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教育模式:恐吓

本文导读:

你恐吓过孩子吗,你知道这背后的问题吗?作为父母,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管用手段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问题。希望本文对你有启发。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对鱼就是这么的执着

孩子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言语、共情,理解的方式来解决,这是我们前面课程一直讨论的,但是有些问题更需要我们采取行动。

比如《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中的一个例子:

牛牛总是朝卧室的玻璃上扔球,爸爸警告说:“不要再扔了,再扔小心我揍你!”牛牛只是恢复了暂时的安静,但很快他又开始把球扔向了玻璃,并且由于用力过猛,真的把玻璃打碎了。

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越是不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越是要做什么,我们常把种行为称为逆反。

人的一生主要有两个叛逆期:

一个是1~3岁,孩子刚刚有了自我的意识,他感觉到自己终于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了,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这个世界了,总是想摆脱父母的束缚,于是便出现了叛逆。

另一个就是青春期,这时候孩子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他们真的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单独做成一些事情,并且事实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总是想表现的与众不同,毕竟这是最好的表现自己的手段。

叛逆期伴随着个人力量的变化,孩子的心里发生了巨变,都强烈的做自己的渴望。

不过,我们这里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叛逆不仅仅发生在叛逆期,而几乎贯穿孩子与父母沟通的任何阶段。

问题出在于父母的沟通方式上。

徐长栋《熊孩子越管越不听话?不只是叛逆这么简单》中提到过这么一个研究:

让一群5岁的孩子选几个他们最感兴趣的玩具。选完之后,研究者对一半的小孩做简单的警告,这个玩具你不能玩,不然我会生气哦;而对另外那一半小孩,研究者用了非常严厉的恐吓语气,警告他们,要是玩的话,以后我永远都不给你再玩玩具了。

结果,被严厉警告的孩子反而对玩具更感兴趣,前者却慢慢的不玩玩具了。

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孩子在不同的沟通方式下,心理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前者由于没有受到太多的外部刺激,反而更趋向于是自己决定不玩了;而后者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对玩具很感兴趣,只是大人不让自己玩了,他们反而更想玩。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很多事情放手让孩子去干,去迎合他自己的内心,和父母的冲突反而会更少。

比如,壮壮很喜欢吃糖,父母用尽了各种办法来防止孩子吃糖,道理也是说了无数遍,可仍然不管用,孩子还是会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吃糖,而且常常是变本加厉。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父母就决定让孩子自己管理糖,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一个月内最多吃一盒。结果壮壮反而不那么痴迷于糖,每次吃糖也不狼吞虎咽了,甚至常常忘记吃糖这件事。

漫画源自插画作者汐沥:别管我,你忙你的去

上面的分析说明,恐吓孩子无效,并且负面作用很大,孩子常常是不管对错,都和你对着干。

孩子总是不好好吃饭,但是警告了多少次都不管用;

孩子总是不好好写作业,但无数次的威胁仍旧如此。

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按照前面的课程,我们可以试着去理解孩子,去和孩子发生共情。但共情不会在任何时候都有用的,更何况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孩子有时候也会很难,尤其是父母在自己情绪也很激动地情况下。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七岁的大毛用玩具枪射击他的弟弟,他的妈妈提醒大毛:不要朝弟弟射击,朝靶子打。当然大毛极可能不会配合,但是当他再次射向弟弟时,妈妈二话没说就把他的手枪没收了,并对大毛说:人不是用来射击的。

人不是用来射击的,妈妈做出正确的提醒,在仍然无效的情况下,没收了大毛的玩具,妈妈一直是针对大毛做的事,而不是批评他这个人怎样。

此时,行动的效果反而更好,我想大毛会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并真正的明白,人不是用来射击的。

同样,孩子不好好吃饭,那就饿他一顿——需要提醒的是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岁以后,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自主意识到时候;

不好好写作业,那就让老师批评他一顿——当然现在很多老师只会批评家长,那么我们就要看看能不能求得老师的配合。

孩子为什么更吃这一套呢,因为任何人都有做自己的渴望,这也是寻求尊严的表现,他不希望自己随随便便就被人指使。家长要做的就是,要么和孩子商量,求得他的合作;要么就是直接采取行动,告诉他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这就是今天课程的主要内容,此外我们还解释了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原理。

希望你有收获,也希望你把这节课程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我们下节课见。我是石头聊家庭教育。


文中漫画均得到作者汐沥的授权,再次表示感谢!

让我们随着这只特立独行的猫,进行一次自我成长之旅。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请看《开篇:为什么要和孩子共同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错误的教育模式: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