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篇讲,孩子学习的对象是什么?然后让大家思考“学习知识有什么用”?知识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的?
首先大家要知道孩子学习的对象是知识,知识是通过分数体现孩子掌握知识的水平。那么究竟什么是知识呢?知识有什么特点呢?!
所谓知识就是人类在探索物质世界、社会生活以及人的心灵世界中获得基本经验。
知识的类型包括:逻辑性知识、直觉性知识、技能性知识。
1、逻辑性知识
通过大脑的理性能力工作。它是一种规律性的知识,遵循着既定的规则。
这一类知识的特点是需要通过分析,理解,才能掌握,符合理科学习的特点。若是对应人的思考位置的话就是启动的人的心智,它是一种理性思维
2、自觉性知识
它是以意识能力为地基,通过一种感觉获得的知识。
这一类知识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阅读、或者诵唱,进而产生的语感。面对这一类知识你可以不知道如何解释,但是面对知识就是会如有神助,自然迸发。没有理由的懂得。这里说的就是意识层面的熟悉,一种直觉感应。如果把它对应的话就是人的心灵方面的感应。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就是偏文科的学习更会有效果。例如语文阅读,英语词汇量等等。其实它启动的就是人的感性思维
3、技能性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体现的是肉体的工作能力。例如瑜伽的锻炼,体育方面的训练等等。它通过人的肉体的反复训练而达到的掌握理解。
我自己的个人感悟:年轻时候看小说、看闲书,听故事听的多,包括喜欢古诗文,当时都记不着也背不过。后来面对写写作作的工作,就不感觉有困难。而且经常会看到一个情景莫名升发情绪和冲动,会莫名的出现一个自己之前从来不用的词。这里动用的就是直觉型知识的特点,感性思维。
我练瑜伽从年轻时候就练,自己也确实喜欢。可是一遇到与此相悖的所谓重要事,就会放弃。而我一段时间放弃,从头拾起就会感觉力不从心。想较于其他运动我还是喜欢瑜伽的静谧与合一。所以我就通过强化训练取得瑜伽教练证,我的目的不是说为了出去授课,我真的就想把这种运动像日常生活一样固话于我的日常里。这里运用的就是身体的强化训练形成一种肌肉的记忆,从而能够固化到我的日常。
我的理科学习的不好,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不足。杨老师讲过小时候依恋期长的孩子,上学后表现的特点就是理解性差,不开窍。我感觉就是呆萌。
学习的第一界定就是自我理解
杨老师小时候学习不好,是因为不懂不理解。老师讲课占50%,孩子自我理解占50%。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对知识完成的好坏与自我理解完成度有关。你对知识的解释越充分,那么对知识的掌握就会越全面。
打个比方,我们从原点到知识的目的地是一段路程。那么我们在这条路上,有可能直着直奔目标;也有可能由于我们之前的认知有误偏,我们可能拐了一个弯,或者其他问题,总之没有直接到达,甚至中途下站。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人对知识的自我理解完成度。
那么这个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就是区分一个人:普通与优秀的第一个岔路口
背景铺垫:
关于教育,东西方发展出现了两位对后人影响力特别大的人物。
一位是东方的孔子,另一位西方的苏格拉底。
中国孔子时代春秋时期,推行上施下效,师傅教徒弟,你不用知道为什么,做就对了。顺从听话照做,是它的特点。层级社会的产物,封建社会,要的是奴隶心里,你不需要知道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培养的是奴性
苏格拉底,号称西方的孔子。提出了本体论,以商量,沟通,交流为基础。
我们什么都不懂,通过交流获得真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平权社会,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王。你经历的人生是你的,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别人成长。平权社会下,做任何事你都要是主动的,创造的。
你可以不听话,你可以做你自己,你本就是自己的品牌,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关于人的主体性丧失的因素:
一是学习过程中功利性
任何以功利性为目的的教育,最终都不会取得最功利的结果。
以功利目的为抓手,那么你面对的人和需求都是工具,最终一个客体怎么能给你呈现主体的成效呢?
若是以过程为导向,以成长为目标。过程中没有成败对错,你只是经历、只是成长,可以享受、可以经验。那么最终你会知道路途的坑坑洼洼,犹如学骑自行车时的左右摆动,但是目标在那儿,结果是不会错的!
