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德克巴莱》拒绝卑躬屈气的文明选择野蛮的骄傲!

魏德圣,台湾导演,08年凭借其作品《海角七号》获得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和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个人获得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奖和最佳导演。

图片发自App

《赛德克巴莱》魏德圣筹备了12年,跨国动员了两万多人参与拍摄的电影。可能是因为宣传不到位的原因,所以很多人不是特别了解这部电

影。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一部台湾原著民族的英雄史诗。

图片发自App

魏导站在理性的角度,客观公正的还原了当年台湾“雾社事件”。

“雾社事件”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定,让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政府以武力让台湾原住民屈服,之后便开始在台湾修建一系列基础建筑设施,比如铁路,公路,还有他们信仰的神社。这样一来,台湾原住民到活动范围日渐狭窄,且男人要服苦役不可狩猎,女人帮佣不可编制彩衣。在忍辱负重30年后,1930年1月27日,赛德克族头目莫那鲁道于台湾雾社日本神社大祭典,联合其他六个部落,以300人对抗3000日军。

图片发自App

《赛德克巴莱》分为《太阳旗》和《彩虹桥》上下两部,台湾版为完整版,共长达276分钟。

自由与尊严这是影片所要想要表达的,魏导用理性的镜头对“雾社事件”进行讲述。只有前因后果,至于是非对错,留给观众思考。

图片发自App

这是一部原著民主的英雄史诗,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是“抗日”,这是两种文明的碰撞,是赛德克族传统文化反抗现代日本现代文明,这是对自由的追求,对尊严的维护。日本人要求下的课族人放弃自己的猎场图腾,舞蹈,歌声,传统等,这就相当于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灵魂,信仰和自由,与此同时,日本人还给他们带来了身体上的压迫和精神上的屈辱。

图片发自App

日本人将台湾的原住民族称为“蕃人”,认为他们是“野蛮人”,却同时让他们做苦役,随意进行辱骂和毒打。为了建造自己的神社逼迫赛德克族砍伐他们敬畏的树木,为了不让木头损坏,不顾山高路险,逼迫他们用肩扛。还羞辱他们的命不值一根木头。即使付出这样的辛苦努力,日本人给的钱连酒也买不起。

在莫纳鲁道的儿子婚礼上,日本警察吉村恰巧经过,赛德克族人以最高的礼节给他敬酒,没想到,因为吉村自己内心的懦弱,他大闹婚礼。

图片发自App

两个日本警察私下嘲笑,贬低二郎,“两个蕃人生不出日本孩子”从他们的言行可以看出,即使接受了日本人的文化,还是不会被接受。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了同化“蕃人”,日本人将当地的原住民儿童送入“蕃童教育所”,使他们接受奴化教育,赛德克族小孩不能赢过日本小孩,否则会被毒打。日本人实行“和蕃”政策,鼓励日本警察和原住民妇女结婚,但是,日本人极不尊重原住民妇女,经常始乱终弃,莫纳鲁道的妹妹就被抛弃过。

图片发自App

莫纳鲁道说“如果你们的文明是让我们卑躬屈漆,那么我们就让你们见识野蛮的骄傲”所以他们选择走自己“又丑又不坚固的竹便桥”,也不走日本人修建的“坚固美观”的铁线桥,所以她们明明知道没有希望,依然选择反抗,明明知道会被灭族,依然选择以血成就文明,以死亡获得自由。

图片发自App

当赛德克妇孺为了给族里的英雄们最大的支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为了给他们省下食物,纷纷自尽于森林中,有的不惜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一幕深深震撼人心,彻底击溃了敌对部落的斗志。她们的做法,很伟大很壮烈,可是,这也挑战了观众的接受能力。我们无法指责赛德克人的选择,这是他们的信仰与文明,他们的灵魂与自由,他们的尊严。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电影对莫那鲁道和其它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当莫那鲁道下山和汉人换取部落无法提供的生活必需品时,汉人小孩开心的称呼他“老朋友”,呼唤多次不见回应,最后莫那鲁道凶狠的瞪了他一眼,小孩子怕了,不敢再说话。这是在莫那鲁道出草后发生的事,通过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出在出草后莫那鲁道的改变,脱离稚气,渐渐露出好勇斗狠的性格。

