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欣赏李白这首五律,需要知道这几处小知识

前言

前几天看到了一个问题:李白《送友人》为何能成为千古绝唱?

李白的好多作品都是千古绝唱,这首也不例外。

李白虽以古风见长,但是他的五律数量并不少,这首就是李白五律中的代表作之一。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五律有几个特点,一般赏析未必会提到,喜欢诗词创作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

一、四平头

这首诗的中间二联的首两字,同为名词:此地、孤蓬、浮云、落日,这种现象被称为四平头。

而且前面两句也是如此:青山、白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四平头,不是巨病,不过后来的诗人在创作时,都会注意尽量避免 。

二、偷春体与流水对

这首诗的颔联不是特别工整: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从词性来说,一为别, 万里征,为对里,不是特别工整。

但是首联和颈联非常工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有人认为颔联不算对仗,而首联、颈联对仗,这是偷春格律诗。

不过,大多数人把颔联看作宽对,而且是一个流水对。颔联也是这首诗最为出彩的两句,如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样,是一篇中的警句。

五律的警句一般出在中间二联,颔联似乎更多一些。

三、三个比喻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用的是白描的手法: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不过从第4句开始,连用了三个比喻: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孤蓬、浮云、落日,即是白描写景,也是一种比喻。孤蓬与浮云比作游子,落日暗示受到损害的情感,也是一种比喻。

此时此刻,无论有多少暖心的祝福,离别总是一种伤害和痛苦。

四、李白的章法安排

首联写景,说明地点: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看来分别之地可以看到城北的青山与城东的白水。

颔联叙事: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朋友在此分别,马上就要孤单地开始万里征程了。

颈联抒发情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子如浮云,总是居无定所;故情如落日,虽不舍但是无可奈何。

尾联又是写景咏物,托物寄兴: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其中的“班马之鸣”是尾联中的点睛之笔,班马,即离群之马。

尾联中,人物的潇洒与哀鸣的班马形成了一种对比。同时,诗人笔下,人物的表面看上去潇洒旷达,其实内心却极为伤感。作者通过班马哀鸣,令读者深深沉浸在黯然销魂的离情别绪之中。这是后来宋人咏物词中常用的手法。

五、两处半拗体

这首诗,有两处用了半拗体: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从平仄来看,上联是半拗体:一、自,下联不需要必须救拗。孤蓬万里征,“万”没有救“一”,萧萧班马鸣,用“班”救上联的“自”。

结束语

李白的这首诗有几个亮点:中间的三个比喻、颔联的流水对、尾联的班马之鸣。至于首联,工整是很工整,但是更有价值的是青山白水为整首诗添加了鲜明的色彩。

李白的这首五律到底写在何处,从诗中和题目中都看不出来。提问题的朋友说是在南阳 ,不知道有什么根据。

有知道的诗友,烦请留言告知一声,谢谢!

@老街味道

唐朝的科举考试中,作格律诗时,允许出现三仄尾和锦鲤翻波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欣赏李白这首五律,需要知道这几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