二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下精神营养的供给不足。
我们这一代人,父辈都是在贫困线上挣扎成长起来的人,我的少年青年是刚刚脱离温饱的时代。可是到了我们的孩子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快速发展,在经济物质高度富足的情况下人变得物化,精神营养的匮乏更是导致人精神人的人格无法站立起来。
这时候家长再不成长,再不懂得孩子的需求,一味的认为给你吃给你喝你还这么不懂事,以养了白眼狼为孩子贴标签,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模型,人最初需要是生理需求,接下来是安全需求,再往后是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超越的需求。
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的关系:马斯洛认为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在从动物到人的进化中,高级需要出现得比较晚,婴儿有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自我实现需要在成人后出现;所有生物都需要食物和水分,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摘自网络】
人的需求关系是一级一级递进的,到了某个阶段它就会萌发相对应的需要。这是原理,它不可逆转不可更改的。
之前老爸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地方的县官非常烦恼,家里有房产,妻妾成群,事业有成,有儿有女可谓圆满。但是县官老觉烦恼,天天不是这事就是那事。一日县官看见一个乞丐躺在大路边上晒太阳,碗里有一块脏兮兮的饼。乞丐吃一口饼,闭上眼睛躺在墙根享受的晃一会,嘴里嘟囔着我太幸福了,太幸运了,居然有吃有喝有地睡,我真是个有福气的人啊!
县官看着这个乞丐很是敬佩,就问乞丐:老兄啊,你看你怎么保持这么好的心态啊?这样你就能满足,看到你的样子我真是自愧不如啊。这样吧,你到我的府衙我养着你,每日供你吃喝,你啥都不用做,只要保持这种状态,我给你封个知足老爷,你看如何?乞丐看着这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乞丐就搬进了府衙每天有吃有喝,吃了睡睡了吃,乞丐每天唱着小曲悠哉悠哉。这样的日子过了有一年,乞丐慢慢觉得有吃有喝,看着府衙里县官有妻有妾慢慢也想若是再给他来个妻子那才是圆满啊。
这样的想法一旦有了,就总是挥之不去,慢慢的乞丐开始不快乐了,开始变得不言不语愁眉不展。县官看它这样就问它,你有吃有喝不用操持生计,你有啥理由不高兴啊?乞丐说,你看我每天这么享受,我是真需要一位夫人为我打理生活啊。可是我不能和你说,一说了现有的吃喝就没有了。所以我苦恼啊!县官哈哈大笑,看来世间就没有知足的人啊!于是乞丐被赶出了府衙,又成了乞丐。
这个故事仅是说明了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会生出一样的需求。这不是以它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一个生命的需求与意义所在。
如何启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性,使其主动
关于成才的解释:当一个人的能力与需求相匹配的时候,我们称之为平衡;当能力不足以达到需要的目标时,其中产生的压力或者阻力,就是需要成长方向或者叫目标。
有的人遇到能力不足时会成长自己的能力,得以能力与需求相匹配。这样的人愈挫愈勇。
还有一类人,能力达不到需求,这类人害怕失败,害怕吃苦,害怕达不到目标。于是就降低需求,以满足平衡。这种人随着年龄增加,人际及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会愈挫愈熊。这也是优秀与普通的第二个岔路口
关于主体性的教育就是培养王的教育,允许孩子尝试,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经历。在孩子能力弱的时候,我和你一起承担,当孩子能够选择的时候,你自己选择。所有被尊重的孩子,被接纳和包容的孩子,长大了才有能力承担责任,才有能力面对事件的无常。看“康熙王朝”了解孝庄如何培养康熙。就知道什么是王的教育了。
主体性被控制的孩子会有拖延症,遇到问题害怕承担责任,好推脱。经受不起失败。愈挫愈熊,最后导致习得性无助。
天才不是天生的,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是天才!
培养天才的方法
在精神上涵容,在主体上尊重。让孩子如其所是,得起所其好。只有遵循了去功利,才能收获真正的功利的结果。
一个对的孩子遇到一对对的家长就是对的成长,就是对的教育!
孩子根本无法决定他是谁?要为孩子找到所有问题的合理性。凡是存在的,就有价值。
孩子不主动是因为他做不到。没有不想学好的学生,只有遇到困难的孩子!
爱他,就要涵容他!
阻碍孩子主动的七点问题点:
(1)主体性破坏
(2)习得性无助
(3)对抗性情绪
(4)认知过程不完整
(5)无法完成赋义的过程
(6)厌学
(7)厌知
杨老师的课程从上午到下午,随着我们对学习问题的有效思考,到下午课程如何突破,再到制酷父母的精神情绪,一首首音乐,现场找妈妈的情景演绎,让我们每个人回归自己的内心,回归初始生命时的美好。孩子与父母曾经在哪里走丢的,就在哪儿去呼唤。只要心中有爱,无论孩子(妈妈)在哪儿,我们都能够链接上的。这就是生命的能量吧,这就是生命的自愈能力吧!这就是人类延续的意义所在啊!
备注:关于涵容,关于主体的保护在我上一篇文中有具体描述。https://www.jianshu.com/p/88022a1e3e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