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有感于学校和社会的不同

目前的工作状态感觉和之前一样了,同样的在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前提之下,有了许多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但是还是不知道究竟要怎么的度过……

这一段时间读书,包括《跃迁》以及《爆发》等等,归根结底还是讲的是人的问题。《跃迁》,讲的是人如何掌控自己,进而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快速迭代的故事,而《爆发》则着重于人类行为的预测,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解释大众行为的规律。

之前自己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学生时代自己学习那么的好,而在工作了之后却在刚开始的5年时间里,薪资一直原地踏步,感觉不到很大的提升呢?现在这个问题似乎越来越通透了,我也能够逐渐的看开,以我自己现在的认知水平,似乎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一一分析。

首先,目标导向有了彻底的改变。工作之后,没有人再逼迫你,所以,以分数为纲的传统的学习导向有了彻底的改变,工作,明显来讲,是以工资为主要衡量标准的,它具体体现了你的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工作涉及的方面要比单纯的上学要多得多,需要体现你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习、记忆以及灵活的理解;

其次,自控力方面的改变。学生时代,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压力都会逼迫你刻苦的进行学习,只要不是特别的叛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认真学习的,只不过付出的程度不同,明确的目标,单一的学习途径,其实一下子就简单了好多;而工作来讲,很多时候需要你自己去协调,去理解,去脚踏实地的落实,目标虽然还是很明确,但途径和方法却是多样的,而之前在校园里学的所有的技能,似乎在这一方面都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原有的套路来解决现在遇到的实际问题,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可想而知了……

第三,知道与做到的区别。学习知识,主要靠的还是理解以及记忆的能力,很少涉及动手能力,更别说沟通协调以及交流能力了……但是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仅仅是理解了,还远远不够,甚至还只是刚刚开始,知道和做到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大到甚至无法想象。写到这里,或许这也是自己长期以来的症结所在。知道了就一定会做到吗?做到了就等于做好了吗?做好了就等于有意义,有收获吗?所有的这些统统都是否定的……王阳明心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知行合一”,古之人的洞见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警示。即使在理解到这一层面的时候,有很多的人依然不能够做到,因为这中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第四,每个人都是有惯性的,都想按照自己既定的意愿进行生活,这就导致了改变的不易。可以说,人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改变自己,这句话一点儿也不过分。有很多的故事,很多的悲剧,都源自于自己,源于自己的固执,不肯变通。在明白一个道理之后,究竟能不能够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就要看这个人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克服自己的惯性,在自己的身上做出改变了……而且,这种改变注定是痛苦的,看不到即时回报的,所以很容易就会前功尽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嚷着要减肥,而真正能够减下来不反弹的却屈指可数的原因了……

第五,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人虽然是这个地球上最高级的物种,但恰恰是这个最高级,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很多行为的发展。人最可怕的一个地方,在于无论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语,都能够给自己找到一个看似合理的、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正是这个理由,让人能够心安理得的去做自己认为的所有的事情,还不用在乎别人的想法。那些遗弃父母却说因为父母没有给自己快乐童年的;那些明明自己迟到晚点却还归咎于堵车的;那些自己不主动进步却还说环境不好,没有给自己机会的,等等,仔细一想,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这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典型的体现。

第六,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其实和真实的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学校里没有生存的压力,没有彼此之间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大家之间的关系简单而又纯粹;但到了社会,却要远远复杂的多了……生存的压力会压垮一部分人,竞争的残酷又会让另一部分人有所变化,突然之间那种纯粹的关系变得复杂和诡异。既是同事又是竞争,领导让你做事情可能并不是处于真心,或许还有另外隐藏的秘密;一个看似是机会的选择往往是别人精心设好的局……

因此,职场上需要留意和学习的地方很多,有一个反面处理的不够好,都会给自己带来惨痛的代价。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表达的主要观点,就是学校不同于社会,进入社会,你还需要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原来在学校的那些规律已经不适用于社会,需要你在工作、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的进行探索。在这中间,有很多的陷阱,很多的盲区,需要你用心智的感受和行动的坚持去克服,两个方面缺一不可,行动比感受更加重要一些。为什么有的人会讲:我听过这么多的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其实就在于知道和明白道理,这只是一个瞬间的行为,会给大脑一个即时的刺激,大脑因为有了这个刺激而获得了某种的快感,这种即时反馈让人感觉很爽,好像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变得很伟大一样,但实际的情况呢?道理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真正让道理起作用的,还是行动,并且是坚持不懈的行动直到改变自己为止。但是,这个阶段是漫长的,痛苦的,看不到即时反馈的,所以很多人就把它给忽略掉了,以至于最终道理终究还是道理,而行动却迟迟不见踪影,想要越来越好也只是一场空谈了……

现在的社会,信息高度的发达,每时每刻都会有很多的信息和内容向你蜂拥而来,时间和注意力变成了极为稀缺的资源。想要在这中间喘口气,似乎变成了一种奢望。这正是我现在处在的时代,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却又让人丧失掉很多宝贵东西的时代。怎么样能够在这个时代活出自己的生活呢?怎样才能够不被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所惊扰呢?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且评价的尺度不仅仅只是财富而已。

思想,方法,改变,毅力,坚持,反馈,这几个关键词一个都不能少,也只有这些词语串联起来,才能够给在这个信息时代想要坚持自己的你一个正确的道路。不想被手机过多的打扰?那就远离,并且让自己心里断了这个瘾;不想再随波逐流,混混度日,那就让自己清醒,从身边小小的改变开始;不想得过且过,不想一辈子成为穷人,那就从珍惜时间,充值自己开始,所有的这一些,只要你想,只要你有改变的决心和毅力,只要你能够坚持,只要你能够不断的反馈、改进和迭代,就有最终成功改变的可能。

在微博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说的是当下中国最好的生意,向少年卖娱乐,向少妇卖仁波切,向老女人卖青春,向中年男人卖鄙视,向老男人卖健康,向上班族卖焦虑,向屌丝卖性暗示,向玩知乎的卖知识,向看微博的人卖无聊,向读公共号的人卖鸡汤,向玩游戏的人装备,向中产阶级兜售生活方式,向幻想暴富的人卖区块链空气币。此言不虚,而且切中要害。对于我们这种上班族,最为要命的就是焦虑了,财富焦虑,健康焦虑,成就焦虑等等。君不见知识付费的大行其道,以及各种培训课程的蜂拥而起,再配上一个“XX分钟速成”、“月薪XX是怎么达成的”等等引起焦虑的标题,不想被戳中都变得很难。有的时候甚至有些悲哀的意味:人们拥有了最为聪明的大脑,但是这大脑的用处,没有让人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反而制造了更多的恐慌和焦虑,让人深深的陷入到自己设定的泥潭之中……

所以,很多的道理,不仔细想,不仔细思考,是体会不出其中的滋味的,而真正要把道理做好,让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改变的话,就需要更多更多的东西了,而不仅仅是读几句话这么简单……

专注提高效率,而这些,才是真正需要珍视的东西,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更是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感:有感于学校和社会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