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多偏好和做出的选择更多地源自于我们的生物性。
在尤瓦尔・赫拉利( 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中也有写道:“人类之所以能够实现数万甚至数百万人通力协作,而一些动物只能形成几十或者上百个单位的社群,是因为人类是所有生物中,唯一能够相信“虚构信念”的物种。
战胜本能的重要性——越是能够克制本能的生物会更高级一些,越是能够克制自己本能的人,往往也更优秀些。
“首因效应” 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给我们一开始留下的好印象而认为对方不错,后期即使对方犯了错误,我们也更倾向于认为这只是偶然。
短视偏向——无法立刻看到成果,我们就会对可行性产生怀疑。
有的人工作十年,但没有成为领域的专家,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积累十年的经验,而是同样的经验用了十年。
在这过度注重效率的社会,人们更难有精力去试错,因为离开舒适区,往往意味着短期的效能降低。
大脑常见的保护机制就是睡眠、遗忘、逃避和不适应反馈。
美国科学杂志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很可能是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因素之一。
一个懂得延迟享乐的人,更可能有较大的成就。
快感中心 多巴胺系统
真正的成长大多发生在舒适区的边缘。当自己适应这种较为缓和的变化的时候,也能够更为有效并且持久地发生改变。
看得见的进步,让改变更有效,给个进度条。升级模式——对确定性的追求。敏感的杏仁体会被激活,不确定性会带来的应激反应。
到草地上散散心会更好,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因为土壤会释放一些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化学物质,一氧化二氮又称笑气。
长期的睡眠不足是很多人拖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会导致身体的皮质醇水平会更高,当人们处于高皮质醇水平时我们更会逃避那些让自己感到费劲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夸大了朋友圈和社交网络对我们的社会作用,社交网络的关系有一个“蒸发冷却效应”。在我们的社交场合中,最不想参加聚会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能够来的人,最不想掏出名片的人,正是大家都想要与之交换名片的人。所以要想真正的获得别人的帮助,花在社交上的投入往往是单向投入,很难具有一对多的功能,而提升自己反而能够很好的实现一对多的功能。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能有多懒。
计划谬误:做决策估计所需要的时间时往往倾向于乐观,低估完成计划的时间,并高估完成计划的情况。
某科学家做过一个脑成像的研究,发现我们在思考当前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是用到的大脑区域并不是同一个。而思考未来的自己的区域与面对他人时所用的区域相同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做计划时更多的考虑的是关注未来,而没有考虑当前实际。因为大脑习惯于不考虑实际。
管理学上有一个定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第一个产生的想法,一般不会是最好的那个。尤其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大家一开始都能够脱口而出的都是最普通的解决办法。
增加对情景的熟悉度。场景想象活动有助于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当我们坚持一个计划感到有点吃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个计划在自己的脑海中演习一遍,想象自己正在进行整个计划。
微信朋友圈功能会感到非常封闭。因为这个圈子里大多数人都会碍于朋友关系,而不会去否定我们的观点,这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我们都是对的。选择了那些与我们观点相近的人做朋友,这就容易造成我们的注意力窄化。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脑细胞的消耗速度。
当我们处于一个封闭的空间时天花板的高度,往往成为我们思维界限的延伸,如果天花板比较低,就会让我们的决策倾向于拘泥狭隘,而如果天花板足够高,那我们的思维和灵感会更加活泛。
当我们处于睡眠状态时,我们小脑的网状结构会发生变化,方便脑脊液与体液发生交换,带走大脑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其中就包括会引发老年痴呆的β淀粉样蛋白,当我们睡眠不足时,我们的免疫能力会受到损耗,我们也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
当我们长期缺少睡眠时,我们的大脑的细节加工能力也会受到干扰,我们更容易对别人的行为产生误解。所以一些长期熬夜的学生和职场人士对环境会更加敏感,甚至觉得周围环境充满恶意,因为他们在对他人行为的理解上,在细节上存在着一定的扭曲。
当自己的知识数量和状态量基数大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甚至可以自发形成,产生输出量。
避免无效信息是构建有效秩序的最基本要求。
我们在判断事情时,会有很多主观感情的投入,尤其是在我们的社交活动中,如果我们感觉到某个人不喜欢我们,那么我们就会自发地去寻找他不喜欢我们的证据,而忽视他的其他的行为,这就造成了无端的厌恶。
在生活中,人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对自己认同慢慢增加的人。
