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罐

手罐,在泽雅纸山叫“手罐儿”。纸山人说话在词尾加上“儿”,有表示“爱”,表示“小”的意思。手罐儿是20世纪80年代前纸山人家镬灶间(厨房)的必需用具。它由生铁浇铸而成,高约20厘米,两头小,中间大,底部和开口处8厘米,中间约13厘米,中间部位有一个约7厘米长的手柄。

旧时,纸山人家的镬灶是烧木柴的,分两眼或三眼,两眼即灶上有两个铁锅,三眼是灶上三个铁锅,铁锅很大,直径一般为二尺二,也有二尺四的,两个铁锅中间嵌着一个汤罐,因为是嵌在灶里,纸山人称它“嵌罐”;在灶台前,灶洞的上方又挂上一个,才叫汤罐,而手罐儿则放在灶洞里。

嵌罐、 汤罐、主要为烧热水用,放在灶洞里的手罐儿一般用来烧开水。

早晨,纸山农妇早早起床做早饭,她先把嵌罐、汤罐、手罐儿里的水装得满满的,然后开始往灶洞了加柴烧火煮饭,一锅饭烧熟了的同时,不用另外加柴烧,嵌罐、汤罐里的水便热了,手罐里的水也开了。等家里老老少少陆续起床,一家子,老人让小孩,小孩让大人,一个个有次序地舀来嵌罐、汤罐里的热水刷牙、洗脸......,此时,纸山农家出现的是一幅互相谦让的温馨画面。放在灶洞里的手罐儿,水是开的,如何从灶洞里把手罐儿拿出来,不会烫着手吗?别慌,你看!农妇见一家人都起床了,便从灶边拿出一根一端稍微削尖的木棒,另一端用手拿着,那削尖的一头慢慢地伸向灶洞里的手罐儿,手罐儿的柄是空心的,木棒刚好套到柄里,于是,拿着木棒的手轻轻地往上提起来,小心翼翼地把手罐儿从灶洞里挑了出来,然后,再次小心翼翼把手罐儿里的开水倒进灶边热水瓶中,预备着早饭后泡茶喝。那挑着手罐儿的木棒,纸山人叫做“手罐挑”,跟叫手罐儿一样,也称“手罐挑儿”。

我的父亲是做木工的,家里的手罐挑儿用木工刨刨得很精细,加上母亲一日三餐手握着手罐挑儿挑手罐,长年累月,手罐挑儿的握手的一端像涂上了一层黑黑的油漆,光光滑滑的,甚至闪着亮光呢!

我家的手罐儿,母亲平时除了在烧饭时捎带烧点开水外,还经常用来熬米粥。在手罐里熬米粥,我们称煨粥,小时候,当我得了感冒,或者身体不舒服不想吃饭时,母亲总会在烧饭时,用手罐煨点粥给我吃,煨粥时,母亲在手罐里倒入大约半罐多一点的水,再从米缸里用手抓了两把米,轻轻放入手罐儿,在还没开始烧火做饭时,把手罐用手慢慢推进灶洞里,然后点着木柴,开始烧火做饭。母亲一边往灶洞里添木柴,一边用火钳把刚烧过的木炭往手罐儿的底部掏,好让手罐儿边的火力旺点,生怕手罐儿里的粥煨得不熟。不一会儿,手罐儿有少量的水从罐盖里流了出来,这是罐里的水开了,烧开的的水沿着手罐儿外壁往下流,发出“滋、滋”的声音,等罐里的水没有流出来了,手罐儿里的粥也煨熟了,这时,灶上锅里的饭也烧熟了。

于是,母亲拿起手罐挑儿,慢慢地把手罐儿从灶洞里挑了出来,用嘴轻轻地吹去手罐儿盖上的草木灰,然后把手罐儿放到灶台上,小心地拿掉手罐儿盖,哇!一股粥的香气从手罐儿口飘逸出来。啧、啧!本来没有食欲的我,此时谗涎欲滴,巴不得马上把手罐儿里的粥吃个整光。母亲把粥倒到碗里,拿过调羹,轻轻在碗里搅拌着,好让粥凉得快点,一边搅拌,一边叮嘱我:“孩子,粥有点烫,慢慢吃,小心烫到自己的嘴呀”!

几十年很快过去,如今纸山人家家户户用上了液化气,嵌罐、汤罐、手罐儿这些古老的镬灶间用具早已消失,但是,每当我回到老家,看到厨房里这些新型的摆设,母亲用手罐儿给我煨粥的情形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