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哭成狗。
25岁,我开始认认真真的思考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学前教育出身的我,怎么可能不知道童年和成年之间的影响作用?呵呵,我家很好,我家人很好,我不好,是我不好。
从昨天晚上断断续续的哭到现在,我只想哭,只想哭。今早醒来刷文章填时间,最后发现推荐的已经全部是“原生家庭的伤害”、“抑郁症”这些关键词了。我没有去看过心理医生,我不确定这些病症如何界定,我唯一能够肯定的是,我的心理一定是不健康的。樊登说,怎么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有问题,要看他最早年间的记忆。
最早年间的记忆?模糊不清的片段里,你怎么确定哪幅画面是最早的记忆?我把所有所有想的起来的片段回忆一遍,然后,呵呵。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我奶奶突然甩开我的手,往前走了。我愣了一下后快步追上去,一把拉住她,我以为奶奶在玩捉迷藏,冲她开心的笑,奶奶没有一点笑,我记得我沉默了……
公交车里,奶奶说下去买包子,让我先坐着。等啊等啊等啊,车都要发动了,奶奶怎么还不来,我慌了。我记得我是想下车的,下车后我去哪找奶奶?坐在车上发车了怎么办?我记不记得下车的地方?我会不会错过?我要不要让司机师傅等等我奶奶?我那会才多大啊,怎么能想到那么多问题啊!最后的最后,车的发动机都开始响了,我站起坐下好几次,奶奶终于来了。拿着包子,我记得是炸过的那种包子,真难吃。
后来的后来,我知道了重男轻女的意思。我妈亲口告诉我,出生那会我就差点被冻死。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我很幸运?后来有了双胞胎弟弟,然后呢?我记得二年级早上晨读,我突然大哭,班主任问我怎么了?我说我饿。班主任带我买了袋方便面,直到现在,我最爱吃的还是方便面。
后来呢?后来的记忆就是我爸妈吵架,我爸砸东西,我爸摔门,我妈哭。我爸妈吵架,冷战。我爸妈闹离婚,我妈大半夜离家出走。我连呼吸都是小心翼翼,天天在心里特别虔诚的求观音菩萨,快让他们和好吧……
什么事让我从昨晚哭到现在呢?事情特别小,说全是我的错都不为过。很简单,我妈煮面条,给我弟煮了一碗,然后给夹菜,我弟说够了,我妈说不然剩下了,又给夹了些。然后给我煮,煮好后问我够了吗?毫不夸张,就一筷子,一口。
我脱口而出:“就这点。”
我妈就撇嘴:“晚上还要吃……”
“够了。”
我放了点菜,四口吃完,走了。
我一下午没说话,晚上我弟让我吃饭,我特别心累的说:“不吃。”
我弟说:“你差不多可以了。”
然后,我火了。
我发了好大一通脾气,然后就开始哭。我相信他们一定是有反应的,但他们四个人也的的确确一起吃了年夜饭,用着我买的投影仪看了春晚,今天早上我爸妈出去拜年,两个弟弟按时赴约去找朋友玩了。
我现在一个人在家,敲着键盘,依旧在哭。
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很好,我家很好,是我不好。
我妈煮的少,是因为我本来就吃的少,煮挂面又不容易看多少,她怕煮多了浪费,何况晚上确实还要吃。
我有很多种态度回答,比如认真的说不够,比如开玩笑说这怎么可能够。我为什么选择了带情绪的反问,我又为什么在那一瞬间想到了重男轻女然后赌气说够了。
我弟的话没有问题,他觉得我妈只是煮少了又不是故意不给我吃饭,我在大年三十一直生闷气,家里的氛围都不对。
我可以选择沉默可以选择好好解释好好沟通,我为什么大发脾气?
我的问题,我的问题。他们很好,是我不好。
我讨厌自己的性格,我发现我复制了我爸妈的缺点。生气时大吼大叫,砸东西,摔门,离家出走,冷战,拒绝沟通。我从心底认定自己配不上这世间任何的美好,我自卑到觉得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我极其敏感容易走极端。
小时候那么喜欢写作文的我,一碰到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家人这类作文就只能生搬硬套。长大后那么没有安全感的我,工作地点一定要在家附近,但平时能不回家就不回家。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在大学那四年,为什么我在工作单位和各种人打交道,都有进有退,不仅能控制情绪还能拿捏情绪,为什么我回到家哪哪都有问题。
我特别特别想要乐观、开朗、自信。但对我来说,这就像是在十八层地狱想照到阳光,哪怕是一丝的光亮,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