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精神胚胎:正是儿童创造了我们

1┆心理学对儿童·成人共生的探索

儿童自身隐藏着一种生气勃勃的生命秘密,而且就是这种秘密能够揭开人类心灵的面纱;儿童自身所具有的某种秘密一旦被发现,它就能帮助成人解决他们自己个人的和社会的一些问题。正是这种秘密东西,能够为儿童研究这门新的科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从而能够更大地影响整个人类社会。

在19世纪的夏尔科时代,精神病学发现了潜意识。在特殊的严重的精神病病例中,可以看到潜意识的表现,这种表现就像喷发的火山内岩浆的翻腾。潜意识和个人意识状态之间冲突的奇妙现象,仅仅被看作是发现这种现象的征兆。

而弗洛伊德更进一步,他运用精巧的技术,发明了一种深入潜意识的方法。但他只关心病人的病理研究。也正是对精神病的治疗中,弗洛伊德推演出他的心理分析理论。这种发展出的心理学,很大程度是在个人治疗病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基于该理论的心理分析测试,就是对人心灵进行的一种手术。有多少正常人愿意忍受这种痛苦的心理分析测试呢?在潜意识的汪洋大海里,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非那艘完美的诺亚方舟。

心理分析近一个世纪的惊人发现之一,是精神病可能起源于婴儿期。从潜意识中所唤起的一些被遗忘的事情表明,儿童是尚未被认识到的痛苦遭遇的牺牲品。儿童期所遭受到的创伤是缓慢而持续的,是成人精神病的潜在原因。

而造成儿童纯净的心理状态遭受创伤的原因,是由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成人对儿童的自发活动的压抑而造成的。这往往与儿童最亲密的成人有关。

人们已经意识到,成人不论是在身体的还是心理的症状,都应该考虑到一个人童年时期所发生的事情。那些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疾病,通常说来是最严重的,且难以治愈。其原因是成人的个性特征在他的早期就已经确定了。成人严重的心理障碍以及成人难以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而遇到的困难是起源于童年。

人们却没有尝试去解决童年时的那些冲突。儿童期遇到的障碍,儿童与处于支配地位但不了解他们的成人之间的冲突。儿童期无法完成他人期待的目标,和成年后变成一个自卑的人,这两者间潜意识的自我发展,等等,都没人系统描述过。这可能由于之前心理分析使用的是探究潜意识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在成人的病例方面取得了惊人的发现,但它并不适合于儿童,因为无法启发一个本就处于童年状态的儿童,去回忆发生在童年时的某些事情。

所以,与儿童打交道时,需要的是观察而不是探究。这种观察必须从一种心理的角度进行,为了发现儿童在与成人以及社会环境相处时所遭受的冲突。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观察并不包括探究心理疾病的任务,而是了解反映儿童心理活动中人类生活的现实。

显然,这种方式背离了基于疾病治疗的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由此,形成了一个科学地研究儿童的新领域。它所关心的是正常的人而不是病态的人,它力求帮助儿童的心理发展以及关注正常儿童的教育。目的是使成人认识到对儿童的错误态度源于他们自己的潜意识。

2┆冲突:有意的知觉无意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曾使用“压抑”这个词,来描述儿童之所以心理紊乱的根本原因。

社会赋予成人一个重要角色,是给儿童以教育,并促使其发展。在心理学探究到人们心灵深处之后,情况发生了反转。一个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到成人压抑,限制了他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而成人对这点却毫不自知。

过去一直被当成恩人的那些亲人、师长和社会,成为了被控告的一方。这种反常识的戏剧性,十分富有启示。

就像上帝向成人发出了审判:“你们对我委托给你们的孩子做了些什么?“成人辩护道:“我们爱我们的孩子,并为他们尽了最大努力。“

被审判者陷入了迷宫般的困境,他们甚至不知道迷路的原因。每个人都对犯了有意识的错误感到悲痛,但却对无意识的错误没有感受。比如说,你会因事情忙,没有给孩子吃午餐而自责。可是当你在孩子面前说“你看某某是怎样表现时“,对这些话给孩子造成的打击,却没有自觉。

