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智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引发政协委员热议,也引发媒体的广泛讨论,吸引了相关企业和人员的高度关注。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它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机遇?

今天,笔者汇总梳理关于“智能+”的各类报道,以期从中发现“智能+”所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

1.政府工作报告是怎么表述的?

这个新概念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的第三部分“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中提出的。

其中提到: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这是“智能+”作为一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整个这一段的表述如下: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推动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

2.大家是怎么讨论的?

针对“智能+”这个新概念,专家学者、企业大佬都是怎么说的?网络上已有大量报道,现摘录如下:

专家学者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教授钟章队说:

以后不一定要带手机了,你的电脑也笨重,你的围脖就是一个信息载体。
围脖会是一个终端入口。它装有传感器、智能芯片等,能采集你身上的能量,平时处于休眠状态,需要用时,你呼唤‘围脖,醒来’,它就可以打电话、购物,还能做很多事。
现在智能的入口还局限于手机、电脑、音箱等,将来智能的入口无处不在。

(摘自《以后不一定带手机,委员热议“智能+”》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3月9日第10版)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表示:

“智能+”将改造传统产业,增加技术含量,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智能+”孵化的新产业是制造业的明天。
过去重要的资源是矿产,未来是数据。现在节假日出行,常遇上交通堵塞。未来实现“智能+”交通,利用大数据统计结果,实时查看出行情况,可更好错峰出行,方便生活。

(摘自《以后不一定带手机,委员热议“智能+”》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3月9日第10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说:

我国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和新业态、新模式探索刚刚起步,只是“星星之火”,还未形成“燎原之势”,应探索边缘计算、深度学习、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摘自《以后不一定带手机,委员热议“智能+”》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3月9日第10版)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说:

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生产力进步是不可逆的进程,而新旧动能转换恰恰是生产力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升级,都需要技术的跟进,比如互联网,再比如人工智能。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处于5G预商用的前夜。5G所具备的高带宽、低时延和大连接的特点,将催生前端工业设备、传感器等的“万物互联”,并将云端的智能化资源,几乎实时传导到终端。这些势必将全面加速“互联网+”和“智能+”产业的发展进程。

(摘自岳瑞芳《从“互联网+”到“智能+”,“加”出经济新动能》,新华网2019年3月7日)

  

科技界企业家如是说。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说:

目前中国的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网络、动力电池等技术都不错,这些技术结合可推动智能汽车发展走在前列。
以后汽车不是车了,是智能助手。,车不仅是人的代步工具,而且会延伸为人离不开的一部分。它能跑能想,随叫随到,帮人做各种安排,取东西、接孩子、购物,还可处理一些琐碎事务。

(摘自《以后不一定带手机,委员热议“智能+”》新华每日电讯2019年3月9日第10版)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说:

总理提到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我们也要努力用“智能+”的思维和方法去提升效率,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真正实现报告中提出的让全球更多用户选择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

(摘自赵晨 王伟 徐恒《“智能+”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电子报2019年3月9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董事长童国华说:

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智能技术一定会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重要技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才能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住新一轮机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高发展质量。

(摘自赵晨 王伟 徐恒《“智能+”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电子报2019年3月9日)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说:

中国制造的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全价值链环节的智能化改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大力发展智能物联网,用“智能+”赋能中国制造,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垂直行业的结合,方能创造“效率红利”。

(摘自赵晨 王伟 徐恒《“智能+”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国电子报2019年3月9日)

3.相关报道有哪些?

关于“智能+”的报道在2019年两会之前并不多,通过某搜索引擎能够搜到少数的几篇报道,其中还大多数是为某些企业做广告的报道。

比较权威的一篇报道是《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2日 18 版) 的《“智能+”让生活更美好(关注)》。

这篇报道里着重介绍了农业物联网、交通大数据、远程诊疗方面新技术走向深度应用的案例。

几个例子分别是:

华为公司在青岛建立的农业物联网全球联合创新中心的“耕作”场景。信息技术让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管理,农业物联网正在改变着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土壤数字化”让生产效率获得了提升。
深圳市“城市交通大脑”。人工智能自动检测违法通行行为的准确率达到95%;道路动态监控体系通过视频云全面感知全城交通流量,每月采集过车数据约7亿条;来自交通现场的数据经由大数据处理,可实现秒级响应,日处理图片达1000万张,违章图片识别效率提升10倍……智能、高清、即时的“城市交通大脑”正让深圳交通变得“耳聪目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医疗与医疗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有了它,这家医院不仅能与各省同级平台的业务实现互联互通,还能覆盖河南全省500余家医院,为它们提供远程综合会诊、影像/心电专科诊断、医疗急救、重症监护等医疗服务。过去河南信阳的危重病人往返郑大一附院看病,路上要花费10个小时以上,如今只需几十分钟。

另外,其它媒体报道的关于“智能+”的应用领域还有“智能+教育”“智能+环保”等。

4.如何寻找“智能+”的投资机会?

综合以上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论述和有关媒体的各类报道,再深刻体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我们可以有如下认识:

一是“智能+”要落实到“培育壮大新动能”上,这是核心和关键。

方法是“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直接目标是“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就是讲“智能+”更重要的应用到传统制造业上,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赋能。

二是“智能+”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因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技术难度大、资金成本高、市场认可周期长。此外,由于制造业、医疗、交通、冶金、采掘等不同的垂直行业数字化基础不同,行业发展不均衡,智能化改造的难度也不一致。”——杨元庆

综上所述,“智能+”投资机会有两大类。

第一大类:“智能+”的基础领域。也就是从事芯片、传感器研究的相关企业。尤其是能够提供推广成功的企业案例及解决方案的企业更是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

第二大类:“智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环保等领域。如果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当前社会和人们最迫切的问题角度来讲,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应该是首选。

个人分析,不作为投资建议,不妥之处,请见谅。

你可能感兴趣的:(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智能+”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