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堂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芳华的日记小岛征文[人在旋途]

前两天回乡下办事,回了一趟老家。打开老屋的大门,走进堂屋,看到母亲的遗像,不禁想起了老母亲!

“子欲养而亲不待",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如此。岁月不居,时光飞逝,展眼之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二年了。

但每每看到堂前的照片,她是那样的慈祥安然,音容笑貌宛在,仿佛未曾离去!打开记忆的闸门,往事历历在目,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怎能忘记您的勤劳?

母亲娘家是河畈的,靠近大河,那边以种菜为主;我家是冈上(丘陵地带),以种稻麦为主。本来不会干农活,但母亲来到我家后,打下身子,咬着牙跟着乡亲们学着干,硬是把各种农活学会了,适应了冈上生活。

母亲一生含辛茹苦,养育了我们兄妹五人,三儿两女。那个年代是人民公社吃大锅饭,我家七口人,只有父亲和母亲两个劳动力,真可谓“家大口阔”。

当时我们都很小,一个个像张口的小燕,等候母亲回来哺育。生产队按工分来分余粮,有劳动力的农户,都是余粮户,我们家总是缺粮户,粮食不够吃,温饱问题也难以解决。

为了多挣几个工分,母亲白天出了一天的工,晚上生产队加夜班碾稻谷,总是积极参加。翻叉,起草,捆草,扬场,灌袋样样能干。有时一加班就到了半夜,甚至一个通宵,但母亲从不抱怨。

怎能忘记您的善良?

那个年代,人民生活贫困。为了讨一口饭吃,许多河南、山东等外地人组织杂耍团来村湾表演。只要锣鼓一响全村男女老少都出来看,表演完后就挨家挨户收取一点米作为报酬。到我家后,母亲总是舀一大碗米给他们,虽然自家米不多。

一次,一个山东杂耍团来村湾表演后,下起了大雨,无法露宿,母亲主动邀请他们上十人到我家,打地铺睡。并把家里仅有吃的东西拿出来,做了一顿饭给他们吃,外地人感激不尽,临走时叩拜不止。

母亲常说,人从心发,树从根发。只要有来我湾乞讨的人,到了我家门口,母亲总是尽量多给些米给他们。遇到吃饭时,会热情地盛上满满一碗饭菜给这些乞丐,让他们吃饱再走。

怎能忘记您的廉净?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乡下住的都是土坯房。我们村一千多人,共有九条巷子,我家住南2巷中段。母亲总是把巷子从头到尾打扫得干干净净,夏天乡亲们铺上竹席乘凉,睡觉。每到吃饭的时候,乡亲们都端着碗在巷子里坐成两排,边吃边聊。

我家虽只有三间土房子,里里外外被母亲收拾得清清爽爽,左邻右舍都喜欢到我家串门。特别是夏天,我们兄妹几个睡在干净的堂屋地上,感到特别阴凉,从不觉得热。

父亲担任村支书多年,公社干部下乡到村里,总是抢着到我家吃饭,说母亲做的饭菜可口,家里收拾得灵醒,令人舒服。

怎能忘记您冲的蛋酒?

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我在村小当民办教师。由于自己学历低,底子薄,急需进修,于是报考湖北函授大学师范专业,被录取。

母亲虽然一生省吃俭用,但是全力支持我,拿出500元钱交了学费。每年寒假和暑假,几个月面授时的生活费等,都是母亲凑齐的,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可谓倾其所有了。

我由于白天忙于教学,只有晚上抓紧时间自学。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晚上没有一天在十二点前睡觉的,整个人精神亢奋,像打了鸡血一样。

由于用脑过度,我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特别兴奋。时间一长,人面黄肌瘦,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加强营养,母亲每天早上会准时给我冲个蛋酒,冲好后站在家门口,(我家住村小对面的一排房子里)我在教室门口刚好能看到母亲,就知道蛋酒冲好了,赶紧过去喝,一年多来都是如此。我喝在嘴里,暖在心里,此情此景我终生难忘。

后来我调整好了自己的生物钟,恢复了正常。皇天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潜心攻读,终于获取自考大专文凭,当时喜极而泣。

由于积劳成疾,2003年底,母亲不幸得了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儿女们都不在身边,全靠父亲端茶送药,悉心照料。

每当回家看望她时,母亲就泪流满面地说:“我是个废人和累赘呀!我要自行了断,减轻你们负担,免得把你爸爸也拖垮了!"我们泣不成声地哀求说:“妈妈,您不能这样!不然,叫我们做儿女的如何做人?情何似堪!"母亲这才安心休养。

后来母亲病重,2008年农历十月的一天,母亲溘然长逝,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时我在外地上班,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留下终生遗憾。

第二天清早,我坐头趟班车匆匆赶回家,跪倒在母亲灵前,嚎啕大哭:“老妈呀,儿子不孝!我回来迟了呀!"

后来听父亲说,母亲在弥留之际还念叨着我和两个孩子的名字。

母亲啊,现在您最牵挂的孙子和孙女,早已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这几年都在武汉成家立志了。

您的孙女已荣升奶妈,可爱的柚宝宝马上满两岁了,她能走会爬,咿呀学语,甚是可爱。如果您还健在,看到这些该是多么欣慰啊,可是“亲不待"呀!

十五年前,逢年过节,我总认为:

堂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可现在我才真切地感受到:

父母在,人生才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芳华的日记小岛征文[人在旅途]


投稿通道 1: 芳华的日记小岛

征文专栏1(故事小说类);征文专栏2(非故事小说类)

投稿通道 2: 专题投稿【人在旅途:征文投稿】

评审团队:Annie夏威夷、雅拉河畔泛扁舟、清风的、晚集、昌平老刘、花图9527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在旅途】堂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