恰恰是这种无意识的错误中包含着一个秘密,就是我们的潜意识。知晓它,将使我们超越已知的自己,奔向更高境界。

3┆新生·本能

早期生理学观点认为:一个受精卵细胞已经含有成人的最终形式。直到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夫通过细胞分裂的观察,向人们展示了生命是如何发展和生长的。在显微镜下,胚胎起源于单个受精卵细胞,它并不包含生物成型的样子,而是像其他细胞一样,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

胚胎的发展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创造过程。有些变成神经,有些变成骨骼,当然,所有哺乳类动物最早出现的一种器官是一个小囊,它后来发展成心脏。这个进程是独立而又秘密的。造物者用无法知晓的材料把生长中的胚胎包裹起来,在适当的时候再把它打开,一个新的生命就诞生了。

随着这种新生,也同时被赋予了本能。如果是一头幼鹿,它就能轻快和敏捷的行走;如果是一头象,它就缓慢和笨重地行走;如果是一头老虎,它就是凶猛和有利齿的;如果是一只兔子,它就在嫩绿的田野上从容地觅食。但奇怪的是,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孤弱的,又展现出不同的成长变化。他们数月或者一年之后,才能站立和行走,他们将从周围人那里模仿来语言,也将有意地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发展所有功能。

我们可以看出,人与动物的差别就在于:动物就像成批生产的物品,每一个都具有它物种的所有特征。而人就像手工制作的物品,每个人都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创造性的精神,使自己发展成为不同的艺术品。从某种意义上,儿童就是自己的创造者。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人体是随意肌的复合体。这些肌肉的运动则是由意志来驱动,运动是与人的心理生活紧密相连的。但是离开身体,意志将无可着落。如果我们把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说成是一种实体化,即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给新生儿孤弱的躯体一种活力,使他能够生长、站立和说话,并使他进一步完善。儿童必定有一种先于生理活动的心理生活,这种心理生活早就存在了,而且没有引起成人的注意。

新生儿像一位来自遥远地方的新移民,疲乏不堪和经受痛苦来到这个新世界。医生把毫无表情的目光投向于他,看一看他是否活着,然后就把他丢在一边。父母用一种温情的目光凝视着他,怀着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情欢迎他的到来。但显然他们从未学过如何照顾一个娇嫩的生命。

当他绝望地大哭起来,所有人都满意地笑了,似乎第一次啼哭真的是一件必要的事情。出生以后,他们被立即裹上被子。被子实际上并不能提供温暖,只能用防止身体热量的散发。如果房间是暖和的,新生儿最好能裸露着。

这里提及一点,无论我们多么热爱儿童,从他来到我们中间起,成人就本能地提防着他。比如为了使床垫不被弄脏,我们把一块不透水的垫子放在他和床铺之间。为了不把房间搞乱,我们把他围在围栏里。为了维护成人的面子,甚至十分厌恶他在公众场合啼哭。

所以,从新生儿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人并没有认识到儿童有一种积极的心理生活。因为儿童并不能把它表现出来,而且只有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儿童才能秘密地完善这种心理生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拥有惊人力量而不自知的成人站在儿童旁边,随时准备猛扑过去并把他压垮。

如果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自己,如果发展中有一个过程和其内在规律,那必须有着一种神秘力量。但是,成人不合时宜的干预则阻碍了这种力量的发挥。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胚胎,他需要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正如一个肉体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一样。精神胚胎也需要一个充满着爱与温暖,以及丰富营养的环境,那里的一切东西都不会伤害它。

当成人最终认识到这一点,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正在实体化的精神生命,他们将会改变自己对儿童的态度,才开始真正理解罗马诗人朱维诺尔所说的那名话“应该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儿童”。

成人所不了解的儿童,也是成人所不了解的自己。儿童才是成人之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人的精神胚胎:正是儿童创造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