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科学》阅读笔记

恶,不止是停留在宗教用以解释残忍行为的工具,作者站在科学的角度,深挖恶之背后的影响因素,加以论证,最后,再提出作者自己的反思。全书像是一篇超长的科学论文。

  第一章作者就抛出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那些无视他人的痛苦,残忍的行为,甚至把人当成物品看待的行为,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共情丧失。神经科学至今已经发现至少10个脑区相互作用,形成了共情机制。紧接着作者列举了几类典型的人格障碍的案例论证他的观点。这些人格类别包括但不限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态性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虽然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上的干预/治疗手段不同,但通过检测相关脑区的活动的实验,作者论证了”共情丧失可以解释人类暴力行径“这一论点。

  当然,除了这三类零度共情负面的人格类型,还有诸如马斯伯格综合征和典型自闭症患者,虽然也是零度共情,但却大多无负面动机。与缺乏共情相对应的是极高的系统化能力。

  第六章开始,作者总结了前五章的科学论证,归纳了影响共情回路的遗传/生物学因素(比如基因,神经系统状态,激素水平和身体状态)、心理因素(腐蚀性情绪,内群体/外群体,从中服众)、宗教信仰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文化的约束、早期经验等)。同时提出了主张:零度共情的人犯罪后,是否只选择惩罚?还是也可给予同情、关怀和改造?等等。这些深刻的思考甚至涉及了法律,伦理道德和科学哲学。让这篇科学色彩浓厚的作品,呈现出了人本主义的温度。

    我很喜欢这句话:如果父母能为孩子的内心注满积极的情绪,就是给了他一件比任何物质财富都要珍贵的礼物。这罐内心的金子是孩子能够携带终生的东西,即使他日后变成身无分文的逃难者或者被其他困境包围,这罐金子也不会消失。它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力量,从挫折中恢复的本领,以及在其它关系中表达关爱,享受亲密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恶的科学》阅读笔记)