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带来的思考

一.

最近在学管理学,觉得特别有收获,因为学到了“愿望盲区”这个概念,感到这个概念有特别多层值得深挖的应用层面。

从自己的角度而言,就有这几方面想要深度思考的方向:1)自己工作中的愿望盲区;2)007管理向下刺激的愿望盲区;3)对于工作中,下属的愿望盲区

对于工作上的天花板,常常是由于缺乏上升通道的明确性,于是容易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没有明确性或许是缺乏动机的主因。对于007,大多数人是拥有动机的,否则不会加入。如何让个人动机与组织动机保持一致,又如何刺激有能力却没有愿望的人加入到组织建设中。对007而言,有所不同的是,007不是一个企业,并非所有人对他有必须服从或付出的义务。所以内部有能力的人也许拥有自己的事业或方向。

二.

记得刚加入公司的头两三个月,一直处于极度紧绷的工作状态,因为安全感的缺失,所以会对加班和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任劳任怨。但过了那个时期,安全感提升以后,瞬时进入了非常厌烦不愿意再加班的状态,现在看来,那时的身心俱疲导致了窄化现象的产生。

加班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是公司所提倡的文化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认为加班理所应当却非常不健康。公司加班另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可能还由于老板不够重视自己的时间管理,导致于更不重视员工的时间管理,将会议时间临时更改或无重点拖长,都导致了加班情形的产生,经常能听到银行业的同学抱怨公司一到下班时间老板就召集开会的现象。

三.

宁向东老师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吴伯凡老师,相较于刘润老师的套路,我觉得他们的教学更底层也更重要,因为问题常常是复杂的,是没有办法通过简略或者缩写来说透或者说明白的,当你不断取舍时,可能舍去的就是非常重要的理解了。所以宁向东老师的文章虽然更长,但是却是很重要地帮我们在打基础。

宁向东老师讲的哈佛案例课给了我班训营的启发,班训营说到底也不是靠理论支撑的,也许也可以转型成案例课的模式。甚至总结微案例派发给各个班级做锦囊。另外在工作中,是不是可以将不同的项目用微案例的形式进行复盘、总结和提炼。甚至比如说手上这个项目结束后,是不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个项目进行一个分析,以及我们运用了哪些优势,取得了什么样的谈判进展,变成一个案例说明呢?写作加工作,越写越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管理学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