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旅行

      “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称之为生存。”不知哪位佚名者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似乎也有道理,不管是为了逃避还是为了放松,逃避和放松的都是生活,都是心情。在这节奏紧凑压力颇大的当下,如何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小众来说,倒不是难题,但是对于大部分人,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旅行的初衷,原本只是为了享受过程的乐趣,但现实中有些人却走错了。有的人为了旅行可谓是费尽周折,网上搜人气指数高的景点,考察口碑好的旅行社,考察住宿条件,考察价格,如此一番折腾终于组团成行了。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天黑蒙蒙便集合,坐大巴乘飞机,清点人数,候机厅也罢,景点门口也好,统一色的小帽子,在等待着导游购票、分发票、点人数,小旗一挥,懒散而又紧凑的队伍便出发了。一路上耳朵里充斥着导游机械化模板式的讲解,待不到你细看、细问的考究,便径直杀向下一个景点。倘若面积较大的景点,导游便粗略讲解一下,而放任一群人自己去游逛、拍照、留念,但照例是规定几点几分到某标志性建筑前集合。这旅行的大部分时间实际在交通工具和匆匆的步伐上了,让你来不及细细体味,有的只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公式化。对于这种旅行,甚至不能称之为旅行,只能算做是旅游,我是极不推崇的,多年过后,你只会记得去过哪个地方而已。

第二种便是三五好友或与家人同去了。当然这旅行照例也要考察好线路、景点,但比起跟团少却了紧张与琐碎,当然景点依旧是要逛完的,可以雇上景点导游,自组小团,慢慢欣赏沿途风景,了解一些典故,不过在我看来,有些典故也纯属杜撰的野史,无从考察出处。但这样的旅行要顾及同行者的感受,不管是好友还是亲人,终不能任自己性情而游。虽已有了旅行的那么一点意思,但终觉少了点什么,好像是终不能尽兴,或许因为自己期待的,别人似乎不太关心,于是兴致自然打了折扣。当然这种旅行对于增强友情和亲情不无裨益,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的,一是“要想结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二是“经过长期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这也印证了这第二种旅行对于爱情亲情和友情来说都是一种磨合,能够体现出宽容和包容,进而达到默契。

还有一种就是一个人的旅行了。可以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通达,也可以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还可以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情怀,但终归都是为了远离现实生活,暂时搁置平日里琐碎的责任,重新认识自我。当你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难以承受时,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当你心情愉悦时,也可以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自驾,或坐车,不要拘泥于景点的名气,一座乡野的牌坊,一条深山的小溪,都可以与名山大川媲美,因为这旅行才真正称得上是心的旅行。你可以在一处石刻前驻足,考究它的章法、出处和历史背景,可以在小桥流水中观赏鱼儿游嬉觅食,可以在小吃摊前品尝特色美食,也可以立于山巅俯瞰云海和日出,也可以在广袤的草原上纵情驰骋。这全看心情,可以是放纵心情,释放压力,也可以是获取你不曾知道的知识,丰富内心。也只有一个人旅行时,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广阔。你的心不必拘限于工作的单位,工作的圈子,亲人和友人的圈子,虽然这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如此的奢侈,但终归是最灿烂最向往的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