图片发自App

还有强悍的莫那鲁道对铁木瓦利斯的恐吓与惊吓,给其留下深刻的阴影。莫那鲁道和其它部族的头目为了部族的延续,选择隐忍,成了他人眼中的懦夫。可他却偷偷藏了30年的火材。莫那鲁道在和成为日本军官的族人对话时的怒气,在面对趾高气昂的日本军官时,毫不卑躬屈膝,在选择反抗时的冷静。。。。很多细节展现了莫那鲁道沉稳冷静的首领形象。花冈一郎和花岗二郎原本是赛德克族人,在第一批的日本黄化(接受日本文明,成为日本天皇的子民)中,成了日本警察,有了日本身份,虽然他们的成绩都是最好的,可是他们却依然不被日本人接受,同时也被赛德克族人认为是背叛。他们领着最低的工资,却做着最多的事。

图片发自App

一郎在第二批日本黄化中担任着老师的角色,可他却打自己部落的孩子,而且打的最严重,他的解释是希望他们更好,能够被日本人承认,可是这样却让日本人和部族人都看不起,这也是他对自身身份的纠结与痛苦。在“雾社事件”爆发时,一郎和二郎选择了帮助族人,但是他的内心一直在纠结矛盾,他究竟是哪一族人,生在赛德克,长在日本,最后,他选择了以日式剖腹自杀结束一切。而另一个与他一样内心矛盾是日本人小岛源治,在雾社事件之前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对赛德克族人态度友好,甚至长期在铁木瓦力斯的屯巴拉活动,可是在妻儿遭遇不幸后,他露出凶狠的一面,逼迫铁木瓦力斯协助日本人攻打莫那鲁道。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影片极力体现了赛德克族,誓死抵抗、宁死不屈,体现了广大同胞的名族气节。《赛德克巴莱》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多人,有的影片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拍摄观众爱看的,请的流量小花,但是本片却没有大明星的加入,唯二的两个明星在影片中的戏份也很少,本片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却演的很好,就连本片的主演,林庆台先生,他是首次登台演出,却将莫那鲁道的形象几乎完美还原。

图片发自App

值得赞扬的是本片的台词,用的是快失传的赛德克语,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道具也是由赛德克族人根据故事情节自己搭配的本族工具。本片的另一个特色是影片中使用的配乐,贯穿电影的所有配音都是原住音乐。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曲激动人心的《出草》,是泰雅族民间音乐加上西式交响乐配合,反映了赛德克人的音乐,鼓点急促,气势磅礴,加上男声合唱,配上电影画面赛德克族狩猎,莫那出草,增强画面的感染力,极力的渲染了赛德克族的血性、野蛮,和其强悍的战斗力。影片第二段音乐《太阳旗》以竹笛和弦乐从第一段音乐《出草》自然过渡,与画面完美配合,赛德克族人趟过溪水,穿过悠悠山谷,穿过漫山血色樱花,穿过古老茂密森林回家,给人一种他们生活在世外桃源的感觉。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莫那鲁道在和溪边想起父亲时,画面清新,色彩柔和。阴阳相隔的父子两用合唱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对话,父亲用嘹亮的嗓音唱着赛德克族的歌曲,莫那附唱,父亲渐渐走向远方,画面令人动容,同时也暗示剧情走向。

图片发自App

主题曲《赛德克巴莱之看见彩虹》以赛德克语为电影量身制作,由赛德克族原民手,和主演等数十人合唱,唱出了贴合电影的悲壮恢宏意境,委婉动人,还充满了对族人的劝告。

图片发自App

纵观电影,魏导做到了客观还原事实,日本人在带来了压迫的同时也带来了秩序与发展,在用毒气屠杀赛德克族人时也照顾了他们的妇孺,日本人对赛德克族反压迫精神的敬佩。赛德克族原住民族间的仇恨和杀戮,赛德克族人在进行反抗的同时也并未放过日本的妇孺,与日本人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让电影中部分日本人形象同样可敬,令人动容。影片明显的表现了赛德克族人的野蛮,赤脚奔走,杀鹿饮血生食心脏,莫那鲁道砍下整整两大麻袋其它部族人头。

图片发自App

部族人以出草杀人为荣耀。也正是如此,使得本片的打斗戏十分精彩,甚至有一些血腥暴力。一刀斩下日本人头颅,和日本人打游击战,让他们无法应对,这些场面让观众看的很是激动。可另一些事件“雾社事件”爆发时,巴万和他的同学乘此机会杀了曾经欺压侮辱他们的老师,甚至杀了无辜的妇女小孩,在我们眼中,他们还是小孩,这样的做法不能接受,可在他们的文化里,这是一种传统一种骄傲。但是我们不能评判他们信仰与文明,这是他们的灵魂与自由,他们的尊严。

你可能感兴趣的:(《赛德克巴莱》拒绝卑躬屈气的文明选择野蛮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