“现在是学习时间,别吃东西。”
然后,妈妈转身冲爸爸吼道:
“你至少要等你女儿完成学业后再喂她。
为什么每次都必须这样做?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不容易。每次都得惹麻烦! "
孩子夹在父母中间,琢磨着冰淇淋能不能吃,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孩子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听谁的。
这就像“手表法则”:
当一个人只戴一只手表时,他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
当他戴着两只手表时,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间,这让观察者对时间失去了判断力。
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家长不听话,孩子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到头来也没有定规矩。
只有当父母的教育阵线一致时,规则才能有效地建立。
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件很有趣的事。
有一次,我七岁的女儿正在看一部动画片,但约定的看一小时的时间到了。
妈妈去关电视的时候,女儿开始作弊,想再看10分钟。
母亲不同意,女儿去找父亲。
但始终是女儿奴的父亲,他开口道:
“我听你妈妈的话,你妈妈说什么。”
女儿没事,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现实。
因此,在为孩子制定规则时,只需要一个声音。
这个声音负责为孩子指明方向,也为孩子划清了底线,这样既定的规则就不会动摇。
热炉效应:适当惩罚,是立规矩的必要辅助手段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见过哪些父母对你的教育感到惊讶?
一位网友分享了一个故事。
高铁上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五六岁。他总是喜欢在座位上走动。
它还故意踢前面乘客的靠背。
被妈妈警告后,小男孩才安静了片刻,又开始动起来,从座位上跳下来,跑着跳进了马车。
乘客很反感,妈妈也很生气。她直接把小男孩拉到马车交汇处的空地上,让他停下。
小男孩伸手想抱抱,妈妈却后退了一步,避开了小男孩的撒娇。
小男孩噘起嘴唇,想哭。
妈妈没有犹豫,严厉地问道:
“我警告过你两次,你对你妈妈的话置若罔闻?”
看着妈妈严肃的样子,小男孩有些害怕,更想被妈妈抱起来。
他的母亲仍然不为所动,命令他站在那里10分钟。
在那十分钟里,妈妈坐在不远处,一直看着。小男孩一直在轻声哭泣。见别人心软,便劝妈妈放手。
妈妈说:
“孩子做错事不听话,就该受到惩罚,让他长记性。”
处罚结束后,母亲带着他向周围的乘客道歉,然后牵着儿子的手回到座位上。
说完,男孩就坐在座位上,安静的吃着,一路上没有任何麻烦。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话:
“不言而喻,教育中一定有痛苦的成分。
毕竟,孩子不是成年人。孩子一定要管教、管教,要教育他们,教育不只是为了幸福。 "
惩罚是一种有效的帮助。
因为惩罚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就像“热炉效应”的含义一样:
无论你是谁,任何接触热炉的人都会被烧伤。
任何违反规章制度的人都将受到惩罚。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不能忘记定规矩,也不能忽视管教的必要性。
没有惩罚,没有规则,没有权威,就没有进步。
网上有一句话很有道理:
“教育孩子需要一种努力,要顺应孩子的感觉和节奏,教育的方向和方法不对,孩子会把你撞飞。”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孩子的规矩不是一天定下来的。
要知道,面对熊孩子,父母要咬着嘴唇千百次,情绪崩溃千次,才能教出一个好习惯。
当父母掌握了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后,就可以安心、有效地制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