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认为,韩信狡兔死的命运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作死,《史记》批评韩信的言辞更加严厉:“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史书把大部分过错都归给了韩信,现代人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给了刘邦。
现代人了解历史,大多是凭借电视剧和小说,这些通俗作品往往为了吸引观众对历史有不实的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中,韩信用兵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为人处世的方法却是不可恭维的,这是他最后不得善终的主要原因。
人不会无缘无故就成功,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失败。项羽说:“非战之罪”,韩信说:“悔不用蒯彻之谋”,他们都太过固执而死不悔改。客观地说:刘邦确实有辜负韩信的地方,韩信也确实有自己作死的地方。
韩信的作死之路
如果把你摆在刘邦的位置上,你如何看待韩信这个人?
韩信,本是一个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的人,刘邦将他从一个低级军官,一下提拔成了汉国的大将,让他飞上枝头变凤凰。
韩信,本是一个谁都看不起的人,他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在项羽帐下不过是个持戟宿卫,在刘邦帐下不过是个管后勤的小官。刘邦不仅提拔他,还尊崇他,给足了他面子。韩信觉得冷,刘邦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韩信觉得饿,刘邦就把自己的饭拿给他吃。刘邦不管到哪里都带着韩信,他要让汉军将士都明白:今天的韩信,已不是从前的韩信,没有人可以再看不起他!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你眼中,韩信是个鼎鼎有名的大英雄。在刘邦眼中,韩信只不过是自己开恩提拔的一个手下而已;韩信有功,必然给予赏赐,韩信若不知轻重,必然要实行处罚;韩信的就算再厉害,也不过是受我封赏,性命悬于我手中的人。
人若不懂大道,就越是尊贵就越危险。李斯地位越高越懦弱,最终被赵高打败;韩信地位越高就“越飘”,最终把自己作死。
韩信第一次辜负刘邦,是他夺取齐国的时候。最开始,刘邦已经派郦食其劝齐王投降成功,齐国于是撤除了防备。韩信本想退兵,却被手下谋士蒯彻蛊惑,最终选择乘齐国不备时进行突袭。汉军很快就打到了临淄城下,恼怒的齐王将郦食其处死。
韩信手下的谋士蒯彻,是一个居心不正的阴谋家,从头到尾都在劝韩信摆脱刘邦自立。忠诚的韩信当然不听这些,然而他也不赶走蒯彻,还经常采纳他的阴谋,最终被蒯彻一步步引向死亡之路。
从害死郦食其开始,韩信就有点头脑发昏了,最终一步步深陷泥潭。公元前204年5月,楚军将刘邦包围在荥阳城中,刘邦最终逃出荥阳,城内的主力全军覆没。当时汉军在前线处在极度的劣势,刘邦计不知所出。半年后,韩信平定了齐国,趁着自己现在手握重兵,要刘邦立他做齐王。
这就像家中老父在医院急救,而子女乘机索要父亲名下的房产。刘邦当然是很恼怒的,但权衡利弊之下,还是封了韩信做齐王,此时,刘邦已经产生了铲除韩信的念头。
公元前204年底,项羽开始溃败,刘邦令彭越、韩信等人率领军队来与自己一同追击楚军。
公元前203年十月(当时以10月为岁首)韩信、彭越还都没有援助刘邦的意思,援军迟迟不来,刘邦只能硬着头皮率军独自追击项羽至固陵。项羽勒兵反击,将刘邦军击溃,刘邦只好坚守壁垒,而韩信、彭越还是不来援助。
刘邦只能提前分封天下,承诺将梁国封给彭越,将齐国封给韩信,两人才率兵来援,最终汉军将楚军包围在垓下,项羽陨于东城。
韩信在心底里以为自己对刘邦忠心耿耿,他实际上的做法却既然相反。刘邦追击项羽时韩信按兵不动,严重点来说这是“持两端”,有坐山观虎斗之意。韩信这样做,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刘邦封自己做齐王是很不情愿的,他怕天下已定后自己不能拥有齐国,所以要让刘邦提前确立自己的地位。
不得不说,韩信已经帮刘邦打了半个天下,他的功劳无人敢忽视。拥有这样的功劳却对一个小小的齐国念念不忘,韩信的心志是否太过狭隘了呢?韩王信与韩信同名,他最初没有多少功劳,只是刘邦手下的一个小将。刘邦亲自率军打下韩国后,立马封他做了韩王。
连韩王信都能被封王,韩信为何就如此“意不自坚”呢?他为何要用讨价还价的手段去索要齐国呢,这对他来说难道不是太掉价了嘛?
韩信对刘邦用的是小商贩讨价还价的手段,却幻想刘邦用圣主仁君的方式回报他。名利是能冲昏人的头脑的,韩信在追名逐利的路上有点丧失理智和判断力了。
我的看法
韩信后被改封为楚王,又被用计谋擒拿,被贬为淮阴侯。
他当淮阴侯的时候,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当时他的地位与周勃、樊哙、灌婴等人一样,都是侯爵。然而他还想着自己是个大王,对于与这些人同列之事感到羞愧。
某次韩信路过樊哙的府邸,就进去坐了坐。樊哙很会做人,他跪在门口迎接韩信说:“大王竟然有幸驾临臣的府邸!”
你知道韩信离开后说了什么吗?“真是可笑啊,我这辈子竟然要沦落到与樊哙这种人为伍的地步!”
可见韩信的性格中有令人讨厌的方面,他也是永远不会满足于侯爵的,他的愤怒与不满日益积攒,最终选择谋反也不足为奇。
但刘邦一直都没有诛杀韩信之意,他把韩信贬为淮阴侯,却一直都没有动他。平心而论,刘邦很爱惜韩信的才能,舍不得诛杀他。
卢绾没有什么功劳,却能被封为燕王,王万乘的土地;韩信有盖世之功,却只能当个淮阴侯。刘邦当然有辜负韩信的地方,韩信怎会对目前的地位心满意足呢?
刘邦始终畏惧韩信,害怕他的领兵之才,害怕他的强大权势。
汉朝建立初期,有人控告楚王韩信谋反,汉廷大将纷纷扬言要讨伐韩信。刘邦却沉默不言,只有张良知道,汉廷大将中无人可与韩信为敌,且汉军不敌精锐的楚军。
韩信作为一个诸侯王,权势与力量比天子还强大,试问刘邦如何能放心,如何能安枕而眠,又试问,五千年历史中有哪个天子能放心韩信这样的人呢?
刘邦也是不得不剥夺韩信的楚国,换成别人也会那样做。然而刘邦并未诛杀韩信,换成别人,可能擒住韩信之时就已经下了狠手了。刘邦想让韩信变成一个无害的人,韩信却总想着权势,殊不知有了权势的他就是威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