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走完小学六年(一)西西入学

“嘀嗒嘀嗒…”办公室的老式时钟一刻不停地敲打着,几波家长来了又走,唯独我依然坐在黑色牛皮的沙发上,安静地等待,尽管嘈杂声偶尔会掩盖住时针走动,但我依然能捕捉到它的旋转的动作。

作为招生办的常客,我并没有不好意思坐一旁聆听科长积极热情地帮助焦急万分的家长解答幼升小的问题,从门牌号,家庭地址,父母房产,租赁凭证,积分制度到报名成功与否,都一一认真谨慎地回答。

当时钟指在四点钟时,我有些着急,凉爽的裙子在空调房里,竟冒着热气。室长张主任到底有没来,西西的就学问题难道就要这样划为统筹而不是地段生,我顿感焦虑不安。

想起去学校报到交资料,接待我的女老师一脸温和,她有一双单眼皮的眼睛,厚厚的眼睛,审阅资料很仔细,她问了我几个户籍问题,惋惜地说,你的资料很齐全,可是房产证并不是父母其中一个的名下。我着急地问,用外公房产不可以吗?我跟女儿的户口所在地就是登记在我父亲的房产下,为什么不能入学呢?

她眨了眨眼睛,抿了一下嘴唇,像是在思考什么,空气仿佛凝固住,我的心咯噔一下,周围的嘈杂声都听而不闻,我只想知道到底为什么外公房产不能就读,必须要爷爷的房产才可以,难道女儿嫁出去就不是一家人了吗?这就是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吗?

女老师放下资料,郑重其事地说,“孩子跟外公不是血亲,所以不能用外公的房产证,只能用爷爷的。”

为人师表,连血亲都搞不清楚,还要如此斩钉截铁,我尝试与她理论,女儿嫁出去而已,户口没迁走,她生了女儿,女儿身上是她的血,她的血脉又源于父亲,外孙女跟外公怎么就不是血亲?

我一边据理力争,一边用手机搜索,准备呈现给她看,她却很不耐烦,拒绝再讨论,只是用官方的语气,有什么疑问,可以去找招生办,我们学校也是按章程办事。

陷入沉思,突然听到张科长呼唤我的声音。两人一前一后走下楼梯,他并除了那句,“走,带你找张室长”就没再说话。总算看到转机,我边走边思考,要怎么说清楚来龙去脉。

张主任:这位家长有什么问题吗?

我:有的,关于我女儿用外公房产证入学,增江二小拒收资料,理由是外公跟外孙女不是血亲,必须要用爷爷的。

张主任(吃惊):还有这样的理由?

边翻阅资料,边问

张主任: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不是应该找教育局吗?

我:找过了,打了上百个电话,兜兜转转,还是让我找招生办,我苦诉无门,只好找您了。

张主任(莞尔一笑):我打个电话,待会好好配合

我感激涕零,只听他把声音外放,整个三十多平的办公室就剩我们两个,空调的温度是适宜的,可我手心一直冒汗,空气传来两个领导层的寒暄,试探,为难,模糊,以张主任的豪爽话语愉快地结束。

紧张地眨眨眼,我知道能否上学就是张主任的一句话的事。教育局的局长直接把难题扔给张主任,此门一开,必定有很多像西西一样,以外公房产来入学,学位紧张的问题会更严峻。

人都是自私的,我当然也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就近入学,但如果名额只有一个,我会为自己的孩子极力争取。正是爱之深,才会坚持到最后。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我第一个要补办的资料是我与父亲的母女关系。由于父亲是农村出来的,身份证是农村地址,父母是同一本户口本,而我们三姐弟却是以房产证地址的户口本。

不敢耽误,第二天我就去乡下的镇上办证明,接待我的两个民警,一男一女惊讶于我要办的业务,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只是诧异一下就干练地办业务,捧着父女关系证明,我仿佛看到孩子入学的那天。

心心念念的日子总算来临,一切的苦累都化成喜悦。2016年9月1日清晨,西西背着卡通的书包一步一回头地看着我们。我跟四岁的苏苏都站在门口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她依依不舍又兴奋高兴的表情,再第五个转身后就没入整齐划一的白色上衣和宝蓝色裤子的学生装里。

网图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你走完小学六年(一)西西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