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启超《王安石传》(1)

王安石:九天宫阙五云深

梁启超的《王安石传》断断续续读了一两年,却仍没有读完。懒惰自然是原因之一,次之,读纸质的书眼睛极易疲劳。

最近竟发现微信读书平台上,有了可听的《王安石传》,不禁大喜过望,正好又有一大堆家务活要干,一边听书,一边干活,两不耽误。听起书来,精力容易集中,肢体又活动提神,不会犯困。

我一向是王荆公的铁粉。究其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王安石的道德文章,做人行事,都是一顶一的,还更因为这样一位“尧、舜、禹之后的完美之人,(梁启超语),却近千年以来,一直蒙受着天下人的指责和辱骂,至今,仍未得到完全的洗刷。因此,常常为之愤愤不平。

听(读)梁启超的《王安石传》,才知道,梁氏的不平与愤懑那才叫真正的强烈,以至于他在三十六岁这年,在遭受清政府的不断打压,避居海外且兼生活贫寒,而又被作为”悖逆要犯“,再次上榜之时,却忙里偷闲,退居书斋,专务著述,撰写了这部《王安石传》。

后人评述,梁启超著《王安石传》,主旨在发挥王荆公之政术,所以对其所创新潮的内容得失,讨论详尽,并与近代史上欧美的政治进行比较。

在这部书中,梁启超给予了王安石极高的评价。他说,王安石的德行就像深广浩渺的千顷波涛一样,他的气节就像巍巍耸立的万丈峭壁一样。在千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这是中国历史的光彩之处。……。

而对于这样一位对历史有大功之人,后来的史学家行却极尽污蔑之能事。难怪梁启超说,他每次阅读《宋史》,都不得不抛开书本为王安石大哭一场。

我亦如是,常想为王荆公一哭。

发端于北宋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是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经济国力状况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变法在推行之初,又出现了一些实际执行的不良运作,造成百姓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害,更重要的是,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受到朝中士大夫的强烈反对,变法在艰难的环境中逐步推进,先后坚持了十六年,最后以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然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意义却是不可估量的。

1906年,当时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在和他的同志们讨论俄国土地政策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并对王安石实行的土地国有政策表示赞同。

1944年,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来到了正处在抗战中的中国。中国的官员们谁都没有想到,前来中国访问的华莱士,却对北宋年间的宰相王安石大加赞赏。他说王安石当年搞变法时实行的青苗法,对于1929年前后,处于大萧条时代美国的经济危机扭转,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当时贷款美国政府给农民实行农业,就很像当年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

这不免令人有些不解并遗憾。以失败而告终的王安石变法,却对数百年以后的欧美国家的管理政策,起到如此重要的参考作用,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也许,正象有学者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天还没有亮,王安石却醒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梁启超《王安石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