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48岁自杀结束生命,孤独的追梦人,在流浪中追求诗意与自由

三毛(1943年-1991年)生于战火中的重庆,后随父母迁居台湾。三毛自幼喜欢读书,初中时已经饱览群书。三毛生活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里,她的诗词古文、英语能力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悉心教导。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熏陶,让三毛身上多了一份悲悯情怀和博爱精神。

三毛是一位作家,说起她,很多人想到了《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作品。读过三毛作品的人,大体都能感受到其文字中表露出的那种洒脱、自由与孤独情怀。

一、三毛的人生困惑

三毛的人生困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没有光泽色彩的“雨季”阶段

这一时期的三毛,读书在家,几乎不出门,不交朋友,生活过得苦闷、单调乏味,“雨季”中的三毛,人生是黯淡无光的。

“窗外, 电线杆上挂着一个断线的风筝,一阵小风吹过, 它就荡来荡去……”

这段话出自于三毛年少时的作品《惑》。作品中的这段描述,其实跟三毛的真实年少生活非常相像,三毛的少年就像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迷茫而不知所向。

2.色彩斑斓的沙漠阶段

在沙漠生活的那个时期,三毛过得非常幸福、开心,在荷西的爱与支持下,三毛潜在的创作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这一时期,三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荷西给予的爱,沙漠本身具有的辽阔壮美与原始,释放了三毛的所有性情。在万水千山中感受自然与人生,三毛变得更为洒脱自在,于是她通过大量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以此来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后便有了《沙漠中的饭店》等诸多富有趣味性的作品故事。

3.孤独的人生阶段

荷西在潜水中意外丧生,给三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没有了爱人的陪伴,她选择离开让她感伤的沙漠,回到了台湾。在那段日子里,三毛常常陷入生与死的矛盾中。

失去了精神支柱的三毛,时常感到孤独,她的内心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而这种孤独、空虚在她后期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三毛曾在作品《不死鸟》中写道:

“夜是那样长, 那么的黑, 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 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

在长期的内心挣扎中,三毛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为了找寻自我以及人生意义,她决定将悲痛埋于心底,以积极的面貌来面对生活,面对身边的亲人、朋友以及读者。然而,好景不长,当她回归现实时,她发现现实依旧是荒芜的,最后,在几经希望与绝望之后,她选择了死亡,终年48岁。

二、三毛的精神情怀

1.追求文人的洒脱

三毛是一个极为感性的作家,她喜欢将自己所经历过的或所感受到的体验写于书中,记于笔下。早年时期的三毛在学校中受过创伤和打击,一度患上了自闭症。

休学之后的她,在亲人朋友的鼓励下,远赴他国求学。也正是如此,让她有了更多的机会认识到西方的哲学和文化,而这些求学流浪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她在沙漠写作中追求洒脱、自由的重要源泉。

2.向往灵魂的自由

三毛喜欢穿梭、游走在不同的异域风情里,而她的这种喜好源于她骨子里的中国传统田园文化。三毛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是出自于对自然的向往,而这种向往又刚好是其对灵魂自由的一种倾诉和表达。

三毛选择离开原有的优越生活,怀揣着一颗期待的心踏上了神秘而又原始狂野的撒哈拉沙漠,这是她对自我人生、对灵魂的一种追寻。

三毛的人生是孤独的,尤其在她的作品笔下,这种孤独感更为凸显。或许,三毛并不属于现代社会,她更适合“以梦为马”的生活。三毛长期彷徨在现代社会的边缘,当她到了沙漠,很快在原始生活中找到精神的皈依。三毛在沙漠中用炙热的情感书写人生,创作文学,寻找灵魂的自由,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阐释了生命。

3.追寻生活的诗意

三毛喜欢游走天下,喜欢浪迹天涯,喜欢在流浪中找寻自己想要的一切。在三毛的内心憧憬中,她想过的生活是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园院子,鸡舍、菜地、农场。这就像她在创作《梦田》中写道:

“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 用它来种什,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三毛是带着好奇、期待、诗意来到沙漠的,而远离喧嚣的撒哈拉沙漠,确确实实让三毛找到了一片难得的宁静和祥和。

对三毛而言,写作是她的灵魂栖息地。在沙漠生活的日子里,她找到了写作的诗意,生活的诗意,而这种诗意也成为了她日后人生中苦苦追求的精神家园。

三毛的精神世界其实是两级分化的,她希望过着平凡的生活,又希望能够诗意的安居,她试图在漂浮不定中找到一个落脚点,在流浪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但是,不管怎样,她始终是孤独的,这就像她后来在《橄榄树》所说的一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她生活过,快乐过,感动过,她是一个流浪的追梦者,一个孤独的追梦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毛:48岁自杀结束生命,孤独的追梦人,在流浪中追求诗意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