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该何去何从?苏轼说: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宠辱不惊!

当清代诗人黄景仁在他的《杂感》中说出“百无一用是书生”时,他的内心一定是无比悲愤的。作为一个寒窗苦数十年的书生,黄景仁是幸运的,他在童子试中在三千考生中名列第一。然而,他又是不幸的,在此后的十数次乡试中,他再也没有考中过。当读书科举成了古代读书人唯一的出路时,很多读书人的命运在外人看来是崇高而又可悲的。

到了现代社会,读书人的命运似乎比古代要幸运地多。然而,与古代社会相比,当今社会中真正的读书人却越来越少,连“读书”都成了作秀卖弄的招摇。当越来越多的人放下书本,放弃诗和远方,而专注于眼前利益的得失时,读书人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对此,苏轼在他的《行香子 抒怀》中的词句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行香子·述怀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在很多今人看来,古代的读书人如果有幸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就可以飞黄腾达,一帆风顺你,衣食无忧了。殊不知,这样过五关斩六将的江学成的诗书礼仪“贩于帝王家”后,虽然能换来一官半职,但是“伴君如伴虎”,一招不慎,就会惹得龙颜大怒,一夜间从云端坠入地狱,甚至灰飞烟灭。对此,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苏轼对自身的命运是彻底看透了,苏轼懂得,只有放下名利,宠辱不惊,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才是读书人命运真正的归处。

词的上阕主要是塑造了一个抒情永怀的环境。开篇两句“清夜无尘。月色如银”简洁凝练地描写了一个宁静清新,月色皎洁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词人的心此时也必定是平静的。如此安宁的环境下,不需要人陪伴,只需一杯酒即可。而且酒还要斟满,要喝得尽兴。一句“酒斟时、须满十分”紧承首二句,感情缓缓流出,不急不慢。

在如此静谧的环境下,有酒有月,苏轼没有像李白那样豪情满怀地“停杯一问之”,而是端着酒杯静静地思索人生:人生在世,名利就像浮云一样,让人劳心劳力,虚度了很多时光。可叹这些俗世名利就像白驹过隙一样很快流逝,就像击打石头时迸溅的火花瞬间消失,就像经历一场梦一样虚无。上片后两句短促有力,一气呵成,将词人对人生的感叹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尤其是最后三个比喻句,生动形象,直击人心。

下阕承接上阕,继续补充对人生匆匆的感慨。“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揭示了词人产生这些感慨的原因。自己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看到这里,读者可能有些不解?历史上苏轼很有文名,得到了很多大家的称赞,门生众多。何来无人赏识之叹了?其实,这不是苏轼在感叹自己无人赏识,而是受激烈党派争斗的影响,他觉得文人把才华用在这些无谓争斗上,很没有意义,简直是浪费。

所以,在后一句中,他话锋一转“且陶陶、乐尽天真”,说还不如借暂时的欢乐忘记现实中的烦恼。苏轼生性乐观,不会把自己长久地沉静在某种消沉感伤的情绪中,他非常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于是,他在下阕后两句中说“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什么时候能远离俗世,寻一方自由天地,做个无拘无束的闲人,每天弹弹琴,喝喝酒,在溪水边看看天上的流云。然而,几时能归去,词人没有明说。至少目前词人是无法摆脱俗世的烦扰的。

自古以来,历史上的很多知识分子都在出仕和归隐之间徘徊不定:当政治清明时,他们都希望自己的才华能被帝王赏识,能为国为民做一些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旦社会动荡,时局黑暗,他们又希望归隐山林,以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情操。他们很多人的一生都是极其矛盾的一生。苏轼也是!这首词中,苏轼对人生的看法虽然有些消极,但是却也为当今的读书人指出了一条心灵归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要宠辱不惊。只有这样,那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人该何去何从?苏轼说: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宠辱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