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5、16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5、16章

文:Recycler

33/233.3708

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飘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大意】

本章形象地介绍了得道之人所具备的品格,这些品格是:谨慎、警觉、严肃、融和、淳朴、豁达、浑厚、沉静、飘逸。得道者即可以在动荡中进入静空状态,又可以在沉寂中表现出活力。

【译文】

古时候懂得“道”的人,细致、深邃而通达,深刻到难以认识的地步。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只好勉强地形容他:

小心谨慎呵,象冬天踏冰过河;

警惕疑惧呵,象提防着周围的攻击;

庄重严肃呵,象在作客;

融和疏脱呵,象冰柱消融:

敦厚质朴呵,象未经雕凿的素材;

空豁旷达呵,象深山幽谷;

浑朴厚道呵,象江河的混浊;

谁能够在浑浊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长久的安定中变动起来,慢慢地趋进?

保持这种“道”的人,他不要求圆满。正因为他不自求圆满,所以虽然破败,却不会穷竭,永远去更新。

【我思】

得道的人是什么样的呢?文中给了表述,谨慎,警惕,庄重,融合,质朴,旷达,浑厚。这些词都是可以感受到广宽低调。我想这就是道的表现。

还有个特点就是安静,随时随地的安静,不分外物的好坏,不分心情的好坏,都能在瞬时安静下来。做到这点很难。在遇到急事的时候,总是乱了方寸。总是害怕失去,害怕短时间内做出错误的决定。要么有足够的智慧当下决策,要么放宽心态面对任何结果。只有做到这两点的任意一点才能做到从容面对。前者需要智慧,后者需要不在乎任何事。都是普通人难以做到的。

做到安静实属不易,要能做到按部就班就更是难能可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静下心来,继续之前的计划,这需要抛弃多少欲望,需要强化自己做事的决心,都是不易之事。

低调和安静,并不是圆满的词。而是一些中庸的词,甚至中庸偏下,不至于消极。正因为习惯了这种不完美,习惯了失败。当遇到失败的时候,就能看得开想得通。顺其自然。只要始终处于一种不满的状态,才能不断的更新变化,处在一种不断进取的状态。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浊和清对立,安和生对立,一是说明动极而静各的生命活动过程,一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浊是动荡的状态,体道之士在动荡的状态中,透过静的功夫,恬退字样,静定持心,转入清明的境界,这是说明动极而静的生命活动过程。在长久沉静安定之中,体道之士,又能生动起来,趋于创造的活动,这是说明静极而动的生命活动过程。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老子所描写的人格形态,较侧重于凝静淳朴、谨严审慎的一面。转子所描述的人格形态,较侧重于高迈凌越、舒适自适的一面,转子那种超俗不羁、“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格形态是读创一格的。老子的描写,朴素简直,他的素材都是日常生活和自然风物的直接表现。庄子则运用浪漫主义的笔法,甚至于发挥文学式的幻象,将一种特殊而有突出的人格精神提升出来。

的确,老子自己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敦厚、恬静、谨慎的老头子。庄子则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那样“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是一个潇洒飘逸的中年男子形象。虽然庄子的超凡脱俗与老子的质朴敦厚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都是真正的得道的高人,有都是把握天地大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凡人。庄子是对老子精神的继承和发挥,或许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老子的大隐隐于市比庄子的企求“邈姑射之神人”更有现实的意义吧。

在动荡不安的时候要修炼静的功夫,在安逸不进的时候要修炼懂得功夫。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越是明确接受某种体系,并对其抱有坚定的信念,行动越会果断、明确和敏捷,即这种人就是明快的人。看看我们周围笃信特定宗教的虔诚的信徒,或将人生目标明确地定位与钱财或权力的人。

在老子看来,得道者的行为经常犹豫不决。这倒并非由于害怕和畏惧,这是由于它们了解世界的整体面貌,不轻率地选择哪一方,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慎重地考虑相反的方面。

大家都是主人时,有力量的一方成为实际上的主人。因此导致竞争发生,冲突加剧,到处都是愤怒的喊声,大家都在主张自己是主人。

真正的自我是抛弃坚守自己之本质的具有界限分明的框架的自我,是无声地将自己放在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世界之存在形式上的自我,是将自己解放之后投入到涣散的世界中去的自我。

将自己用自我的本质填满的话,则会形成过于鲜明的自我,从而被其他事物所排除。


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意】

本章首先强调人应彻底排除外界及私欲的干扰,即致虚、守静;后指出万物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这是自然规律(即常),了解这一点的人,终身没有危险。

