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力”来疗愈儿童焦虑

爸爸:有火灾,好怕怎么办

儿子:有消防员灭火

爸爸:有小偷怎么办

儿子:有警察

爸爸:地震了怎麼办

儿子:应急避难所

爸爸:出现年兽怎么办

儿子:放鞭炮

爸爸:打雷闪电好可怕

儿子:在家里没事

玩乐高摆出了xiaoyeqi,baozhaqi可以搞定所有危險。

这是和儿子三岁时的一段对话(爸爸是一个“胆小鬼”),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知已经很好地内化了,还创造 Xiaoyeqi,baozhaqi这些事物来cover掉所有风险,但在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前,他有时会处在一种焦虑状态。

比如逢年过节放鞭炮,孩子很容易被惊扰,那段时间作为家长听到放鞭炮也来气,他奇怪为什么会放鞭炮,我们就觉得过年放鞭炮很自然的事也这样解释,无效,直到我们给了他一个能理解的故事才慢慢接受(逢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年兽出现,会抢小朋友的新年玩具礼物,于是人们在初一到十五都会放鞭炮来驱赶年兽,这样放鞭炮成了一件维护小朋友利益的事情,也即上面的一个回答),今年过年鞭炮声中儿子表现不再被惊扰,很平静,很自然。

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自身对周边事件敏感外,家长也很可能传递一种焦虑,现如今家长的安全意识很强,但很有可能因此给小孩传递一种信号“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居住附近出来一件事,因为下水道井盖的问题,一妈妈掉进下水道窒死,所幸这位妈妈在那一刻将怀抱的女儿给推了出去,这件事我是从新闻上获悉的,后来的那段时间,我带儿子走在路上,要不提前踏一踏道路的井盖(有些神经质),要不告诉儿子要绕开井盖走,以至于最后他和其他小朋友、家长在一起时,儿子会要求他们绕着井盖走。为此也被他妈妈批了一次。

在这个阶段孩子(3岁以前)的安全是监护人的事,但让他们有安全意识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未免过早以至于影响了他们安全感的获得,更有甚者以周围世界充满魔怪吓阻方式来影响孩子活动范围的选择(2岁左右已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自主性时期)。

我们常常说美好的童年时光,其实际是儿童本身的脆弱性,易对周边环境给予敏感的反应而处于焦虑状态,处于焦虑之中的孩子他们的心智、注意力都会被焦虑的事所占据,他们也会向家长发出求助的信号,但更多会以“这是不会发生的”,“这没什么可怕的” 等等应对。 这个阶段都会有哪些焦虑的事情,本文将给予简要介绍,并推荐使用“游戏力”的方式将他们从焦虑的泥潭中带出了,还孩子一个快乐、充满探索兴趣的童年。


焦虑的童年

焦虑在我们看来更多是一种心境体验,它的原型是紧张,恐惧能刺激我们求救、逃跑、躲避或为生存而反抗,有着自我防御的价值,但焦虑的负性更多带给我们一种困扰,身陷难以自拔的状态。焦虑的儿童会有更多的反应:

生理,呼吸短促、肌肉紧绷、手脚冰冷、出虚汗、肠胃不舒服等;

行为,逃避、害羞、粘人、犹豫不决或企图控制周围世界,咬手指、尿床、扯头发、坐立不安等;

情绪,过度警惕、忧虑、恐慌、害怕、紧张、失控;

思维,各种焦虑的想法,如“万一地震了怎么办”,过度害怕某个事物,包括狗、虫子、床下怪物,认为世界处处都是危险。

儿童焦虑有以下主题形式: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父母与孩子短暂、长期分离都会引发他们的焦虑,儿童具备了“内化的安全感”是容易接受这些情况,“内化的安全感”就如同父母陪在孩子身边,获得这种能力应归功于前期阶段母亲的促进性回应。孩子没能与父母构建安全型依恋关系,他的痛苦不是暂时和轻微的,而很可能是强烈和持续的,需要父母反复的安慰,尤其需要温暖的拥抱(即便已经是个大孩子),父母的体会更多地是孩子的形影不离,父母越是不耐烦,孩子就越发不安,结果就是缠住父母不放。


