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数枝梅”辩护。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望春台。

在寒冷的冬天,许多树木冻得要折断了,只有梅树的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前边的村落的深雪中,昨夜开了一枝梅花。风把梅花的幽香传递出去,连小鸟都忍不住偷看几眼。明年如果这支梅花还会绽放,希望他会站在春天的舞台上。

这首诗是经过了一次修改的,其中有一句的原诗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在这首诗写出好久之后,作者齐己将诗拿出给好友郑谷欣赏,郑谷便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将‘数枝梅’改为‘一枝梅’。”为什么这样改呢?郑谷当初这样改是为了突出题目中的早字。但是我认为树枝梅才是正确的。

首先,这首诗最早是齐己用来借物喻己的,重点并不是突出在早字上,所以数枝开更能体现出他的本意。

齐己开始写:“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自己“昨夜数枝开。”表示齐己全方面都非常的优秀,才能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人们都欣赏那横溢的才华。

齐己作这首诗是用梅花来比喻自己宏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用树枝梅才能体现出齐己才华横溢,用一枝梅就只能体现出齐己单方面的优秀,不足以达到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的效果。

如改为一枝开并不会禽窥素艳来。

禽窥素艳来指的是人们被齐己的才华所吸引,忍不住多偷看几眼。数枝开对应的正是齐己横溢的才华。如果一直开的话,那怎么会达到禽窥素艳来呢?那不就是夸张的吗?

一枝开并不会让其他人禽窥素艳来,数枝开才会与禽窥素艳来形成吻合。齐己借物喻己并不适合用夸张手法,借物喻己,最好还是真实的,自己与物吻合的。

即使改为一枝梅,达到的效果也是与数枝梅差不多的。

作者写这首诗本身的意愿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希望自己在一年里最早的时间实现自己的意向,所以选择了梅花,他把自己当作梅花。那数枝和一枝开的梅花都是自己的才华,不考虑才华的方面和程度,他们所要表达的基本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枝梅更注重的是早字,而数枝梅却更注重才华的程度。

所以改为一枝梅和他所要表达的内涵,却还是大致相同的。到底是一只梅更好还是数枝梅更好,这取决于我们把重点放在哪里,如果把重点放在艺术上,那确实是一枝梅更好。但我们还是不能脱离这首诗借物喻己的本意,所以我支持数枝梅,更注重齐己才华的程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数枝梅”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