我们如何帮助别人,而不至于让对方觉得那是他应得的呢?最重要的是不要在一开始就付出过多,因为你一旦在一开始付出过多,那么虽然你超过了对方的心理预期,能够让对方短暂的感受到你有力的帮助,但是你在后期,如果无法持续维持这样的水平,那么你依然很难得到对方的尊重。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人在心理上会认为那些具体的可描述的赞美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真实感。
就像生活中的其他基本奖赏一样,这些令人感动的文字,激活的参与者的大脑区域依然是我们愉悦回路中的腹侧纹状体。毕竟凡是能够带来愉悦的事物,潜意识系统总是简单粗暴的总结为进食和交配。
人们的亲密距离一般为0到0.45米,0.45到1.22米,是我们与他人沟通时的一般距离。而具体的数值可以观察自己向前是否会引起对方不自觉的后退,如果是,那证明不在这个距离内,对方对你还没有建立起安全感,你也不要侵犯进去,否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生理应激。
贫穷家庭的孩子接受到的词汇量是中产以上家庭的一半,而接收到负面语言则较之更多,而这可能是造成下一代贫穷的原因之一。
完美主义:在经济学上追求极致的代价,可能最后的1%所需要的成本会是前面99%的总和。也就是追求极致的代价是极致成本。
避免过激情绪:我们经常会说段子手:他们把快乐给了我们,伤心留给了自己这句话。其实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心理摆。我们会在好友聚会回家或者游戏下线后,感觉到更多的失落,也有这个原因,说的再明显点儿就是乐极生悲,所以不要让自己产生过激的情绪,也是减少失落和疲惫感的方法之一。
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我们在入住酒店时,总是能够清楚的记住自己的门牌号,但是一旦退了房,很快就忘记,这是因为我们的完成动机已经得到满足,而如果一件事情没有一个结尾,那么我们就会对其耿耿于怀。
当自己心中出现了对自己身边优秀者的嫉妒时,一定要提醒自己,那只是进化的遗留,他们的优秀已经不再像原始社会那般,基本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生存,反而可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控制感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效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现实生活中,很多广告和场所正是利用我们的控制感,让我们产生无缘无故的自信,让自己深陷其中。当我们感觉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时,那我们就注意,是不是有人在对我们玩弄控制杆陷阱。
人们更加容易受到传闻轶事的影响,而不是数据的影响:比如第一组:这种治疗手段治愈率90%,并且说了一个负面的传闻(比如老王用了这个方法之后去世了)然后他们告诉第二组人,这种治疗手段治愈率约30%,并且说过了一个正面的传闻(比如老王用了这个方法之后治好了)结果是:治愈率90%的一组有39%的人会尝试,而被告诉治愈率只有30%的另一组却有多达78%的人愿意尝试。
当我们面临更多的选择时,我们往往更可能处于观望之中,从而错过了机会。
一个人长期处于各个领域之中,那么他的思维就很容易受到这个领域的影响。正如马克吐温说:当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的时候,他再聪明,眼里也会充满钉子。
一个公司最容易出问题的人,往往是那些具有某项特长,但是缺乏其他方面知识的专才。
我们能够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多都是经过筛选的,这种报道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就是成功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愤怒和悲伤等负面情绪都会让人发生思维窄化的现象,容易让人们在看事物时添加非常多的个人价值判断。愤怒会让我们变得激进,看不见风险;而悲伤会让我们变得极为保守,过分在意细节。人在悲伤时,会更有社交欲望,更渴望社会支持。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升华。
金字塔原理最为实在的功能在于降低受众的认知成本,提高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的转化率,在形式上让自己的逻辑变得更为清晰的,有条理性。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在信息收集前对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提出假设——设计流程沙盘推演——分类处理得出结论——得出相应的对策。(阅读理解)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开始的部分只受倒摄抑制影响,最终的部分受前摄抑制影响。而中间部分是同时受这两种抑制的影响。
英国浪漫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句话: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与其不停思索人生的意义,不如让自己在体验中获得。让自己忙起来,那也会是良药。
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般用于教师殷切希望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明朝万历年间,80%的进士出自精英家庭。
1.01的365次方是37.80
0.99的365次方是0.03
不要错以为努力与回报是线性关系。
泊松分布曲线(抛物线)增量市场看运营,存量市场重质量,缩量市场做垂直。
当错误的信息成为我们的唯一信息来源时,我们也就会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
追随多数人是生存进化的最优策略,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不从众,但是实际上很多生活现象就会表露,比如看完精彩的节目后,掌声都是从不统一的统一,这也是从众的一种形式。
Ptsd,创伤后应激综合症
如果理性不发声,那么一个偏激的观点就很容易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