被分离焦虑控制的孩子,很难离开父母的视野去拓展自己的活动边界并将自己注意力转向对周围世界的探索。

生活事件

“陌生人”、“小偷”、“床下怪物”,陌生人是不安全的,甚至作为管教小朋友的手段被父母妖魔化。“去医院“,”剪指甲”、“吃药”、“学游泳”等出现抵触情绪,“雷声”,“鞭炮声”、“台风”这些对于大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对于孩子却是难以排解的事情。

比如“地震”,以前儿子会经常跑过来问“爸爸,地震了怎么办?”我回答“不用担心,地震不会发生,我们不处在地震带“,正确而无效。你给不了让他信服的答案,他会自己去找,去看宝宝巴士上关于地震的科普动画来消除自己的疑虑。(后来我也跟着看了些,虽然是动漫形式,但所传达的也是教育意义浓重,小朋友接受到的信号更可能是一个严肃对待的议题,这与他的年龄是不相适应的)

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

社交焦虑更多体现在社交场合的不自在或有意规避,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孩子会引发更多的负性体验,如害羞、拘谨、回避目光交流、退宿、逃避、羞愧,对他人的想法太过在意。严重的时候,孩子可能不愿意和家人以外的人说话,甚至拒绝上学。

社交焦虑的核心,是惧怕被批评、被排斥或被嘲讽,就好像最难堪的秘密都刻在额头上,于是孩子不希望被人关注,他祈祷老师上课不要点他的名,过马路的时候不要遇见熟人。

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一般都是切实发生在孩子周围的“重大事件”,是一个见证者,如亲人的离去、父母离异,目睹或经历了不堪的意外事故,在这些过程中,有的孩子表现平静,但不代表没有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PSTD)就是孩子经历这些后可能导致的精神障碍,建议在这些事件后,父母都需要给孩子做些心理安抚


游戏力

游戏力就是父母以游戏的方式来处理孩童的焦虑、情绪、自主性等问题,游戏具有疗愈价值,让他们从这些困顿状态恢复过来,走出去(Play it Out)。

游戏力概念出自《游戏力》这本书,美国心理学家科恩作品,原版英文名《Playful Parenting》,也即父母要具备游戏精神,但不必掌握更为专业的游戏治疗技术(Play Therapy), 父母肯放下大人的架子,肯去和孩子共情、和他们联结,和他们玩游戏。

以下将按游戏的特征进行分类呈现且从心理学方面给予一些解释。

打闹游戏

科恩认为,打闹类游戏是亲子联结的旗舰,在与孩子的打闹中更多的身体接触、碰撞,将孩子从家庭的孤岛中拉出来,冲破人为的隔阂。

1.倒睡的蝙蝠/猴子跳跃

面对孩子,握紧他的双手,然后让孩子双脚踩着你的腿和躯干往上爬,慢慢转过来变成头朝下的姿势,最后让他的双脚夹在你的腋窝下,就像蝙蝠挂在树上,或许这加速他的血液循环,或者这毕竟是一个新奇的体验,会让他的情绪很快有所好转。

大部分父母都带孩子去过动物园,见过猴子在树间跳来跳去,身体轻、年纪小一些的孩童就可以在多个家人簇拥的情况下,从一个大人怀抱“跳跃”(大人用手接着)到另一大人的怀抱。这也促进孩子和家人间的亲和感。

2.隔空推掌

首先跪下来与孩子处于同一高度,跟孩子面对面,伸出双手,手臂弯曲,让你和孩子手掌彼此靠近,但不贴在一起,直到手掌传来一阵暖暖的、酥酥的感觉,就像之间存在“磁力场”一样,然后用自己的力场轻推对方,但不相互接触。游戏能进行下去是需要你和孩子之间达成一种默契,而默契能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结;

3.扳手腕/摔跤/枕头大战

这些游戏能将全身的能量都调动起来,在打斗中充满了欢笑,将孩子从自我的世界中拽了出来,让他们充满了斗志,用我们的“输”给孩子传递能量,冲散他们的无力感,在这样多触点的联结过程中,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当然打闹之中需要确保安全,家长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别和孩子动真格。

角色扮演游戏

想象游戏为3岁左右的孩子开辟了一个新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对具体环境和特定玩具的要求降低,而这个想象世界的体验对于他们来说是真实的(就像这个时候他们还无法将电影、电视与真实界线分清)。想象游戏突出参与游戏的角色及其背景,而规则相对自由(为了准确性,这里以角色扮演游戏来代替想象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更像是一个故事,父母需要跳入这个故事中,扮个角色与孩子互动。

