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

《金蔷薇》是俄国抒情大师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文学理论性著作,是为数不多的苏俄时期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与他的作品相似的是,帕乌斯托夫斯基身上有着最突出的特点:他极端而冷酷的态度,与他的天性格格不入。他对一切都抱着同情和怜悯的态度。他是温和的、沉静的,甚至略略有点多愁善感,但他从来不让这感伤,严重到忧郁和悲苦的程度。

他在他的短篇小说集《白色的虹》中经常描绘自然之中极为美好的事物,例如雪花,雾霭,森林,秋天,湖水。高尔基评价“他是一个善于发现世界晨曦的人。”小说里有


句话可以代表帕乌斯托夫斯基对待生活的看法,那就是:“我在生活中,总是在等待着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平凡普通的东西,如果我找到了,就会觉得很幸福。这种幸福感不会长久,但的确是有的。”(来自《细雨蒙蒙的早晨》)


  然而今天要谈及的《金蔷薇》和《白色的虹》截然不同。《金蔷薇》是大部分谈论文学理论性的作品。当时的苏联时代的文学,有着严重的问题。 它既不谦逊,又不善良,严重缺乏爱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帕乌斯托夫斯基写《金蔷薇》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自己时代的文学偏差,为了改变自己时代的文学风气,为了拯救被玷污了的人的“完美”。他要以谦虚而诚恳的态度,要用温和而平静的语调,告诉业已成为“死魂灵”的苏联作家们,什么样的文学才是伟大的文学,什么样的作家才是优秀的作家,或者说,伟大的文学要有什么样的品质,伟大的作家要有什么样的个性和修养。他甚至不厌其烦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什么是想象,什么是灵感,以及如何进 行细节描写,如何表现作家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


在书中提到,帕乌斯托夫斯基曾经在早年有过相当痛苦的青年时期,沉迷于停留在音韵,字义的诗歌创作,可他后来发现这直不过是徒具形式的劣作,是涂上好看颜色的木花,是镀金的纸箔。于是他为此不惜将这些诗稿付之一炬,然后去人间阅历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生,才写就无数篇的小说与文学札论。


帕乌斯托夫斯基相信艺术和文学有着无可替代的力量。他说:“艺术可以通过我们的意识创造一切, 使一切复活。”这都来源于他对艺术,多文学的高度热忱。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它需要有个性和自我,但又排斥无视他人的自我中心主义;它鼓励自由精神,但反对在写作上滥用自由的任性妄为。它的天性是反抗,是对一切形式的奴役的反抗。服从与迎合的文学,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死的。 所以,帕乌斯托夫斯基特别强调作家的个性尊严、人格意识和职业伦理,试图启发人们重新确认作家这一身份的特殊性,重新认识写作这一事业的神圣性。他把文学当作“良心的声音”,把作家当作一群负有特殊使命的人。他在《摩崖石刻》中说,作家要倾听“人民的召唤”和“人类的召唤”,勇敢地承受苦难,履行自己的天职: 作家一分钟也不应屈服于苦难,不应该在障碍面前退却。萨尔蒂科夫-谢德林说得好,要是文学沉寂了,即使只沉寂一分钟, 其后果的严重不下于人民的死亡。 作家的写作不是一种墨守成规的手艺,也不是一种行当。是什么促使作家去从事那种虽然有时令他痛苦,但却是美好的劳动呢? 首先是心灵的召唤。良心的声音和对未来的信念不允许一个真正的作家像一个不结实的花那样在世上度过一生,而不把充满他内心的巨大、丰富的思想和感情,慷慨地、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们。 一个作家若不能使人们的视力增添哪怕些许的敏锐,就不能算是一个作家。他一生都听从这种使命感的支配,还说过:“作家最大的幸福就是,不把自己视作特殊的,独来独往的人,而是做一个和一切人一样的人。”


而他对自然,对生命的爱也同对文学的爱一样真挚。他能感受到大自然中光线和色彩最微妙的变化。那是对环境的敏感,气味,色彩,景物,真的自然而然流出来的爱和浪漫,温柔。他笔下的山水草木,风云雨雾,都是会呼吸的,有生命的,甚至有感情的。他这样描写云彩:“许许多多被扯碎了的白云,赶在酝酿着雷雨的乌云面前朝我们奔驰而来。果然,它们正以迅捷的运动,把大地上的各种色彩糅合在一起。在森林的远方,紫红、赤金、白金、翠绿、绛红和深蓝等等色彩,开始混杂在一起了。”帕乌斯托夫斯基似乎特别喜欢秋天,也特别喜欢描写秋天的风景。对他来讲,秋天是深沉的心情,是耐人回味的意境,是最能激发创作热情的季节。他说:“对秋天的感受,也就是秋天所勾起的那种思想和感情,很重要。至于称为素材的那一切——人物、事件、个别的情况和细节,我凭经验就知道,在一定时间内都万无一失地深藏在对秋天的感受之中。” 在《金蔷薇》里,他几次写到了秋景:这时已暮色四合。果园里到处枯叶飘零。落叶在我们脚下颤动,发出很响的沙沙声,妨碍着我们走路。发青的晚霞中,闪烁着几颗寒星。在远处的树林上空,挂着一钩眉月。


在《面向秋野》里,他虽然看不见夜晚的秋景,但是却感受到了秋天复杂的况味:……只要走到台阶上,秋意立刻就把你包围起来,而且它那神秘的黑土地带略带寒意的清风,它那入夜后就使水面封冻的第一层薄冰的苦味,就会开始强烈地迎面扑来,那昼夜不停地飘飞的最后一批落叶就会开始絮絮私语。而且透过像波浪一样起伏的夜雾会突然闪现出一点星光。这时你会觉得,这一切就是大自然的一篇杰作,是大自然送给你的一件延年益寿的礼物。它使你想到,周围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帕乌斯托夫斯基也写冬景——写冬天里苹果树上挂着的泛红的枯叶,也写夏景——隆隆的松涛、各种各样的雨和列宁格勒夏日的朝霞和晚霞,但似乎较少写到春天的风景,即使有也只是晚春。


总之,帕乌斯托夫斯基对大自然的态度平和而优雅,略带甜蜜的感伤。这态度里含着一种成熟的审美意识,也含着一种仁爱的生命意识,而这些,恰好又都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所缺乏的,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所缺乏的。里面对美(无论感情还是自然)的敏感、追求。还有就是满满的浪漫感,那么真,那么可爱,对故人,对自然,亲切温柔。那才是所谓的浪漫,太多的人偏执地认为浪漫就是情情爱爱,殊不知这只是浪漫的一部分。也有太多的人对文学和写作抱有不正确的理解,也根本无法懂得作为作家这一职业的神圣感,只是整日附庸风雅,蹩脚地模仿而已。如今读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也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的瞬间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每一次察觉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树的飞絮或者夜间印在水洼里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万计的微尘,不知不觉把他们聚拢起来,熔成合金,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概括《金蔷薇》的一切,那就应该是——


“以它来-怀念我们所早已失去的灵性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