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我们仨》

《我们仨》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杨绛与圆圆与钱钟书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所写,1997年钱钟书先生和她唯一的女儿钱媛离开人世,而在此后的1998年钱钟书先生也相继与世长辞。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生后的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对于一个处在对爱情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年龄的学生,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必读书目。

    读完此书,心中不免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我渴望拥有这样的生活,能够在茫茫人海,纷繁复杂的尘世中找寻一生之伴侣。不求天荒地老,只求能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不求富贵豪华,只求一蜗居,能装下一家四口便足以。我们可会为油盐酱醋而终日劳累,可能会因生活琐事而相互怄气。但我们更会在争吵过后互相谅解,彼此之间相互包容。我们会在闲暇之时共读一本书,在新电影上映时共赏一部电影,然后对电影中的情节相互斗嘴。我们会拥有一个或一双儿女,不用出类拔萃。我们会因孩子假期是否该送进辅导班而争论,但总终会达成的共识是听取孩子的意愿,我们不会以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去做他不愿做的事。

    孩子会慢慢长大,我们会慢慢老去。但我们不怕老去。我们彼此搀扶。

    在冬的夜里彼此为对方盖上温暖的棉被。在深夜里为正在夜读的对方送上一杯驱寒的暖茶,香气随着窗子缝隙的风扑面而来,清新且香醇;

    在秋的晨中相互携手沐浴清爽的秋风,走过常进的菜场,为了几毛钱与买菜的小贩展开“搏斗”;询问经常在这儿卖菜的王大姐今天怎么没来?或与新来的后辈闲谈;为归家的孩子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孩子会因工作而匆匆忙忙地离去,我们相互搀扶送他到街口,然后又回到蜗居等待着下一次的“美味佳肴”。但我们大可不必过于因孩子的离去悲伤,因为现在的他是昨天的我们。

在夏的炎热中拭擦对方额头的汗水,与邻居在屋檐下共聊家常;等待着晚霞的来临,共同找寻夜空中最亮的星。你会因空调的冷风感冒,我会在深夜出门为不断咳嗽的“我”找寻药店。

    在春的清新中我们会一起拜访许久未见的老友,然后在归家的路旁书店购买一本《我们仨》。迎着落日余晖走向最终的归宿。也许我的脚步会比你稍快,但我不愿先于你而行,我不能将孤寂的背影留给你,我要望着你的背影,我要记住最后的你,一生的你。因为我还要在另一个世界找寻你,在另一个世界与你走过一生。

     你看,昨天的小土坡旁又新添了一座。又一个四季悄然飘过,那相互搀扶离开的人在落日下的背影是不是手捧《我们仨》的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与《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