1.我不让你走

这个场景很多父母熟悉,外出上班孩子挡着不让走,刚开始入园痛哭缠着妈妈不让走,都是一些分离场景。只是在这个游戏中,双方角色进行了对换,妈妈当宝宝,孩子则变成了家长。

这个游戏儿子和他妈妈也玩过,我记得刚入园那一周,妈妈实在送不进去,我是狠狠心抱着他进去,小孩当时喊得“撕心裂肺”,到现在还能感受到他当时的心情。 在和妈妈在家里玩游戏时,他将“宝宝”送进“幼儿园”(其中一间屋内),在返回客厅前“宝宝”假装死活缠着不让走(我当时在场,“宝宝”很入戏,饱含眼泪),这个”家长“给出承诺,12点过来接,在客厅时他还时不时去“幼儿园”探一下,“要哭”,“要哭”,“要哭”(这是对“宝宝”的要求,很带情绪的那种),我则在一旁催促,到12点了快去接“宝宝”,他则再三强调“时间还没到”。这个游戏在接下来的几天玩了多次,直到他不再要求为止,而他的上学也顺畅了许多。

可以体会到这事对他的影响,而游戏让他将积蓄的情绪给予了释放,后期游戏时充满了欢乐,这说明孩子从那种状态走了出来。那不玩这个游戏孩子的情绪会如何处理?也许会被父母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开释,但最好不是被压抑。

除了处理分离焦虑外,还有现实场景(如医院打针、看牙)和虚拟故事(大灰狼与小兔,老鹰和小鸡等)都可游戏化,在这些游戏里,都有一个强势角色和弱势角色。一般让孩子选强势角色(很多时候都是他们自己的要求),父母就扮演弱角色,通过各种冲突,父母取败,有些时候孩子会选弱角色,但父母代表的强势角色是个纸老虎,不堪一击,这些游戏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消除无力感,通过让孩子赢来给他们传递能量。

2.社交焦虑

有次儿子和几个一年级的孩子玩游戏,但游戏有一个惩罚约定,就是输了唱英文歌曲,他抵触参加这个游戏,我想这次他可能“输不起”,我也参与进来故意输,但唱的英文歌曲要不是“生日歌”,就是“26个字母歌”,小朋友们觉得幼稚但很搞笑,笑得前仰后合,让我一遍一遍唱给他们听,这让他们觉得输也不什么不得了的事。在这个游戏中,我虽然和他们是同类角色,但总是”最弱“的那一个,就是是他们的”垫脚石“,“社交笨蛋”。(不过有时候,儿子也会介意我的角色,所以用一个手套玩偶,让它来承担这个任务,而且还可以塑造不同的性格,就可以做到兼顾)

社交焦虑的孩子对拒绝、嘲笑等会很敏感,这让他们抵触或规避这样的场合。没有参与,他们的冲突处理、沟通合作的互动机会也会被“剥夺”,成长是需要机会的。

大部分孩子都爱吃“棒棒糖”,家长虽不认可,但也会以此为诱惑来驱使孩子做一些他们认可的事情,此时的棒棒糖就是一个外部奖励,孩子爱玩一些游戏也是因为这些游戏给他们提供了一些奖励,相对于“棒棒糖”这个外部奖励,它来自游戏本身,是个“内部奖励”,在游戏之中,孩子能体验到“胜任感”、“控制感”、甚至是“价值感”,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赏。

系统脱敏类游戏

系统脱敏是心理学行为主义的一个矫正方法,为了克服对特定的事物、场景焦虑或恐惧,构建一个焦虑等级(如下图对蜘蛛的分级焦虑克服),并由低到高执行,在每个等级存在焦虑时,可做一些放松活动或直面体验来消除焦虑,最终克服所有等级的焦虑。在孩子成长中很可能怕飞机、怕吃鱼、怕剪指甲,有些从表面上莫名其妙如害怕毛绒狗熊,也许深层原因是保姆曾拿这个作为管教“不听话”孩子的恐吓工具,或者是一些创伤性事件引起的,父母就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将焦虑分级,耐心陪伴孩子来应对。


