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曹操是怎么做到的?

    袁绍集结兵力,号称七十万,来攻许都,曹操尽起兵拒之,两军相持于官渡。

    袁绍兵多、粮草充足,利在持久战,曹操兵少、粮草缺乏,利在速战,两军对垒,暂时谁也不能一下子取得明显优势,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从八月到九月,曹操的军队粮草渐渐接济不上,兵士也有些疲惫,他的兵力远低于袁绍,这是他最艰难、压力最大的时候,都有弃官渡回军许都的想法了,这时,谋士荀彧从许都写信来,信中称:现在是重大的历史时刻,万不可有一丝懈怠,明公(曹操)以至少的兵力抵挡住袁绍大军,使其不能前进,这就是胜利,情势危急的时刻必定会有改变,请明公(曹操)一定要坚定信心。于是曹操坚定了信念,在官渡固守。

    袁绍将粮草屯于乌巢,却令淳于琼把守,淳于琼好酒,时常与军士痛饮醉卧。

    袁绍谋士许攸截获曹操与荀彧的书信,信中曹操令荀彧火速筹办粮草,军中粮草已尽,许攸持信来见袁绍,献计:趁此机会,分兵袭许都,曹操首尾不能相顾,必败。

    袁绍不赞成许攸之计,恰好审配上书说许攸的谗言,袁绍大怒,将许攸赶出大帐,不再听其计谋。

    许攸仰天长叹,料袁绍不纳忠言,必败于曹操,于是去投了曹操。

    曹操见许攸来投,大喜,许攸向曹操献计:先令军士假扮袁绍军马,去乌巢烧毁袁绍粮草,袁绍粮草被烧,军心必乱,然后击之,袁绍可破。

    曹操听计,亲自领兵去烧乌巢,当日袁绍大将淳于琼仍然醉卧军帐中,被曹操生擒,曹操令割去其耳、鼻、手足,绑于马上,赶回袁绍阵营,以示羞辱。

    火烧乌巢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从此,曹操掌握了主动,扭转了局势。

    当乌巢被烧之时,张郃、高览主张去救,郭图主张乘曹操此时主寨空虚,袭他主寨,张郃、高览不同意,称曹操必有防备,袁绍却偏偏命二将去袭曹操大寨。

    张郃、高览去袭曹操主寨,果然被其事先布置好的兵力击退,郭图却又先在袁绍面前进谗言,称二将早有降曹操的意图,此次不肯用心作战,致使兵败,袁绍大怒,欲问罪二人,于是高览、张郃对袁绍失望透顶,真的降了曹操。

    将相不和,彼此各持已见,不能形成合力;袁绍刚愎自用,不听信智谋之士的良策,该进兵时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该战略相持时又疏忽大意,致使自己的粮草被劫被烧、军心涣散。这些,就是袁绍以绝对优势反而落败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官渡之战: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曹操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