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我在悦读】西周的回光返照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周厉王被老百姓赶走之后,朝中的大事就由昭公和周公两个辅相和大臣们商量着来管理,这就有点像罗马的元老院制度,史称“共和之治”。

14年后,周厉王的儿子姬静长大了,他就是西周的倒数第二位天子周宣王。

周宣王干了许多事儿,整顿朝政,讨伐了侵扰周朝的徐狄和淮夷等少数民族,尽管以失败告终,但毕竟强硬了一把。所以周宣王时的西周王朝,在濒临死亡的时候还有了一次回光返照,史学家们把它叫做“宣王中兴”。

老百姓刚刚经历了周厉王的残暴和14年没有天子的岁月,这奋发有为的周宣王可不就是大明君吗?所以他在老百姓和周朝的贵族心目中,还是很受尊重的。

虽然周宣王在周朝的历代帝王中不算最出色的,但是他在“诗经·毛诗序”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基本都收录在《雅》中。第二多的就是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

这些诗作有的记录了周宣王的作战经历,有的记录了他勤政的身影,有的是规劝他的,有的是赞美他的,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周宣王时期的历史景象。

而且《诗经》的诸多诗篇中,能切实可考,被公认为最早的作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诗人,号称“中华诗祖”的尹吉普,就是周宣王时期的大臣。

《诗经》之所以收录了这么多周宣王和周幽王时期的诗作,应该是因为时间关系,你想假如要编纂一本书,当然是时间间隔越短,收录的作品就越多,时间越久,材料相对可能就越少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和周宣王有关的这些诗作,有几首的文学水平非常高,很有艺术特色,还有一些句子脍炙人口,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

《庭燎》是赞美周宣王勤政办公的。

夜如何其(jī)?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qiāng)。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zhé)。君子至止,鸾声哕哕(huì)。

夜如何其?夜乡(xiàng)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qí)。

这首诗很简单,但是,写的很形象,通过描写宫殿明亮的火把,暗示周宣王一大早天还不亮就到宫殿里处理政事。

而未央一词非常优美,可以理解为没有到中央,没有结束,在这里指夜还漫长天还不亮。

但未央单独拿出来有长久的含义,所以这个词很吉祥。西汉有个宫殿就叫未央宫,一方面暗指汉家政权长长久久不到尽头,另一方面,就是取了《庭燎》一诗的典故,警戒汉天子要勤政,不要疏懒。

还有一首《鹤鸣》,也特别有名。

鹤鸣于九皋(gāo),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yuán)有树檀,其下维萚(tuò)。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首诗用荷鱼,檀木,他山玉石等来比喻那些贤能之人。全诗没有一句是明说,用的全部是比喻。明末清初大学者王夫之曾经评价这首诗说,《小雅·鹤鸣》之诗全用比体,不道破一句,三百篇中创调也。

由于用的是巧妙的比喻,没有明确所指,所以可以引申发挥的范围就特别广,这首诗中出现了好几个名言警句,比如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另外还有几首诗,也非常有艺术特点,比如《小雅·六月》这首诗是尹吉普做的,讲的是周宣王派大将尹吉普北伐玁狁(xiǎn yǔn)的事件,尹吉普打了胜仗之后就写了这首诗,这是一首非常完整的叙述是,从北方的起因,行军的进度,战争的结果等等,都按时间顺序交代的很清楚,描写战争场面也很真实。这是《诗经》中最早的、切实可信、有明确作者的一首。尹吉普也因此被称为“中华诗祖”。

再比如《大雅·江汉》,相传也是尹吉普写的,是赞美周宣王的,讲的是大将召穆公受周宣王的派遣,平定淮夷,凯旋而归,接受封赐的诗。

《大雅·烝(zhēng )民》是历史上第一首有送别意味的诗,作者也是尹吉普。诗的背景是周宣王委派大臣仲山甫前往齐地筑城,尹吉普作诗送别。

这首诗赞美了仲山普的德行和他辅佐周宣王的功绩。后世许多送别诗就和这个类似。

公元前782年,周宣王驾崩,然后西周的末代天子周幽王姬宫涅,将走上历史舞台完成他的历史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0515我在悦读】西周的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