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小说课1》许荣哲 06-10

图片发自App

6-形式
小说的人类进化图

人类从远古时代双手垂地的黑猩猩,慢慢变成人猿,然后越长越高、越站越直,最后终于长成和你我一样模样的现代人类。
运用这种“人类进化图”的技巧,把时间一一烫平,让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的发出“哇,原来张三就是这样过了一生啊。”?

7-故事
偷矛盾与两难的贼

聪明的你,请把故事的核心“矛盾”和“两难”偷走,那么你也有机会变成故事大王。

8-故事
双重的两难

《儿子的大玩偶》一连做了两次不露痕迹的完美演出——小人物坤树的生命永远处于一种两难:尊严的生命vs卑贱的生活。得到尊严,就饿了肚子。饱了肚子,尊严就被踩在脚底下,尊严与温饱永远不可能同时满足。
不止于此。
《儿子的大玩偶》之所以能把两难这个技巧发挥到极致,那是因为作者笔下所创造出来的看似二选一的选项里,小人物从来没有自己的选择权,他永远只能掩着面,无奈的选择令自己最难堪的那一个。

9-叙事者
谁来说故事最好

阅读小说的时候,读者接收到的信息全是通过小说中的叙事者而来的。所谓叙事者,就是说故事的人。叙事者知道多少,读者就跟着知道多少。所以同一个故事往往因为叙事者的不同,而有了迥异的面貌。

谁来当叙事者最好?知道最多秘密的人,还是完全不知道的人?又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人?
表面上,看似介于两者之间的人最好,但这里的“好”,其实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因为优秀的小说家都有化劣势为优势的能力。他们知道如何从最不利的叙事者中,找到最有利的观点。

10-叙事观点
我的三棱镜母亲

所谓第一人称观点,就是由小说里的角色“我”来说故事(分成主角和旁观者两种),由我来告诉读者我所知道的事,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只能描述别人的外部动作,而不能透露其内心意识,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

至于全知观点,则是由一个独立于小说外的人来说故事,有点像是由神来说故事,既然是神,那么当然无所不知。包括小说里每个人的外部动作、内心意识,因此读者也就跟着无所不知。

第三人称观点则是全知观点和第一人称观点的综合体。说故事的人独立于小说之外(同全知观点),但只聚焦在某一个角色“他”身上,他以外的所有人,只知其外部动作,不知其内心意识(同第一人称观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抄|《小说课1》许荣哲 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