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观崩溃的时候(上)

(前言)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的时候,可能是身心的疾病,或是外在的困厄。面对疾厄,人们有很多种方式应对,既可以用原来的方式更加用力地去改变当前的困局,也可以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原来的世界。听起来本文好像又要讲一些鸡汤的道理,可是如果遇到极度不顺时,就好像是世界崩溃,无法用原来的观念和方式解释这个世界,自己认知的世界变得支离破碎,这就是世界观崩溃了。世界观崩溃,不是很好玩,也不是一些鸡汤的道理就能解决的。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用当初产生问题的同样的意识水平是不能解决该问题的。用同样的世界观去看原来的世界,终究很难摆脱那些极度的困厄。

心理学里,有几个关于角色的概念:“父母自我”、“孩童自我”、“成人自我”。有些人从小到大都是把自己当做是父母的孩子,即使生理上已经成人而且也出来社会工作了,他们像孩子那样任性,就像“妈宝”或家中的“公主”。他们谈恋爱时,也会要求另一半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另一些人,则很早就负都家庭的重担,甚至因为家庭的变故要承担起照顾亲人的责任,刚出来社会就很老成,一点都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内心很难快乐。他们谈恋爱时,很容易对另一半表现出控制的情结,因为觉得自己什么都可能照料或给予对方,所以对方应该好好听话。有时,“父母自我”和“孩童自我”会相互转化,但都是控制与被控制的戏码。真正的成熟不是像孩童那样随意表现自己的情绪,无论好坏;也不是像父母那样,过度担责,控制他人;而是一种理性,而且这种理性的发展道路很长。

(一)

从整合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个人在出生七个月到两岁期间发展了情绪和意象的功能,并在一生都经常使用这项功能。对有些人而言,情绪甚至是主导他人生的主要心理动力。在这段时期,当我们感到痛苦时,会哭泣;当我们感到愉悦时,会笑。作为婴儿的我们,情绪和需求得到了父母的满足,所以长大后也会这样去表达情绪。当人长大后情绪没有边界和控制,那么会是一个任性的大人。有人会想,在恋爱中,自己这样如实的表达情绪是“率性”,另一半必需满足自身所以需求和情绪,不然这样的人是不爱我的。其实,率性与任性只差一线。现实情况中,很多人在工作中讲着各道理、指令等都是带着情绪。大多数人可以识别出工作中发脾气的人,因为他们已经将愤怒写在脸上。而那些冷漠的人则从反面表达了他苛责的需求,我们要留意不要触碰到他的底线,不然也会暴发了意外的行为。所以,即使到了大人工作的场所,很多人的沟通、谈话中都有一定的情绪和需求。

当人们遇到工作或生活的不顺时,就会用更大的激情去投入,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或者发更大脾气,更加愤怒或留更多地泪。这是个人在第二影像情绪阶段使用水平的方式去再次解释原来的世界。因为他们还会觉得,也是自身的情绪力度不够,没有更强烈地表达出需求,所以以为这个世界没有按应有的方式回应他们。这也许会一段时期有效,就像是打了鸡血的员工,总是有一段时间会努力做出一点成绩来。或者改为表达相反地情绪,例如过度懦弱的父母下,子女变得过度强势,在社会中,也会有很多困扰。

可是当世界观崩溃的时候,遇到极度不顺的人生阶段时,情绪、激情都不管用,也许是方向问题、习惯问题等等,这些都不是投入更多情绪能改变原来的现状。因为产生这些疾厄的情况,可能就源于当初的情绪。情绪的作用很大,也产生了很多结,治疗、整合这个阶段的心理问题耗时是最长的,有些人终期一生都会遇到特定的困局,就是因为某些情结未解。当我们遇到这个阶段的崩溃,就应该使用第三阶段表象思维阶段的功能,其中核心为语言。

(二)

《跨领域思维和多维概念:从语言的习得到统观逻辑的诠释》讲到了语言、概念的形成。当我们能用语言概念去命名自身的情绪、需求、意象的时候,这就创造了一个时空,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处理那些与自我贴得太近的情绪和需求,让我们客观地理解我们的情绪。有些处理情结和阴影的心理咨询技巧,就是将感受到的情结命名。为什么很多人与情结贴得太近?因为无论是发脾气或流眼泪都会让人很爽,这也包括了很有打击感、很刺激的画面和意象(这让人想到了短视频和电子游戏)。就像《遇见未知的自己》提到的,即使满是“痛苦之身”,也会让人持续“上瘾”。真因为这结情绪和意象附着在自身太近了,而缺少了客观的认知。当我们使用语言去命名各种情绪和意象时,我们也很好地发展了表象思维阶段的功能,并学会了语言的运用。

当我们熟悉使用表象思维的语言,这足够让我们讲很精彩的故事,举出很丰富的例子,并着用生动、形象、有情感的语言方式去影响人。所以很多演讲与口才的课程都会包括讲故事来打动人,影响人这项内容。当我们遇到工作或生活的不顺时,就会用学会更多表象的知识、更多语言、故事、话术,来说服别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阶段的我们会认为,外界的不顺,可能是因为自身没有掌握工作中这些知识,说话没有讲到别人中听那一句。当然,原来不想买的客户,因为一个更动听的故事而再次买单的情况还是有的。

可是当世界观崩溃的时候,遇到极度不顺的时期,无论我们讲什么话都不管用,别人还是让你不爽,事情还一直处于困局的时候,学习更多表象的语言是不能改变原来的状况。这时,我们要学会角色心智阶段的抽象思维、逻辑和规则的功能。在我看来,用表象思维的语言处理问题就是会越来越繁琐,因为每个场景都要一个故事来描述,每次销售都要想好不同的话术来讲。所以当问题和场景复杂到一定程度,表象的语言处理起来就很崩溃,就如营销方案就是不一系列销售话术的组合。

(三)

从表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让我们能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稳定的规则,至少能在一段时间保持作用。这种好比面对某问题的编程到机器学习的跨越。这里要提到,当组织有潜规则时,即有些运作规则是不能言说的,它会表现在组织成员的表象语言和情绪当中,所以一个人进入这个组织时,一般只能认识到表象。而通过表象的认识是永远解决不了组织的内在问题。当组织或个人去看到同类问题时,就可以使用抽象思维的能力运用明确的规则,去一下子解决同类的问题。这时,我们就是可以到复杂世界当中的美。

当我们继续运用我们的抽象思维,掌握更多规则,自然会觉得我们什么类型的问题都能处理,什么人都管理。当然这样“完美”的世界或许会持续很久,也或许会很快遇到不顺。这些生活或工作上的不顺也会表现在:不同的人在同样问题上无法形成规律,把工作中运用的规律代入到生活当中,处理同一问题有两种以上的规则,学习一些冲突的规则影响自我的判断。是刚正不阿,还是圆滑自带;是执着坚持,还是灵活变通;在工作中,有用的管理方法,却在家中管不了孩子。

原以为自己掌握工作和生活规则的精英,遇到冲突的世界时,这时,我们需要用到角色心智阶段后期的功能——角色。当我们掌握角色思维时,我们可以是特定的场景去运用那些合适的规则,而不会因为规则本身的冲突让自我困扰。在工作场景中,一个人可能是上司、同事、下属三种角色的集合,面对不同的人时,可能会运用不的规则,说不同的话。在生活场景中,一个可能是父母、孩子、伴侣、朋友、亲属等角色的集合,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也会运用不同的规则,有着不同的态度。

原文链接:当世界观崩溃的时候(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世界观崩溃的时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