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S纪录片】学习的背叛——我为什么讨厌你
高考的竞争与压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们的思维和想法, 心酸并值得警醒。
首尔某公立高中
5名50多岁的男教师,性骚扰女生和女教师的事迹败露。
令大众陷入震惊。
其中一位男教师开设了备战高考的周末特别补习班。
在教室内进行了长达10个月性骚扰的事情,孩子们并不是不知道。
然而,片中一些当年学生的内心想法令人震惊。
当年的高三学生:
大家都要求那个老师重新回来,甚至还举办了签名运动。
当年的高二学生:
找出是谁举报的,我经历到现在,都一直忍过来了,这些人凭什么去举报老师?
当年的高三学生:
那样会对自己不利的,那个老师走的话我们该怎么办呢?有很多学生都质疑,为什么要举报老师?
责难的利箭射向了受害的学生们。
甚至有些人找到受害学生,向他们讨要说法,你最好给我忍下去,否则你得为我高考的失利负责。
在学生的眼里老师就是高考的专家。
我一通电话就能让你考上大学,只要有我的帮助,你们就能上大学。
老师那句我能让你们考上大学,学生们坚信不疑。
没有老师的话,入学的文书都写不了了,本来一直领着我们走的老师,突然没了,高考变得很迷茫,老师本来就是高考名师,肯定有野心的嘛,相信那个老师,跟着他准备高考,因为它会给很多有用的信息。
再忍一下就行了
毕竟是关乎高考,大学的事情,大学就是终点了。
在大学这个词的面前,看不到其他人受到了伤害,在令人窒息的入学竞争中,更没有人回头看,就这样孩子们成为了彼此的加害者,其实每个人都只是受害者。
大学校园,愚人节4月1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天成了大学的年度社会。穿着高中校服走在大学校园里的这些人,都是大学生了。
为了重现高中的回忆,翻出高中的校服。
这其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算不说,看校服,就能知道高中学校的名字。
根据毕业高中的不同。别人看到你的眼光也随之不同。
如果是从好高中毕业的话。应该也是想炫耀的。
显眼的校服,在学生的眼里,透露了这个人是不是来源于名校。
科目高中和私立高中的名校入学率是压倒性的。
入学率越高,在大学遇到校友的可能性就越大。
某些学校的团体服上。不仅写着大学的学名和学部,甚至还印上了毕业的高中校名。
经过激烈的竞争,成为名校新生的大轩。
毕业于一所普通高中。毕业于地方普高的人能考上名牌大学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说我是家门的荣光。要排着队来和我握手。我是第5届毕业生。第1届有一个人考上了首尔大学。2~4届没有一个人考上首尔大学。
在这个硕大的校园里,大轩的高中同学一个都没有。
一切都是那么陌生的学期初,校友很多的学生们。却可以很容易的抱团儿,并获得学长学姐的帮助。
而大轩却需要自己努力去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自己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但又想着说,好不容易拼到这一步是不是又完全掉进了谷底?充满了茫然和恐惧 ,一直在两种想法中来回。
有时候想要夸夸我自己,毕竟我也是拼到这一步的,厉害的人呢。但又会非常抑郁怀疑自己走到了人生的谷底。
我在这里究竟能不能做好?那种恐惧愈发变大。
毕业高中成了大学生活的竞争力。
就像外高科学高的人比普高的人有外语优势一样。特目高毕业的人横扫学分的情况,被称作“屠杀平民”。
在就业过程中,也无法忽视高中的作用。
通过校友会形成的人脉和情报对就业准备生有实际的作用。
学长学姐会推荐就业的,实习岗位会写推荐信,就这样形成了彼此之间的联系。
高中的人脉真是社会生活的宝贵财富呀,另一方面又真的觉得很害怕。
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也意味着社会中有权有势的,发展得好的前辈们很多说是被特木高、外高的人霸占。
事实是大学以及高中的出身,已经成了这个人的标签,从你踏进大学的第一步就开始了。
考入大学的途径
通过正式或是其他途径入学的学生,为了入学需要往上走。
语言特长生等于占上了自动扶梯。
海外公民(韩国人)等于坐上了电梯。
网络上把保送的人称为虫子,高考虫。
到底是怎么选的,才会让这些学生也考进来,因为高中里明明一个班就有10多个比他聪明的学生,但为什么最后就想到他们?
肯定有剥夺感,我需要这么努力才能考进来,有人觉得他们是靠补习班、靠钱。
相对来说只能通过正式途径考入的学生,对保送还是有不满的。
“机会均等”制是以家境贫寒的学生为对象的制度。虽然意在给予社会弱者提供同等的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考入大学的学生,被其他同学看待的视线却是冷冰冰的。
蔚山科学技术学院
柳久渊
我现在都后悔的事,就是对母亲说过我为什么出生在这种家里?
周材松
看到那些可以轻轻松松去上补习班听网课,却又随便听听随便退出的人,我也有过那样的想法。
金凡准
我姐姐做过的练习册,妈妈每天用橡皮帮我擦干净,然后我再去做。
李武硕
我爸妈对我也觉得很抱歉,所以我也觉得很有负担,很抱歉。
最近爸爸一喝酒就给我打电话 给我说,爸爸没办法更好的对你……
西江大学英语英文学毕业生
韩满吉,通过“机会均等”考入大学,出生于农渔村。
即使是我的好朋友们,我们聊到入学的话题时,他们就问我“呀,你一个农渔村来的话怎么这么多?”。
所以他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还是融不进这里。
即使我表面上和同学们玩在一起,无形的墙也会越来越多。
人本来就会放大自己的努力,挑剔别人的努力,觉得和自己的努力比起来,别人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和自己一样的东西。所以会无视,厌恶那个人。
大学是对过往艰辛时光的补偿,努力学习了,就应该去好的大学。
成绩就是努力的代价。而努力也理应得到其他的补偿。
如果有比赛或者奖学金的话,家境不太富裕的人会去申请,但那也是按照成绩高低去分配的。
自习的时候,只有成绩好的,班级里才有老师,像补习班一样,如果有什么不会的,就只教他们,全校就10个人左右吧,其他学生就没法这样。
学校分成优劣班。总觉得劣班的人不知道什么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必须要读大学的原因,即就业
考上首尔大学这件事,感觉只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小踏板而已
很难把它直接就看作是成功,大家现在为了成功都更加冷漠无情了。
有时候会希望自己出生的再早点儿,觉得自己出生错了时代。
被学校和企业积极支持的学科会得到很多的关照,而其他学科相对就得不到什么关照,有差别待遇的感觉。
即使同一所大学根据学科的不同,使用空间也不同,如果不是相应的学生就需要借座位,甚至就禁止出入。
你如果想做自己做的事情,就得爬到很高的地方。不然你就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当初是以这个目标坚持下来的。
我们到底要这么激烈竞争到什么时候?究竟是为了什么?感觉只是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挤进去罢了
只能从我在'走人们认同的这条路'这样的信念里得到安慰了。
区分,区分,区分,所以希望自己在上面,希望自己优越。
为了在群体里变得显眼
互相之间不断的比较
其实是一个小小的不同点
其实有人摔倒了
但我必须比别人站在高处时
为了活下来
只能踩过,跨过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