【译文】

尽量使心灵达到一种虚寂状态,牢牢地保持这种宁静。

万物都在蓬勃生长,我由此观察到了循环往复的规律。

万物纷繁茂盛,(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归回本原叫“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

不了解“常”,轻举妄动就会出乱子。

认识了“常”,才能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但然公正;但然公正才能天下归顺;天下归顺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到死都不会遭受危险。

【我思】

老子的思想希望人们能懂得宇宙的道理,要学会回归安静虚空,懂得放下手中的欲望。

老子总结的自然规律是怎么发现的呢?应该是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总结的规律。一棵草,从无到有,再由有到无,如此反复,动物亦是如此,动物由无到有,逐渐成长、年老、死去,由有新的生命代替,也是如此反复。不论在生命过程中,多么的辉煌,多么的精彩,都会遵循有无的规律。欲望越多,生命过程越痛苦。因此老子说,遵循自然规则,舍去欲望,回归自然。这样的生命就没有迷惑没有苦恼。

老子是怎么认定宇宙是由虚无开始的呢?为什么不说宇宙的最初是某一事物?因为太久远,也不知道最初的事物是什么!再由自然界的规律反推到宇宙的最初,也有由虚无开始的,宇宙如自然一样,反复变化。

通过观察自然,老子发现人也是如此,由生到死遵循自然规律。生命中的欲望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徒增烦恼。看来老子是在乎烦恼这件事的,不要烦恼也就是不要欲望。

虽然老子的思想来自于自然来自宇宙,听起来很有道理。我们难倒就只能适应自然规律吗?难倒就为了少烦恼就不去进取努力吗?如果人如动物一样,没有文化思想。我们也许如同猴子猩猩一般,适应自然规律。可是我们有了文化有了精神,就懂得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你最在乎烦恼,就会有意清心寡欲,让自己顺应自然。如果最在乎名利,能承受烦恼,为什么不能走这样的路呢?通过环境、文化、教育,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平衡值。得到一些自己想要,也得到一些自己不想要的,或是失去一些自己想要的。一个人总会找到这个平衡点,让自己处于得利状态。不管人的智慧是真智慧还是假智慧,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也许在外人看来,我们智慧做出的选择是可笑的,但是这确实是个人最得利的选择。选择宁静抛开繁华。选择权利承受苦难,选择天下放下个人利益。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都是自己智慧的选择。

人生从无到有再到无,之间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只要自己喜欢,哪有什么铁定的的规律可循。人生不过是一场选择,什么样的选择都不为过。之所以有些人的选择会痛苦。智慧、思想、行为超过了自己的能力,明明做不到,就是不服输。过于在乎痛苦忘记了喜悦,痛苦和喜悦本来就是双生的,没有完美的喜悦。

一般人可以选择一条喜悦大于痛苦的人生路。有些人由于自身的疾病或环境,一直处在身体折磨当中,想选择喜悦却无能为力。此时选择老子的思想,把痛苦当做日常吃饭,坦然面对,不急不躁,把痛苦当做无,痛苦就不存在。唯有此,才能走一条相对平静的人生路。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致虚即是心智作用的消极,消解到没有一点心机和成见的地步。一个人运用心机会蔽塞明澈的心灵,固执成见会妨碍明晰的认识。

归根就是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处,便是呈虚静的状态。

老子的复归的思想,乃就人的内在之主体性、实践性这一方向做回省工作。他们以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守骚乱和蒙蔽。故应舍弃智巧嗜欲的活动而复归于原本的清净透明的境地。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儒释道三家共同的修行方法,如果用一个字来说,就是静。用两个字来说,就是虚静。你们发现了没有?虚静要达到极点,才能开发和释放出潜意识中潜能。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虚”是不为任何欲望、意志或目的等所左右的行为,是不为某一特定理论或价值体系所引导的行为。

老子不是从通过圣人继承和发扬光大的传统,不是从抛弃一切可疑事物之后的理性,也不是从绝对赋予的灵魂出发,而是从具体的、展现在眼前的自然运行状态中找到了自然界的运行原则。

老子一直认为世界的存在形式是两种对立面的相互交错,因此主张在这种对立面之间保持平衡。

若不能包容对立双方,掌握变化的原理,则只会选择对立的一方,如此就不能避免被选择的一方和未被选择的一方之间的冲突。由于这种冲突,治理国家变得越来越难,最终导致政权的衰落。

~~~~~~~~太长不看~~~~~~~~~

简版:没有文化最自然。没有文化也最野蛮。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5、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