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母亲

母亲生在县城,父亲生在农村,我们经常调侃母亲,说她是城里姑娘下嫁给了乡下小伙儿。母亲也总是笑着替父亲辩解:在那个逃荒的年代,能吃上饭就不错了,哪里分什么城里乡下?

母亲是在1959年嫁给父亲的,那时,正是国家陷入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庄稼没了收成,老百姓吃不上饭,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多少人饿死在他乡讨饭的路上。

那一年,居住在县城的姥姥一家,生活也陷入饥荒之中,姥爷准备带一家人去东北逃荒,恰在这时媒人上门给母亲提亲,就这样,母亲从一个城里姑娘嫁到农村,变成了乡下媳妇儿。母亲说,她结婚时的嫁妆是几件打了补丁的旧衣服。

但是,饥饿并没有因为母亲结婚而结束,母亲只是换个人家挨饿而已。那时候,父亲当兵转业在北京工作。母亲和守寡的奶奶留在老家。

奶奶是个思想守旧的小脚老太,还保留着旧年间当婆婆的老观念,对媳妇态度苛刻,经常不让母亲吃饱饭。

要知道,母亲白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回到家还要洗衣做饭,累了一天奶奶却还舍不得让她吃饱肚子,母亲当年的心里隐忍了多少委屈啊。

有时母亲半夜能被饿醒,肚子“咕噜咕噜”的叫声惹得母亲心烦,母亲就去织布,而盛干粮的竹篮子就在织布机上面的房梁上挂着,母亲忍着饥饿也不去拿,在奶奶不允许的情况下,她从来不动篮子里的干粮。

我们都埋怨母亲傻,守着干粮饿的肚子咕咕叫,就算吃了奶奶还能怎么样?母亲却说她不忍让奶奶生气,在母亲的观念里,身为儿媳,尊重婆婆是应尽的孝道,孝敬她就是不让她生气。

母亲不止一次说奶奶这一辈子也不容易,父亲九岁那年爷爷去世,奶奶一个人省吃俭用拉扯大了大伯、姑姑和父亲三个孩子,在那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守寡的奶奶真的不容易,母亲心疼奶奶命运不济。

父亲不在家的日子,母亲从来没和奶奶闹过矛盾,也从来不违背奶奶的意愿,有活抢着干,有吃的先敬着奶奶,哪怕奶奶对她不好,母亲也没有怨言。

这一点,父亲后来也感慨,母亲在奶奶身上尽的孝比他都多,奶奶临终时也夸母亲是个好儿媳,父亲对母亲一直心存感激。

而母亲的孝道精神也影响了我们,至今我们家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风气,好吃的好喝的都要先留给父母。

母亲如今80多岁了,身体倒还硬朗,只是那一双粗糙变形的手,有时关节会痛,那是苦难的生活里,辛苦劳累留下的旧疾。

三姐出生时正赶上收秋,生了三姐的第三天下午,突然来了一场急雨,父亲不在家,房顶上正晒着一房顶的地瓜干,那可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口粮,母亲怎会允许雨水把它淋了呢?

母亲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拿起水桶爬上房顶,一个人一桶一桶把地瓜干从房顶运下,等到地瓜干全部收进屋里,母亲提水桶的手指累的伸不直了。

要强的母亲啊,她心里想的全是家人,忘了自己刚刚生了孩子还在月子中!从那以后她的手真的埋下了病根。

母亲勤劳,冬天农活不忙的时候她就没黑没白地纺线织布,赶上月圆的夜晚,为了节省燃灯的煤油,她有时就穿上棉袄,把纺线车子搬到院子,借着明亮的月光继续她的劳作。

那可是呵气成冰的冬天啊,母亲干活的双手经常被冻僵,后来她的手动不动就抽筋,尤其是阴雨天,直到如今,看过很多大夫,用过很多偏方,这经年累积的顽疾依旧纠缠着母亲。

母亲生了五个孩子,没有做过一次完整的月子,时间最长的是生弟弟时,那时候正值寒冬腊月农活不多,大姐二姐也长大了,家务活能替替母亲了。就算这样,母亲也只是坐了12天的月子。

小时候家里吃水要去村口的井里去挑水,那天水缸的水没有了,父亲没在家,寒冬腊月,井口的水都结了冰,母亲担心姐姐掉进井里,就下炕亲自去挑水,就这样她结束了坐的最长的一次月子。

在我幼时的印象中,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在“咕哒咕哒”的风箱声中,开始为一家人烧火做饭,也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傍晚天黑了,母亲才背着一筐青草或赶着牛车从地里姗姗归来,而我半夜醒了,有时还会看到母亲在灯下做着针线活。每每想起母亲,脑海中都是她在忙碌的身影。

母亲有一张年轻时的照片,那是姥姥一家下东北前照的。都说母亲年轻时是个大美人,照片中的母亲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大眼睛,鹅蛋脸,浅笑盈盈,确实是美人。

不过,打我记事起母亲从来都是齐耳短发,身形消瘦,常年累月在田间劳作,母亲的脸被晒的黢黑。

由于经常干粗活,母亲的手掌里布满老茧,手指肚皮肤开裂,常被母亲缠着布头。母亲的手实在太粗糙了,如果我们谁的身上痒痒了,母亲用手掌胡拉一下就管用,都不用指甲盖挠。

生活已经让母亲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美人的风韵在母亲身上早就无迹可寻,是生活的苦难让母亲过早地苍老了。

但我却在母亲苍老的身影里看到比美丽容颜更美的品质,那就是苦难中的坚强,在艰苦岁月中的隐忍与善良。

村里很多人都说母亲是个铁人,庄稼地的活,女人能干的她干的比谁都好,男人能干的她照样不落后,小身板大能量,干活从来不说累。

哪能不累呢?母亲也是血肉之躯。母亲常说,累了说说就能不累了吗?越说越会觉得累,不说,忍一忍,一天就过去了。

就这样,母亲在艰苦的岁月里忍了一天又又一天,忍了一年又一年,养成了她勤劳刚毅,吃苦耐劳的性格。

她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潜移默化中,我们以她为榜样,我们学她的言行,与人为善,尊老爱幼,也以她的言行为标准教育者自己的子女。

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像中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她那个年代的普通劳动女性一样,没什么文化,朴素的认知里却在传承着勤俭孝道的传统美德,这样的母亲,平凡却也伟大着。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成人,日子不再那么劳累,母亲也能松口气了。弟弟结婚后母亲比原来胖了很多,生活越来越好,可是母亲却老了。

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我们惟愿母亲健康长寿,当儿女的也好回报母亲的恩泽。娘在,家就在,无论我们多么大,都还是有家回的孩子!这世上还有老母亲让我们去孝顺,岂不是儿女最大的幸福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散文||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