更多的场景是孩子被家长要求去挑战项目,如商场高空拓展训练,室内攀岩,学游泳、滑冰等等,孩子对这些项目很可能抵触,陪孩子的家长看着其他同龄孩子的表现很是挫折,甚至对他们自己的孩子心生抱怨“懦弱,一点都不勇敢”,最后放弃,后来也和孩子规避这些项目,系统脱敏的理念也适于这些情况的应对,也可以将这些任务分解成N个等级难度,孩子从第1关开始直至最终通关,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对孩子的包容和耐心。

通过系统脱敏方法来应对特定的焦虑或挑战,除了父母对任务的分解和分级外,也需要以下两点准备:

1.恐惧测量计

就像孩子们经常接触的温度计,可以和他们定一个“恐惧测量计”,由他们来感受自己的焦虑状况,可以设置成0-100分值(0代表无压力,依次轻度、中度、临界点、情绪紧张、100是失控等),在这个阶段他们还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自己深层的体验,“恐惧测量计”能提升孩子对自己的觉知,父母也能收到一个来自孩子自己的反馈,而不是父母的个人评估。“来,我们一起把这个数字降下来,降到让你舒服的地方。”

2.放松游戏

在孩子处于焦虑时刻,父母硬推他们向前,“咬咬牙就过去了!”,“快去,你不是小孩子了!”,“别想太多了,你肯定没事”,很可能最后他们情绪失控,建议暂时停下来,做一些放松准备。

联结,“我能感受到你在发抖,是啊,这是挺可怕的。我会一直握住你的手,等你准备好了,咱们再一起过去”,“温暖双手,冷却神经” ,给孩子做一些按摩;

游戏,让孩子做个“故意发抖”游戏,鼓励他大喊大叫,全身抖个不停,再加上一些夸张的声音,可以歇斯底里的尖叫,这都有助于他纾解压力,也可以做个“弹簧操”,身体站直,脚掌着地,脚跟升起落下,就像弹簧一样有节奏地上下颤动,还有玩打闹游戏;

其他放松方式, 可以给孩子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让他们觉知自己的呼吸,学一些正念、冥想方法进行深度的放松,

最后让他们直面自己的感受,确认自己是安全的。

外化游戏

“外化”是后现代心理学叙事疗法的一个概念,是将孩子长期的焦虑问题本身给予客体化(Objectification),如“我很焦虑” 、“我害羞”修改成“我有个焦虑怪物”、“我有个害羞虫” 在悄悄劝我别和大家说话。

这样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具体问题“分离出来,他们不会因为”具体问题“而使自己感到羞愧,这个问题不是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而且问题被客体化(可理解对象化,给问题找一个始作俑者),获得了对问题的控制,只有打败了这个始作俑者,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外化”重建了“自我”与“问题”的关系,玩游戏也就成为可能,“自我”和“问题”始作俑者成为游戏中的两个对立角色。

1.科学间谍游戏

比如将孩子特殊的焦虑归结为自己想法中一位来自“潘多拉”星球的“胆小虫”所为,(可以让孩子来给这个第三者起个名字)孩子是一位“科学间谍”家,需要识破“胆小虫”的诡计,他很喜欢踢足球,但“胆小虫”告诉他那容易受伤,所以骗“胆小虫”,“我去玩滑滑梯了,你放心待在家里睡大觉”,科学家、间谍具有探索的特质,会提升孩子对自己想法和行为的觉知。孩子在和“胆小虫”斗智斗勇中,焦虑也就慢慢被疗愈。


2.山竹台风

外化的本质是将一些对孩子较为抽象事物给客体化,就像神话中下雨是由雨神带来的,所以一些宏大的自然现象(地震、雷电等)也可以给予客体化,2018年整个中国对于山竹台风的”庞大“都为之惊叹,电视媒体轮番滚动报道,身处深圳是正面对抗,这些难免不引发他们的焦虑,做游戏,我化身为“台风魔怪”,与他们在小区游乐场追跑,被抓住了就“拍屁屁”,“挠痒痒”,孩子们在欢快中与“台风“接触,一遍一遍,无意中缓解了他们的压力。


参考书籍:《游戏力》《游戏力II》劳伦斯.科恩 著 中国人口出版社

《叙事疗法实践地图》 迈克尔.怀特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游戏力”来疗愈儿童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